“國之安危,係於民生;疆之寧擾,懸於戎機。
當此板蕩之秋,四維分崩,九鼎沸搖。
欲舒巨患,必先固本。
本者為何?黎庶也!今田疇蕪沒,賦斂如虎,父子不能相保,安望其執戈以衛社稷乎...”
魏府之內,魏民朗朗的讀書聲在四周環繞。
魏府的書堂由於隻供魏民一人學習,因此被魏家單獨設立在了後院。
而這裡距離老鄭所在的後門並不算遠,因此他也能一邊喝酒,一邊就著讀書聲回憶自己的幼時生活。
而這個後門,除了府上的雜役要出門采購物品需要用到外,其餘時間還是非常清閒的。
這也讓老鄭時不時的可以咪上兩口魏民帶給他的美酒。
當然,這種悠閒的生活自然也惹得某些人心裡不爽快,偷偷將這件事報給了府上總管。
總管自然知道老鄭和少爺魏民的關係,對此不僅視而不見,還反將告狀的下人批評了一番。
這件事情傳開後,老鄭的地位在府上那可是直溜溜的向上竄,算是有實無名的二總管了。
老鄭正回憶的入神,一陣急促的敲擊聲忽然響起。
他睜開一隻眼,向外瞅了瞅。
而窗外站著的,正是一臉嬉鬨看著他的魏民。
“怎麼,這才讀了多久,就又想出去?”
“我都學完了,你在想什麼呢?這麼入神。”
魏民笑嘻嘻的推門走進門房,找個地方大咧咧的坐下,隨手捏了個果餞吃了起來。
“我能想什麼?當然是想你這小子又要找什麼借口出門。”
老鄭哼了一聲,重新閉上眼,手指卻無意識地敲著酒葫蘆。
魏民咽下果餞,湊近了些,臉上帶著點討好的笑:“鄭伯,瞧您說的,我這不是有正事嘛!過幾日就是我娘生辰了,我想著...得給她備份禮。”
老鄭睜開一隻眼,斜睨著他:“哦?那敢情好。想好送什麼了?金銀首飾,綾羅綢緞,庫房裡可不少,夫人未必稀罕。”
“哎呀,那些多沒意思!”
魏民小大人似的擺擺手。
“娘親什麼好東西沒見過?要送,就得送點有心的!可...可我想了一早上,也不知道送什麼好...”
他小臉垮了下來,帶著點苦惱。
“鄭叔,您陪我去街上轉轉唄?興許能瞧見合心意的。”
老鄭看著少年眼中那點期待和孝心,心中微暖,歎了口氣,撐著膝蓋站起來:“行吧。不過說好了,就半個時辰,買完就回。省的你爹回頭再打你屁股。”
“知道啦知道啦!”
魏民歡呼一聲,雀躍地跳起來。
“鄭伯最好了!”
午後的街市依舊喧鬨。
魏民像隻出籠的小鳥,拉著老鄭在人群裡鑽來鑽去。
他看什麼都新鮮,一會兒停在捏麵人的攤子前,一會兒又被賣糖畫的吸引。
他給母親挑禮物倒是認真,看了幾支玉簪,覺得不夠彆致。
又看了幾匹新到的蘇錦,嫌顏色太豔。
最終,他在一個賣精巧木雕的老匠人攤前停住了腳步。
攤子上擺著各種栩栩如生的小玩意兒,有動物,有人物,各個活靈活現。
魏民一眼相中了一個梳妝盒大小的“農家小院”微雕。
院子籬笆環繞,茅屋半開,屋前老樹下,一個慈祥的老婦人正含笑看著院中追逐嬉戲的孩童,旁邊還趴著一隻懶洋洋的黃狗。
雕工算不上頂頂精細,卻充滿了溫暖樸實的煙火氣,細節處尤為動人。
“娘親以前跟我說過說,她小的時候在外婆家生活,雖然小門小院,但是無憂無慮的。”
魏民指著那小院,眼睛亮晶晶的。
“鄭叔,你看這個怎麼樣?娘親一定會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