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正異之戰的爆發,起源於正統修行體係的不宣而戰,而一爆發,瞬間便掀起了毀滅的狂瀾。
反抗,在哪裡都不稀缺。
而這場戰爭,戰場並非局限於某一地,而是隨著異修新途修士的聚集點,在西洲,南野中的各地同時爆發。
而西洲是最多的一處,
因為這裡也是早期新途修士的一處重要據點。
數千名決心踏上“力量歸於己身”之路的修士彙聚於此,其中不乏地階上仙境的佼佼者,氣勢如虹。
他們試圖通過倡導“修行自由”等說法,再加上自己這方眾誌成城,認定正統修行派係不太可能大開殺戒。
但他們錯了,錯在了太天真。
修行無錯,但若這樣的修行損害到切實利益時,大開殺戒也可以說成是肅清正源。
得益於絕大部分的天境修士修行的都是正統體係,而新體係中卻並沒有天境修士。
因此當成群而來的天境修士出現在他們眼前時,潰敗,屠殺,便不可避免的出現了。
此次溯源,為首的正是三宗,而其中更以靈虛觀為首。
二代觀主臨於陣前,於眾修麵前擺正自身態度。
對於異途新修,他並未多言,隻是袖袍輕拂。
“鎮。”
一字吐出,天地變色。
突如其來的攻擊令異修神色突變
而後的反抗更如蚍蜉撼樹。
霎時間,天地光芒頻出,血肉之軀在天地偉力的碾壓下紛紛爆成血霧。
僅僅一擊,此處便被夷為平地,死傷無數。
同樣的情況在南野亦是如此。
戰爭的天平在接觸的瞬間,便徹底倒向了正統一方。
血腥的清洗迅速蔓延。
然而,新途修士也非愚鈍之輩。
在遭受到慘痛的傷亡後,殘存者迅速做出了最冷酷也最有效的決定,化整為零。
所有幸存的新途修士,無論境界高低,立刻放棄聚集,切斷彼此聯係,如同水滴融入大海,向著四麵八方潛藏而去。
大部分選擇了環境較為惡劣的北境作為藏身之所。
也有部分膽大心細之輩,混雜在逃難或遊曆的修士中,流竄進入了西洲,南野,甚至偽裝成散修,小心翼翼地融入正統修士的底層。
這種選擇無疑給三宗的清洗提高了難度。
原因則是由於在地階的融靈階段,正統修士與新途修士的修行方式是一模一樣。
根本無法從外表或常規探查手段進行區分,總不能將所有地階修士都抓起來拷問或滅殺吧?
那將動搖整個修行界的根基,引發更大的恐慌和混亂,甚至可能將更多搖擺不定的修士推向對立麵。
為了遏製新途修士在北境的聚集與暗中發展,也為了監視其動向,靈虛觀以“拱衛仙道,鎮守北疆”的大義之名,聯合青雲劍宗,“請求”玄冰閣將宗門主力遷往北境。
這也是後來第二次組建仙盟之時,玄冰閣對靈虛觀抱有怨念的主要原因。
然而,壓迫越甚,反抗越烈。
正統的強力鎮壓和玄冰閣在北境的嚴密監視,並未能撲滅新途的火種。
反而造就了另一條流言。
說是之所以所有人對新的修行體係恨不得滅絕,是受到了天道指引。因此,天道定然存私!
這套邏輯簡單粗暴卻直指人心,尤其結合了被血腥鎮壓,被迫流亡的切膚之痛,產生了巨大的蠱惑力。
越來越多在正統體係中感到前路渺茫,或對“天道至公”本就心存疑慮的底層修士,在欲望和野心的驅使下,開始秘密接觸,嘗試轉修新途。
新途修士的數量,在看似嚴密的打壓羅網下,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在陰暗的角落裡頑強地滋生。
雖然新的修行體係存在弊端,但其核心優勢也無比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