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琰,執掌江南兵馬的實權人物,向來與已故布政使沈墨卿勢同水火。如今沈墨卿懸梁自儘,血衣樓土崩瓦解,這位軍方大佬顯然是來探風的。
"請。"
不多時,一位身著玄色戎裝、腰佩雁翎刀的武將在親兵簇擁下龍行虎步而入。其人劍眉星目,雖已屆不惑之年,舉手投足間仍透著沙場悍將的肅殺之氣。
"李鎮撫使,久聞大名如雷貫耳。"蕭景琰抱拳行禮,甲胄鏗鏘作響。
李沉舟執壺斟茶,青瓷盞中碧波蕩漾:"蕭指揮使親臨,蓬蓽生輝。請。"
蕭景琰也不繞彎,單刀直入:"李大人雷霆手段肅清血衣樓,整頓江南吏治,蕭某佩服。日後若有用兵之處,江南十萬駐軍,聽憑調遣。"
李沉舟眸中精光一閃——這是軍方在遞橄欖枝。
"蕭指揮使快人快語。"他輕抿香茗,茶煙氤氳間神色莫辨,"既如此,李某便直言了——江南官場尚有幾條漏網之魚,屆時少不得要借將軍虎威。"
蕭景琰聞言朗聲大笑,聲震屋瓦:"好!李大人果然是真豪傑!"
升職宴會結束……
天魔宗借著李沉舟的威勢與朝廷的默許,短短數日便在金陵城紮下根基。
昔日血衣樓盤踞的賭坊、青樓、碼頭,如今儘數易主,黑底金紋的天魔宗旗幟高懸,門下弟子往來如織,再無半分遮掩。洛幽更是堂而皇之地坐鎮金陵分舵,一襲紫衣,笑靨如刀,令江南武林人人側目。
三日後,鎮撫使衙門。
江南各派掌門齊聚,神色各異。有人諂媚逢迎,有人暗自戒備,更有甚者,額頭已滲出冷汗。
“李鎮撫使……”青城派掌門拱手上前,斟酌著詞句,“天魔宗此番重歸中原,不知朝廷對此……是何態度?”
堂內霎時一靜,眾人屏息凝神,目光緊鎖在李沉舟身上。
李沉舟指尖輕敲案幾,茶香氤氳間,他抬眸淡笑:“江湖恩怨,自有江湖規矩。隻要不越朝廷底線,李某不會過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眾人聞言,心中稍鬆,可轉念一想,卻又脊背發寒——
天魔宗行事狠辣,如今又得李沉舟默許,日後江湖,誰還能製衡?
更可怕的是……李沉舟的背後,是那位深居紫禁城的——
天子!
紫禁城,乾清宮。
鎏金獸爐中龍涎香嫋嫋升起,皇帝斜倚在蟠龍禦座上,指尖摩挲著奏報的雲紋暗花箋。忽而低笑出聲,驚得簷下金絲雀撲棱棱振翅。
"征西大元帥的公子,竟敢求娶朕的宣儀?"玄色廣袖拂過案上奏章,冕旒垂珠後那雙鳳眼寒芒乍現,"這老匹夫仗著邊關戰功,倒是學會得寸進尺了。"
劉喜捧著拂塵的手微微一顫,躬身上前:"陛下明鑒,大元帥三月後便要班師回朝,若直接回絕..."
"慌什麼。"皇帝屈指彈開奏折,羊脂玉扳指在燭火下泛著冷光,"朕倒要看看,這盤棋他們準備怎麼下。"
忽聽得更漏聲聲,皇帝倏然抬眸:"宣儀近日在做什麼?"
"回稟萬歲,公主這些日子常在禦花園習劍。"劉喜眼珠一轉,壓低聲音道,"昨兒還聽見...聽見公主對著木人樁喚李鎮撫使的名諱..."
皇帝指節驟然叩響紫檀案幾,驚得侍立太監們齊刷刷跪倒。半晌卻聽得一聲意味深長的輕笑:"劉喜啊,去把大元帥求親的消息...‘不小心’透給宣儀。"
劉喜先是一怔,繼而眯起三角眼,褶皺裡堆出諂笑:"奴才這就去辦,定讓公主‘恰巧’聽見。"
喜歡開局獎勵金鐘罩,後麵全是邪功請大家收藏:()開局獎勵金鐘罩,後麵全是邪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