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脈船駛入燈灣時,岸邊早已擠滿了等候的守燈人。傳承之櫻的光脈在空中鋪開,將歸墟的藍光、星瀚的銀輝與江湖的金焰交織成巨大的光網,連空氣中都漂浮著帶著暖意的光粒子。陳文瀚與林晚晴走下船,剛踏上碼頭,就被孩子們圍了上來,他們舉著自製的小燈盞,燈壁上畫滿了三色光鑰與定海神燈的圖案。
“陳盟主!我們畫的封印故事!”一個紮著羊角辮的小姑娘舉著燈盞跑過來,燈焰映得她眼睛亮晶晶的。陳文瀚蹲下身,輕輕摸了摸燈壁:“畫得真好,這盞燈要好好保存,以後講給更小的孩子聽。”
燈盟議事廳內,各地傳燈使正圍著新繪製的“萬域光脈全圖”討論。圖上,江湖的光脈如蛛網般覆蓋山河,歸墟的海脈像藍色絲帶纏繞大陸,星瀚的星脈則如銀線連接著遙遠星係,三個區域的光脈在燈灣交彙,形成一個閃爍的“同心燈”圖案。
“如今光脈徹底連通,該設立新的傳燈點了。”林晚晴指著圖上的空白區域,“極北的冰原、西域的戈壁,還有星瀚新發現的幾個星係,都需要派人駐守。”蘇櫻補充道:“我已經讓琉璃燈坊趕製‘跨域傳燈晶’,隻要注入心光,就能在不同區域傳遞燈語,再也不用怕時空阻隔。”
韋小寶抱著個裝滿燈輪的木盒闖進來,盒裡的燈輪都刻著“萬域同燈”的字樣:“我提議!咱們辦個‘萬域燈節’!邀請江湖、歸墟、星瀚的人都來燈灣,一起擲燈輪、放燈盞,讓全天下都知道,咱們守燈人是一家人!”
眾人紛紛讚同,李華元笑著說:“醫燈坊可以準備‘暖燈湯’,讓遠道而來的客人暖暖身子;阿竹的《燈史》新卷也該出版了,正好在燈節上分發,讓大家都知道光鑰封印的故事。”
籌備燈節的日子裡,燈灣熱鬨得像過年。阿古拉的孫子帶著西域牧民趕來,他們用駝絨編織了巨大的燈架,架上掛著數百盞轉經燈,轉動時能奏出西域的燈謠;歸墟的藍旗章魚帶著小章魚們浮在燈灣海麵,用藍光在水上拚出“歡迎”的燈語;星瀚的卡文迪則帶來了會隨光脈變色的星塵燈,夜晚點亮時,像把星空搬進了燈灣。
燈節當天,傳承之櫻下搭起了高高的燈台,陳文瀚將三枚光鑰玉佩嵌在燈台中央。當第一縷晨光升起,他與林晚晴同時點燃燈台,三色光脈順著櫻樹枝乾蔓延,將萬域光脈全圖投射到空中。來自各地的守燈人舉著燈盞,沿著光脈的軌跡圍成圓圈,燈焰在風中跳動,像無數顆跳動的心。
“我宣布,第一屆萬域燈節正式開始!”陳文瀚的聲音在光脈中傳播,傳到江湖的每個角落,傳到歸墟的深海,傳到星瀚的星空。話音剛落,韋小寶率先擲出燈輪,燈輪在空中劃出金色弧線,與星塵燈的銀輝、轉經燈的暖光交彙,引得眾人歡呼。
孩子們提著琉璃燈在燈灣奔跑,燈壁上的畫麵不斷變化:東林書院的晨讀、七十二家大院的笑語、黃河灘頭的號子……這些畫麵融入光脈,讓傳承之櫻的光愈發明亮。李華元的醫燈坊前,老人們捧著暖燈湯,聽年輕守燈人講光鑰封印的故事;蘇櫻的琉璃燈鋪前,人們排隊製作專屬的“同心燈”,將心願刻在燈壁上,讓光脈帶著心願飛向遠方。
夜幕降臨時,燈灣的夜空被無數燈盞照亮。陳文瀚與林晚晴站在燈台頂端,看著漫天飛舞的燈盞與光脈交織,心中滿是欣慰。“你看,”林晚晴輕聲說,“這就是我們守護的世界,萬域同燈,心意相通。”
陳文瀚點頭,銅燈的光與護族燈的光在他掌心交融:“守燈人守的從來不是燈,是這份跨越山海的聯結,是這份代代相傳的信念。”他望向身邊的年輕守燈人,他們正用燈語交流,用燈焰傳遞溫暖,眼中閃爍著與當年的自己一樣的光芒。
燈節的最後,所有人將燈盞放入燈灣的水中,無數燈盞順著光脈的流向漂遠,像一條帶著光明的河流,流向萬域的每個角落。陳文瀚知道,這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燈盟的故事,會在萬域同燈的旋律中,繼續書寫下去;守燈人的信念,會在光脈的綿延中,永遠傳承下去。
傳承之櫻的葉片在夜風中輕輕搖曳,光脈在葉片間流淌,像在訴說一個永恒的約定:隻要燈還亮著,光就不會熄滅;隻要信念還在,守護就不會停止。而這萬域同燈的景象,會成為每個守燈人心中最珍貴的記憶,激勵著他們,在未來的歲月裡,繼續舉燈前行,照亮更多未知的角落。
喜歡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請大家收藏:()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