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幫總舵的拳館剛搭好木架,晨練場上便來了位特殊的訪客。來人是個精瘦的中年漢子,身著短打布衣,手臂上纏著黝黑的鐵線,手裡拎著一個藤箱,箱內傳出金屬碰撞的輕響。“在下黃飛鴻,從佛山來,聽聞陳幫主廣納民間武藝,特來獻拙。”漢子拱手行禮,手臂抬起時,鐵線與肌肉的摩擦聲清晰可聞。
魯有腳眼睛一亮:“莫非是佛山無影腳的傳人?”黃飛鴻笑著搖頭,打開藤箱,裡麵是十幾根粗細不一的鐵線,還有一對打磨光滑的木樁:“無影腳是家傳腿法,今日要獻的,是能練筋骨、強內勁的鐵線拳。”他取出三根鐵線,一端固定在木樁上,另一端握在手中,雙臂發力,鐵線竟被拉得筆直,肌肉線條在布衣下繃得如鐵塊般堅硬。
“鐵線拳講究‘纏、崩、鑽、掛’,以鐵線為引,練的是手臂纏勁與腰腹核心力。”黃飛鴻示範著擺出起手式,鐵線在他手中如活物般纏繞,時而崩出脆響,時而貼臂遊走,“尋常百姓練上三年,能開石裂碑;丐幫弟子本有根基,練起來更是事半功倍。”
陳文瀚看得興起,主動上前嘗試。他握住鐵線,剛要發力,卻被黃飛鴻按住手腕:“幫主內力深厚,但鐵線拳需‘以柔帶剛’,不是硬拚力氣。”黃飛鴻手把手調整他的姿勢,“你看,腰要沉,肩要鬆,力從腳起,經腰傳臂,最後從指尖纏出。”
陳文瀚依言調整,果然感覺鐵線的力道變得順暢,不再是之前的生硬拉扯。他試著使出“纏勁”,鐵線在手中繞了三圈,竟將木樁微微拉動。“好悟性!”黃飛鴻讚歎,隨即演示起實戰招式,鐵線突然崩直,帶著勁風掃向旁邊的木柱,“這招‘鐵線崩’,能破對手兵器,還能纏住關節。”
正練到興頭,山下突然傳來呼救聲。眾人循聲跑去,隻見十餘名山賊手持刀斧,正搶劫一隊商隊。“敢在丐幫地盤撒野!”幾名丐幫弟子剛要衝上去,黃飛鴻卻攔住他們:“讓老朽來試試鐵線拳的實戰。”
他解下手臂上的鐵線,隨手一甩,鐵線如長蛇般纏住一名山賊的刀,稍一用力便將刀奪下。另一名山賊揮斧劈來,黃飛鴻側身避開,鐵線順勢纏上對方的手腕,輕輕一拉,山賊便痛呼著跪倒在地。“纏勁能卸力,崩勁能製敵,”黃飛鴻一邊出手,一邊講解,“遇到多人圍攻,要借鐵線的長度,同時牽製數人。”
陳文瀚見狀,也取出打狗棍,以“纏”字訣配合黃飛鴻的鐵線拳。兩人一棍一線,配合默契,山賊們很快便被製服。商隊老板感激涕零,遞上銀兩,卻被黃飛鴻婉拒:“習武本為護民,怎可圖財?”
回到總舵,陳文瀚當即決定,讓黃飛鴻留在拳館,與趙老栓一同傳授武藝。晨練場上,鐵線的繃響與迷蹤拳的破空聲交織,丐幫弟子與附近百姓學得熱火朝天。黃飛鴻站在木樁旁,看著眾人認真的模樣,對陳文瀚說:“拳法無高低,人心有善惡。隻要這古拳能護得百姓平安,便是最好的傳承。”
夕陽西下,鐵線在餘暉中泛著微光。陳文瀚望著練拳的人群,心中清楚:江湖的安寧,從不是靠一兩件神兵或一兩門絕世武功,而是靠這代代相傳的護民之心,靠這藏在市井、流於民間的平凡力量。
喜歡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請大家收藏:()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