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幫拳館的鐵線拳剛練到酣處,總舵外突然傳來一陣沉穩的棍風,並非打狗棍法的纏柔,反倒帶著幾分長槍的淩厲。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名身披灰色僧袍的僧人立於石階之上,手中長棍通體黝黑,比尋常棍棒長出尺餘,棍梢在風中微微顫動,竟發出細碎的破空聲。
“五台山僧人智光,特來拜會陳幫主。”僧人雙手合十,長棍斜倚在地,“聽聞幫主廣集民間武藝護民,此棍法乃先師所傳,願獻於丐幫,以護蒼生。”魯有腳盯著那長棍,突然驚呼:“這莫非是五郎八卦棍?”
智光點頭,提起長棍擺出起手式,棍身劃出一道渾圓弧線:“此棍法由楊五郎前輩始創,他金沙灘戰後歸隱五台山,以楊家槍法化棍,融太極八卦之理,演成六十四點棍法,講究‘先擊四正,後擊四隅’。”話音未落,他步法變幻如“麒麟步”,棍法隨身形流轉,圈、點、抽、挑間,竟在身前織出一道無形的棍網。
陳文瀚見狀,當即取來打狗棍迎上。兩棍相交的刹那,他便覺對方棍上力道剛柔並濟,看似橫掃而來,實則暗藏“壓”字訣,逼得他不得不運力相抗。“好個‘平山子午’!”陳文瀚借力後跳,想起方才智光的步法,“這棍法竟將八卦方位融於步法之中。”
智光棍勢不停,使出“標龍出手”,長棍如箭般直刺,棍梢帶著勁風:“此棍法以槍化棍,故有槍法之銳,又因八卦為基,更添變幻之妙。”他手腕一轉,直刺變“撥”,精準挑開陳文瀚的打狗棍,隨即步法一轉,棍身橫掃,正是“八卦飛開不讓情”的要訣。
百餘招拆完,陳文瀚收棍而立,心中滿是讚歎:“大師棍法既有沙場殺伐之氣,又含禪門沉穩之韻,果然名不虛傳。”智光輕撫棍身,眼神漸沉:“近年五台山附近常有山賊出沒,搶掠香客,貧僧雖能退敵,卻寡不敵眾。聽聞丐幫弟子遍布天下,若能習得此棍法,定能護得一方安寧。”
話音剛落,山下突然奔來幾名香客,哭喊道:“山賊又來搶糧了!”智光與陳文瀚立刻率眾馳援。隻見山道上數十名山賊手持刀斧,正圍攻一隊香客。智光大喝一聲,長棍如“毒蟒潛蹤”般探出,棍梢精準點中為首山賊的手腕,刀應聲落地。
“諸位看好,此乃‘鎖喉槍法’!”智光一邊演示,一邊講解,長棍直取山賊咽喉,卻在即將觸及之際猛然收力,轉而以棍身“敲”其肩頭,“棍法雖利,亦存慈悲之心。”丐幫弟子見狀,紛紛效仿,以剛學的棍法配合打狗棍法,很快便將山賊製服。
返程途中,智光將五郎八卦棍的口訣抄錄給陳文瀚:“陰陽善拆無情棍,八卦圓形要認真……”他望著手中的長棍,輕聲道:“楊五郎前輩創此棍法,本為護家衛國,如今能用於護民,便是最好的傳承。”
此後數日,智光留在丐幫傳授棍法。晨練場上,長棍的破空聲與口訣的誦讀聲交織,弟子們步法漸熟,棍法日精。陳文瀚看著眾人演練的身影,握緊了手中的打狗棍——從迷蹤拳的市井智慧,到鐵線拳的筋骨之力,再到這五郎八卦棍的剛柔相濟,江湖的守護之力,正在這代代相傳的武藝中,愈發堅實。
喜歡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請大家收藏:()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