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搖頭苦笑,一邊說一邊從懷中取出郭嘉的親筆信交給龐統。
龐統接過信封,毫不猶豫便拆開閱讀。
讀完郭嘉的信後,龐統輕輕歎了口氣。
“怎麼了?”
見龐統神情異常,曾豐疑惑地問。
龐統未語,隻將信遞給曾豐。
“趙將軍,按陛下的意思儘快部署。”
“越快越好。”
“讓將士們合理安排,晝夜不停作業。”
“爭取這幾日內完成初步搭建。”
“務必在吳軍下次攻勢前構築好防禦設施。”
龐統語氣凝重地說。
“風險不小啊。”
曾豐看完信後感慨道。
隨後他將信遞給一臉困惑的趙雲。
趙雲接過信仔細閱讀。
“確實冒進。”
“但奉孝所言亦有深意。”
“我們需要決死的決心。”
“眼下吳軍借水戰之利困住我軍。”
“久拖對我軍士氣不利。”
龐統低聲對曾豐說道。
趙雲看完信,同樣震驚不已。
“這潯漓城便交由龐先生與曾管事主持。”
“我即刻率部前往上遊建立新營地。”
趙雲搖搖頭說道。
“好。”
“就這樣定了。”
“各司其職,做好分內之事。”
龐統未多加權衡,便應下了趙雲的提議。
“但願此次順遂無礙。”
身旁的曾豐亦感慨道。
“莫要再歎氣了。”
“抓緊時間才是關鍵。”
龐統拍拍曾豐肩頭說道。
“是。”
趙雲與曾豐同時回應。
隨後趙雲再次上馬,直奔潯漓城軍營。
龐統與曾豐則領著物資朝造船廠而去。
抵達軍營後,趙雲立即調兵遣將,下令籌備建營所需物資。
他自己策馬出城,沿河岸勘察四周情況。
確認此處適宜紮營設防,趙雲即刻返回軍營。
這一去一回約半個時辰。
趙雲歸營時,建營物資已準備妥當。
隨即他帶一隊魏軍士兵及建營物資,向選定之地進發。
趙雲選址距潯漓城不足千米,卻離岸邊稍遠。
防禦牆外,需移動的攻伐器械要方便轉移陣地。
此外還可放置於戰船上使用,減輕造船廠負擔。
此建議出自郭嘉來信。
儘管如此,造船事務仍複雜繁重。
故此軍營將成為對抗吳軍水師的重要力量。
到達地點後,趙雲指揮士兵搭建新營地。
營地建成後,將駐紮潯漓城近半數魏軍。
此舉確保足夠兵力抵禦吳軍攻勢。
城內無需擔憂因兵力外調影響生產。
潯漓城百姓自發協助造船廠工作,大大減輕了魏軍壓力。
造船廠雖為魏軍建造戰船,實則也為城中百姓利益而設。
對潯漓城來說,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商機。更令人欣喜的是,擴建造船廠無需當地百姓自掏腰包,隻需出些力即可。
魏軍每日為勞作者提供食物,這讓潯漓城的百姓省下了不少口糧。雙方各取所需,皆大歡喜。然而,對於外出執行任務的魏軍士兵卻並非如此。
這片土地如今百廢待興,一切都得從頭做起。既要安排人手準備夥食,又要儘快完成各類攻伐器械的組裝,任務緊迫且繁重。但幸而趙雲提前安排人員運送餐食至此,確保了魏軍將士能專注於搭建新營地。
不久後,一座營地初具規模。當營地竣工時,晚餐也準時送達。疲憊了一天的士兵紛紛圍攏到餐車前盛飯,隨後找到地方坐下享用。待所有人都開始用餐,趙雲才加入其中,與大家同桌而食。
席間,士兵們談笑風生,氣氛輕鬆愉快。用餐結束後,眾人稍作休整片刻。緊接著,趙雲便指揮士兵加固營地防禦,畢竟身處城外遠比城裡危險得多。必須構築堅固的防線,方能確保安全無虞。
於是,趙雲帶領士兵先建起數座了望塔。夜幕降臨,軍營中火光閃爍,火把被逐一點燃。為方便了望塔上的士兵觀察四周,火把按一定間隔安置,確保視野清晰。
此時,軍營外圍僅用木頭搭建了一道簡易柵欄,以抵禦外部威脅。時間倉促,加之重點在於攻伐器械的製作,若資源充足,建造一座小型城寨並非難事。然而現實是,時間是最短缺的資源,魏軍無法預知吳軍的進攻時間,隻能被動防守。這也是曹晚最終選擇冒險策略的原因所在。
在魏軍新型戰船完成前,戰場主導權始終掌控於吳軍手中。
吳軍來去自如,進退隨心。
麵對吳軍的挑釁,魏軍束手無策。
畢竟長江遼闊,攻城器械射程有限。
若能抵達對岸,魏軍也不會如此被動。
唯有冒險一試。
待新船塢完工,所有新型戰船建成,便是吳軍覆滅之時。
吳軍深知此點,因此才采取當前策略。
雖有失顏麵,然局勢所迫,吳軍需重整旗鼓,魏軍亦需加緊造艦。
作為水軍為主力的部隊,吳軍擅長水戰自不待言,戰船儲備亦充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故而能頻繁突襲魏軍。
若有高效通信手段,魏軍早可布防迎敵。
畢竟魏軍已開始攻打建業附近的吳境,潯漓城上遊多座城池亦受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