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元年公元605年)
洛陽西苑龍鱗渠畔,數百工匠正將金箔捶打成蟬翼薄片。監工宇文愷握緊手中《龍舟營造法式》,看著渠水中漂浮的槐樹皮——這是楊廣昨日口諭:"龍舟金箔需薄如秋葉,映日生輝者賞,透光見指者誅。"
子時三刻,宇文愷潛入通濟渠底。水流衝刷著前朝沉船的青銅構件,他按照太卜所言,用洛陽鏟鑿開三丈淤泥。黑霧騰起時,二十八盞白骨燈籠照亮水下宮闕,門楣"幽冥"二字竟用江都出土的隋五銖錢熔鑄而成。
掌櫃仍是青銅儺麵老者,手中算盤卻換了新珠——二十八枚雕著運河地名的孩童乳牙。"宇文少監欲典何物換龍舟速成?"聲音震得水中沉銀嗡嗡作響。
"三千運河役夫十年陽壽。"宇文愷掏出染血的河工名冊。
儺麵下傳來冷笑:"不如典當大隋國運——以運河龍脈換龍舟金鱗。"
契約落成時,名冊血跡化作"開河民力儘,龍舟日月新"的甲骨文,右下角夏代龍璽蓋在"通濟渠"三字中央。
次日黎明,通濟渠突然乾涸三日。五萬役夫目睹奇景:前朝沉船的青銅舵化作龍首,漢墓楠木槨變成舟身,更駭人的是每片金箔都映著民夫麵容。有工匠發現卯榫接口會滲出黑血,宇文愷下令:"以童子尿澆灌可鎮邪氣。"
龍舟首航那日,楊廣撫摸著船舷感歎:"愛卿可知?這金箔在月光下會顯《春江花月夜》的詩句。"他未察覺每片金箔背麵都刻著"大業十三年亡"的微雕。
大業三年,龍舟第三次南巡時突發異變。宮娥梳頭時金簪被船舷吸走,侍衛佩刀無故鏽蝕,更詭異的是隨行樂師的笙管總在子夜吹出《無向遼東浪死歌》。太史令稟報:"每片金箔重了三銖,恐是陰氣積聚。"
宇文愷夜探底艙,發現龍骨縫隙長滿人牙,齒縫間卡著運河民夫的指骨。他欲焚毀龍骨時,聽見三千個聲音齊誦:"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大業七年,高句麗戰事吃緊。宇文愷在涿郡糧倉再見幽冥當鋪,此次鋪麵竟用陣亡將士的鎧甲拚接而成。掌櫃手持的算盤珠已換成遼東陣亡者眼珠:"少監可要典當幽州騎兵魂魄換糧草速達?"
宇文愷揮劍斬向契約,劍鋒卻被"永濟渠"三字吸住。儺麵人輕笑:"運河既通,因果難斷。不妨告訴陛下,龍舟金箔足夠打造百萬箭鏃——隻是這些箭矢終將射向何處?"
大業十三年,瓦崗軍攻破黎陽倉。程咬金劈開龍舟艙室時,驚見金箔背麵浮現各地義軍路線圖。更離奇的是每根桅杆都刻著陣亡將士姓名,海鶻船首像的眼珠正是當年宇文愷典當的運河民夫魂魄。
當竇建德將龍舟改造成攻城樓船時,金箔突然集體剝落,在空中拚成甲骨文契約。圍觀民眾聽見三千個聲音齊呼:"運河血淚儘,龍舟債未償!"
喜歡星宿典藏錄:幽冥契請大家收藏:()星宿典藏錄:幽冥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