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煤山的歪脖子樹在夜風裡咯吱作響。王承恩捧著褪色的道袍跪在枯井邊,井水倒映著天穹——北鬥第七星搖光正滲出鐵鏽色的光暈,像一隻潰爛的眼睛。
“陛下,幽冥當鋪的燈籠……掛上紫微垣了。”老太監的嗓音被炮聲撕碎。
崇禎帝朱由檢攥緊徐光啟臨終所贈的十字架,西洋銀鏈嵌進掌紋。坤寧宮方向突然傳來琉璃瓦的爆裂聲,三百斤重的紅夷大炮竟在宮牆上自行調轉炮口,黝黑的洞口直指乾清宮。
子時整,奉先殿供奉的朱元璋禦容“哢”地裂開右眼。龜裂的絹帛後浮出柏木櫃台,當鋪掌櫃的手指劃過《永樂大典》封皮改製的賬簿:“您典當傳國玉璽換李闖退兵,可玉璽昨夜已在胭脂井化作頑石。”
“朕還有這個!”崇禎扯開龍袍,胸前赫然是北鬥七星排列的朱砂痣——洪武血脈的龍氣圖騰。
櫃台突然滲出冰碴,十三陵方向傳來地龍哀鳴。掌櫃的夏代龍璽懸在半空:“典當物:明十三陵龍氣。所求?”
“朕要十萬陰兵守京師!”
“龍氣僅值三萬。”掌櫃的指甲摳進賬簿,“加一件添頭——您改奉天主教的緣由。”
乾清宮的自鳴鐘瘋狂倒轉。崇禎盯著鐘擺裡湯若望的麵孔,想起五年前那個雪夜:
欽天監地窖中,徐光啟的屍身躺在《崇禎曆書》手稿上。金發碧眼的傳教士捧出水晶透鏡:“陛下可見北鬥第七星內的黑斑?此乃幽冥當鋪的命燈。若以道法破之,需獻祭十萬生魂。”
“西洋聖法呢?”
“上帝說——”湯若望的十字架刺入徐光啟心口,“以天子信仰為祭壇。”
此刻禦馬監驚馬狂奔,馬鞍上捆著成箱的《天主實義》。崇禎顫抖著割破手腕,血滴在十字架上:“再加這件典當物:朕對西洋上帝的信仰!”
三萬前明陰兵鑽出德勝門地磚時,王承恩嗅到了腐梨味——正是當年天啟帝落水時,太液池飄來的死氣。陰兵所踏之處,城牆的糯米灰漿簌簌剝落,露出裡麵人骨與青銅器澆築的芯子。
“陛下快看!”老太監突然指向陰兵隊列。
那些覆甲軀乾竟生出朱棣時代的蛇鱗,矛尖挑著“靖難”殘旗。北鬥搖光星猛地坍縮,星光照出陰兵鎧甲內側的烙印——所有甲片皆由熔化的永樂大鐘鑄成,鐘內超度的建文舊臣冤魂正在咆哮。
“您典當的龍氣,喚醒了洪武爺最恨的篡位者。”掌櫃的笑聲從奉先殿梁柱傳來。
朝陽門轟然洞開。李自成的闖軍卻僵在甕城,戰馬驚恐地啃噬起十字架軍旗——他們看見城樓站著三百名黑袍教士,每人手握《崇禎曆書》殘頁折成的紙劍。
湯若望站在箭垛上展開羊皮卷:“以教宗英諾森之名,索取代價!”
紙劍插入城牆,十三陵方向傳來石像崩塌聲。定陵地宮飛出六十道金芒,那是萬曆帝陪藏的六十具福音金匣,此刻化作鎖鏈縛住陰兵。崇禎胸前的北鬥朱砂痣突然灼燙,龍氣正被金鏈抽離。
“洋和尚騙了您。”掌櫃的鬼影附著在紙劍陣中,“他們早用《曆書》拓走大明三百年國運,就等今夜收割。”
王承恩撞響景陽鐘時,幽冥當鋪的燈籠正墜向煤山。老太監撕開道袍,露出脊背——上麵赫然是靖難時代瞿能將軍的“隗”字家徽!
“白溝河舊債,該清了!”他縱身撲向燈籠。
烈焰騰空的刹那,三萬陰兵鎧甲迸裂,露出裡麵纏繞經年的樹根。煤山所有槐樹瘋狂生長,枝乾結成巨大的“隗”字,將十字架鎖鏈絞得粉碎。
崇禎怔怔看著掌心:龍氣消散處浮現甲骨文烙印——
洪武血誓,實收明祚二百七十六載
利錢:九五骸骨三斤
歪脖子樹下,朱元璋的虛影正將一段樹根係成死結。
【幽冥檔案·卷五·終章契】
當票編號:崇禎甲申·隗字終玖
典當物:十三陵龍氣摻永樂靖難血債)
所求:十萬陰兵
代價:十字架吸儘龍氣;王承恩永為守陵殍
星應:紫微帝星墜,主神器更迭
違約罰則:隗字咒現,龍氣歸源
四月廿五,清軍入京。多爾袞在武英殿把玩傳國玉璽時,忽見印紐裂開細紋——玉髓深處浮出柏木櫃台虛影,掌櫃的聲音響徹太和殿:
“典當物:朱洪武開國殺業三萬六千樁。所求?”
殿外槐樹無風自動,葉片拚成血字:
“買滿清國運二百六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