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冷櫃上麵裝有攝像頭,每一款商品售賣出去,後台係統就會顯示實時數據。這樣我們就能知道哪一款產品更受迎,後續針對受歡迎的產品,會增加上架數量,以及增加同類產品。”。。。
徐子深極力遊說著李易,他講得頭頭是道。
李易提出的問題,徐子深都能一一回答出解決方案。
半小時後,李易被成功說服。
徐子深想複製上個項目成功的模式,想快速開店,他說想在其他人反應過來之前,迅速卷起一波熱潮,先賺到第一桶金。
李易勸說徐子深,先開一家門店試水,穩紮穩打,如果市場反饋不錯,再迅速向周邊城市鋪開分店。
徐子深說先開一家,容易讓其他人反應過來,跟風蹭熱度。他的想法是同時開10家門店。
看到李易猶豫不決,徐子深以自己上一個項目的成功例子,勸說李易。
最後,李易答應投80萬占股4成,徐子深投120萬占股6成。
李易讓徐子深給他幾天時間籌集資金。
徐子深表示沒問題,他也要提前準備合夥合同。
三人這頓飯吃到晚上10點半。徐子深興高采烈地開車回粵市。
李易開車送劉宇軒回家。
在車上,劉宇軒笑問道“李易,你真的看好子深說的項目嗎?”
“我覺得這項目確實挺好的。”李易回答道。
“哪裡好了?你彆跟著他一塊上頭啊!”劉宇軒勸說道。
“我想到的幾個關鍵問題,他都能提供解決方案。我暫時沒想到這項目有什麼弊端。”
“說句不好聽的,如果這項目真的很好,他為什麼要來拉你入夥?”劉宇軒質疑道。
“他缺錢嗎?還是你能給他提供什麼幫助?”劉宇軒反問道。
李易搖了搖頭,輕笑道“隻要是創業,就肯定要承受風險。天底下沒有那種,完全不用承擔風險的生意。”
劉宇軒無語道“那你怎麼解釋,他自己明明有錢,為什麼還要拉上你一起搞這項目?”
李易輕聲道“你畢業出來,就一直在會計事務所上班。你沒有經曆過創業,沒有做過任何生意,你的思維方式停留在打工階層。”
“你是說我思想狹隘?”劉宇軒不悅道。
“我不是這個意思。”李易解釋道。
“子深找我合夥的目的,就是想讓我一起和他分擔風險。”
“他不是比你還有錢嗎?我想不明白為什麼他不自己投資,偏要帶上你合夥,後麵還要分一份錢給你。”
“你和他非親非故,他為什麼要這麼幫你?”劉宇軒質疑道。
“他找我合夥,是因為想讓我分擔一部分風險。假如項目失敗,他就不用虧損這麼多錢。”
“站在他的角度來說,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他不可能把資金全都放進來,或者放一大部分進來。這樣萬一項目失敗,他很難有資本支持下一個項目。”
“所以他的做法就很聰明,寧願以後少賺一點,也要確保萬一項目失敗,他不至於傷筋動骨。他至少還有足夠的資本,進行下一輪項目的創業。”李易耐心解釋道。
劉宇軒沉默不語。
車子開到劉宇軒小區門口,他下車前告訴李易,他還是不看好這種模式。他說自己作為一個消費者,是絕對不會進這種自助甜品店消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