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們推測過小晴這位被簇擁在人群中央的嬌小姐是來乾什麼的,但唯獨沒想到她是過來給人看病的。
不但是這位農夫露出了疑惑的神色,就連一側兩位胡子花白,生產隊從隔壁鹿角城裡請來的老大夫,此時也是滿臉疑惑。
還是這位農婦看到了站在小晴後方的老馬在瘋狂朝她打眼色,她才乖乖按照小晴的指示伸舌頭。
“惡寒發熱,頭痛如劈……”小晴輕聲道,示意夏荷托著她的手去翻看病人的眼皮。“眼白發黃……果然是瘧疾無疑。”
她頓了頓,又補充道。“十月天氣轉涼,病情會比夏日更重。”
老馬搓著手上前,老漢今日穿了件嶄新的褐色棉襖,顯然是特意換的。
小晴點點頭。
“按我說的做,能控製。”她示意春桃抱著她查看下一個病人。“所有病人要分開安置,發熱重的靠近火盆,惡寒的放在避風處……”
巡視到第三個病棚時,小晴已經累得小臉發白。
她瞪了一眼人群中的十,嘴上卻是繼續吩咐。
“所有飲用水必須煮沸。”
“我乏了,就不巡視外圍了,外頭所有積水坑必須填平,十月蚊蟲雖少,但未凍死的仍會傳播病氣。”
圍觀的工人中有人小聲嘀咕。
“都要入冬了還填什麼水坑……”
十一冷冷地掃了一眼,那人立刻噤聲。
小晴沒有理會這些,她示意春桃抱著她靠近一個發著高燒的老漢。
那老漢約莫六十歲,滿臉皺紋間泛著不正常的潮紅。
“柴胡四錢……桂枝……”小晴輕聲口述藥方,文書飛快地記錄。說完藥方,她又補充道。“用新鮮青蒿榨汁,每次服用一錢……十月青蒿難尋,可去向陽的山坡上找……”
老馬一臉茫然。“這都快霜降了,還有青蒿?”
小晴輕輕點頭。“向陽處還有……要連根拔起,搗碎取汁……”
“但的確無法保證數量,所以要注意彆浪費了。”
“你們隻管準備這些藥材,我會為病人親自號脈診斷,誰需要用藥,用什麼藥,我會親自吩咐。”
隨著巡視的深入,圍觀的人越來越多。
工人們怕被隊長責罰,不敢靠得太近,隻是遠遠駐足觀望。
他們裹著厚厚的冬衣,呼出的白氣在空氣中凝結,眼中滿是驚疑。
“她真的懂醫術?”一個缺了門牙的老漢小聲問。
“沒看見她說的那些症狀都對上了嗎……”旁邊的婦人緊了緊懷裡的孩子。
“可是她才多大……我家丫頭這麼大還在玩布娃娃呢……”
“也許是不懂裝懂呢?學了一點書上記載的詞,就來這裡顯擺。”
竊竊私語的聲音離得遠了聽不真切,會在一起形成了嘈雜喧囂的聲音。
小晴聽見這些議論,隻是輕輕抿了抿唇。她示意春桃帶她去查看藥棚——那裡堆滿了從各地運來的藥材。
“這批桂枝太老……”小晴虛弱地指了指一捆藥材。“要選嫩枝……十月的桂枝藥性最好……”她又看了看其他藥材。“黃芩要用條芩,不要枯芩……十月的黃芩最是金貴……”
藥童們目瞪口呆地看著這個小姑娘,不敢相信她能一眼看出藥材的優劣。
就在巡視接近尾聲時,一個裹著破棉襖的婦人突然衝了過來。
“大夫!救救我婆婆吧!”
“我婆婆七十多了……今早突然不省人事……”
像是這樣子的病人,小晴過來的這段時間已經有好幾個了。
生產隊裡的大夫全在這隔離區裡。
不管是半桶水的藥童、原本村子裡的赤腳大夫,還是鹿角城裡請來了兩個經驗豐富的老大夫,都在這裡,所以一旦出現什麼病,都會來這裡尋大夫。
小晴示意春桃抱著她過去。
那老嫗躺在草席上,麵色鐵青,呼吸微弱得幾乎看不見胸膛起伏。
讓夏荷托著她的手診脈。
“脈象弦緊、惡寒發熱、眼白發黃……典型的瘧疾症狀……”小晴喃喃自語。
“有點不對勁……”
“此時已是十月,低溫讓蚊蟲不再活躍,一定程度抑製了傳播途徑。”
“再加上前頭已經有十一送信,讓生產隊這邊先進行隔離、清積水的工作,理應能有效抑製瘧疾傳播……”
“怎麼還會有這麼多新增病例?短短一小會,已經是第四個了……”
“除非……清積水、隔離的措施執行得並不徹底,十幾萬人的生產隊裡,有臟亂差的死角,而且這種情況普遍存在。”
“也就是防疫措施執行不夠徹底……”
小晴抬頭,看向人群中的老馬,老馬立刻會意湊了上來,站定低頭,一副專心聆聽的模樣。
“我問你……”
喜歡重生小丫鬟,隻想安穩一生請大家收藏:()重生小丫鬟,隻想安穩一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