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高坤理想
《東方日報》的記者舉起手來問道:“那張生,能否請您再進一步詳細地介紹一下您剛才提到的中高端電腦呢?
比如它們具體在哪些方麵具有優勢,又或者針對不同類型的用戶群體,有怎樣的特彆設計之類的。”
張啟明麵帶歉意地說道:“很抱歉,我們公司的中高端電腦,有一個專屬的新品發布會。
但這個發布會不是在我們香江舉辦,而是在米國紐約!
具體時間定在了4月15日,到時候我們的電腦,將會在全球範圍內正式上市銷售!”
他稍微停頓了一下,接著解釋道:
“今天在這裡舉辦的這場內部發布會,主要向大家介紹我們啟明科技,最新推出的計算機教育解決方案相關情況。
如果各位對這一方麵有什麼疑問或者想法,都可以儘管提問!”
在場的眾多記者們聽完張啟明這番話後,雖然心有不甘,但也隻能無奈接受現實。
畢竟人家公司早就安排好了一切,他們也不好強求。
不過,這些記者們心裡可都暗暗下了決心,等到4月15號那天,無論如何也要親自奔赴米國去進行現場采訪報道。
這可是拿獎金的機會。
………
發布會結束之後,張啟明滿臉笑容,親自將教育司長李月庭,以及一眾校長送到了門口,並與他們一一握手道彆。
待這些重要人物離開之後,他這才如釋重負般轉身返回計算機中心。
張啟明剛剛踏進計算機中心那熟悉的大門時,一道熟悉的聲音便傳進了他的耳朵:
“張小子,計算機授課演示我可是已經按照你的要求完成。
那個光纖通訊實驗室,我也替你搭建好,還從全球給你帶來了不少學生和師兄弟。
環宇通訊技術總顧問這個職位,我也是毫不猶豫地應承下來。
現在,你是不是該履行之前對我的那些個承諾嘍?”
張啟明聞聲望去,隻見高坤已經走到他身邊。
一看到高坤那雙熾熱的眼神,張啟明頓感就感到頭大。
高坤作為光纖之父,未來更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牛人,是全球科技大神。
先後在米國、歐洲頂級科技公司工作過。
張啟明能夠這麼輕易的讓他加入啟明科技,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高坤一直有將香江打造成光纖之城的理想,這些年先後在米國、歐洲工作,其目的也是為了他的光纖通信理想。
隻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國外那些哪有那麼好心。
他們隻是想要利用高坤的技術。
高坤在6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玻璃絲可用於通信。
1970年,米國康寧公司,在高坤幫助下,花費3000萬美元製造出了3條30米長的光纖樣品。
這是世界上第一次製造出對光纖通信有實用價值的光纖,每米成本高達100萬美元。
根本無法進行商用。
發展到現在,技術也進步了不少,可成本每米也要20美元,每公裡成本高達2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