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明目前也隻是在啟明科技園,耗資200萬美元鋪設光纜。
香江實現光纖入戶,還是到2010年以後。
90年代中期,李超人旗下何記電訊,開始鋪設,足足花了十幾年,才實現。
不過那個時候,光纖鋪設成本已經大幅度下降。
新世紀以後,國內光纖技術突破,把光纖通信成本降到鋪設一公裡,隻需要幾美元程度,光纖通訊才開始瘋狂發展。
和記電訊構建覆蓋全香江的“光纖到樓”基礎設施。
其光纖管線總長超過5,300公裡,光芯總長超過965,000公裡,足以環繞地球約24次。
就是按照現在每公裡需要2萬美元成本計算,5300公裡就需要1.06億美元。
以香江的市區的繁華程度,要麵臨交通管製、地下管線複雜等問題。
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施工成本占比至少是總成本的4560。
也就是說,要將光纖線纜鋪滿香江,大概需要2億美元左右。
張啟明之所以答應高坤,是因為現在的環宇通訊,使用的還是銅纜電話線,在通信功能上比起光纖來差的太遠。
他早就有意將環宇通訊更換光纖光纜。
2億多美元,他還投的起。
不過,他招攬高坤,也是看上他的光纖技術,就這麼直接鋪設光纜,可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張啟明目光看向高坤,開口說道:
“高教授,關於鋪設光纖這件事,我答應你的事情肯定做到。
到是我們絕對不能采用海外的相關技術。
一旦依賴於他們,那我的環宇通訊可就要處處受到製約,這種情況可不是我願意看到的。
我們公司一直以來所秉持的企業文化就是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絕不輕易受人牽製。
所以,隻有我們真正掌握了光纖核心技術,才能毫無顧慮地去實施這個鋪設計劃。”
說到這裡,張啟明稍微停頓了一下,接著又補充道: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目前環宇通訊正全力以赴地搭建蜂窩信號塔。
今年的工作重心都放在這上麵了,實在是抽不出多餘的精力來開展光纖鋪設工作。
不如趁此機會好好鑽研一下光纖技術,爭取把它再優化升級一番。
同時想辦法降低成本!
不知您意下如何?”
高坤自然明白張啟明話裡的深意,他已經等了這麼多年,也不差這點時間。
“行!請放心,給我一年的時間,最晚到明年,我保證能帶領團隊成功繞過那些技術壁壘,徹底掌握光纜製造技術!”
聽到高坤如此自信滿滿的答複,張啟明臉上不動聲色,內心卻是笑開的花。
語氣輕快地回應道:“那就拜托高教授,隻要你這邊技術到位。
兩年,最多兩年時間,我一定讓光纖網絡遍布香江每一個角落!”
“張小子,我記住你今天說的話,先走了!”高坤說著,就向實驗室走去!
喜歡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請大家收藏:()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