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家風投,敢給互聯網公司高估值。
現在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可張啟明不一樣,他對後市風投對互聯網的估值,早就心中有數。
後市互聯網信息爆炸時代,風投對互聯網的估值,已經不再是什麼大秘密。
張啟明看過不少相關報道。
同樣是互聯網公司,所處的地區,和哪一種類型的互聯網公司,擁有哪裡的用戶最多,都會影響估值。
比如互聯網公司開在米國,擁有的歐美用戶最多,在風投的眼中,估值就最高。
同類型的公司,開在亞洲,比如說國內,風投給出的估值,就要比開在米國低得多。
張啟明現在旗下掌控即時通訊、郵箱、殺毒軟件、門戶網站、瀏覽器這五大類互聯網產品。
雖然是開在香江,但麵向的是全球市場。
用戶超過60也都是歐美用戶。
總部注冊地不一樣,可能估值相對低一些。
但用戶的價值差不了太遠。
不過這五大類產品功能不同,用戶估值差異也會極大。
核心取決於網絡效應、用戶粘性、變現潛力和行業競爭格局。
陳萬東為什麼會覺得回信的股值比商博軟件和郵箱低,就是因為變現能力問題。
張啟明用後世的眼光看,當然是即時通信的估值最高。
即時通訊網絡效應最強。
用戶依賴雙向好友關係鏈,遷移成本極高,用戶規模和粘性呈指數級增長。
日均打開頻率3~5次、使用時長15~30分鐘,遠高於殺毒軟件和郵箱工具。
絕對稱得上是“殺手級應用”。
就像前世的icq,以用戶計算估值,風投給icq這類即時通訊軟件,單用戶估值範圍都能給到15~25美元用戶。
在90年代末最頂峰的泡沫時期,一個用戶的估值更是高達25到40美元左右。
越是頭部估值越高。
現在是互聯網初期,但飛信是全球唯一的即時通訊軟件。
以一個用戶20美元估值計算,1700多萬用戶,估值最少達到3.5億美元左右。
張啟明比誰都清楚,現在看不到任何盈利方向的飛信,才是這幾款軟件當中最有價值的產品。
所以才將飛信排在第一位,而且給的估值是5億美元。
其次是門戶網站這個流量聚合入口。
喜歡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請大家收藏:()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