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鑒賞
胡力這邊最終得償所願,因為條件太優渥,完全沒有拒絕的道理。
次日恒河北岸,複興軍前線指揮部。
“特奶奶的!給臉不要臉!”
瞪著屏幕上“天眼”衛星傳回的實時畫麵,孟慶一巴掌拍在鋪滿地圖的桌子上,震得茶杯亂跳。
恒河南岸,約翰和阿三的旗幟在幾個集結區域飄揚,明顯能看到部隊在調動,炮兵陣地也在構築。
“老子好心讓他們多活三天喘口氣,這幫龜孫子居然敢先動手?!還聯合米國佬在東京搞事?以為老子們會顧頭不顧腚?!”
劉川相對冷靜,但眼神也冷得像冰。
“看來米國佬給了他們不少‘勇氣’,情報共享、物資支援...嗬嗬...這是想試探我們的反應速度和底線呐。”
“團長說了,敢呲牙就打掉滿口牙!命令,第三軍、第五軍,取消休整!立刻按預定方案,強渡恒河!給我碾碎南岸所有成建製的抵抗!”
命令如山!早已枕戈待旦的複興軍如同被驚醒的鋼鐵巨獸,迅速運轉起來。
裝甲部隊開赴渡河點,工兵開始架設浮橋,炮兵陣地揚起炮口,朱雀戰機呼嘯升空,直撲對岸的敵軍集結地和炮兵陣地!
與此同時,另一項與激烈戰事形成荒誕對比的“民生工程”,也在北岸後方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胡力親自下令,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恒河北岸阿三平民南遷計劃”。
原因很簡單,為了後世子孫的身心健康,對已經打下來的區域,要做到不留一個阿三平民,全部“移民”到南岸去。
在已經被複興軍控製的恒河東、北岸城鎮和村莊,出現了極其奇特的景象。
一隊隊穿著荒漠迷彩、裝備精良的複興軍士兵,並沒有全部奔赴前線,反而有一部分在後方維持秩序。
他們身邊跟著配備了實時翻譯耳機的文職人員,舉著高音喇叭,用清晰的印地語或當地土語反複廣播。
“注意!注意!恒河北岸即將成為戰區!為保障各位安全,複興軍提供免費船隻,護送大家前往恒河南岸安全區域!”
“自願搬遷者,每戶補償精麵粉五十公斤!食鹽五公斤!布匹十米!銀盧比二十枚!”
當然,這裡會根據每個家庭人口數略有浮動。
廣播聲在硝煙味漸濃的空氣中回蕩。
起初,響應者寥寥。
許多阿三平民拖家帶口,縮在破敗的房屋裡,眼神驚恐且迷茫。故土難離,對未知的恐懼壓過了廣播的誘惑。
對於這些“釘子戶”,胡力早就想到了,並且還有切實可行具體方案,因為都是經驗。
複興軍執行胡力的“奇招”可謂花樣百出,效率奇高。
一個叫巴布爾的倔老頭死活不肯離開他祖傳的破泥屋。
負責這個片區的王鐵柱排長也不硬來。第一天,他派人“不小心弄臟了”巴布爾家的水井。
第二天晚上,巴布爾家周圍突然響起震耳欲聾、跑調跑到喜馬拉雅山的“複興軍軍歌”合唱,還夾雜著模擬槍炮聲的音效,整整鬨騰了一宿!
第三天一早,頂著黑眼圈、精神瀕臨崩潰的巴布爾主動找到臨時安置點,嘶啞著嗓子喊道。
“搬!我搬!求求你們彆唱了!補償…補償我要雙份!”
而在另一個村莊,幾戶高種姓家庭自恃身份,對於補償不屑一顧,聲稱“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土地上”。
結果當天夜裡,複興軍特種分隊的“夜梟”小組,裝備了高效麻醉氣霧劑,悄無聲息地摸進去...
第二天清晨,這幾戶人家在恒河南岸的臨時帳篷裡悠悠醒轉,茫然地看著陌生的環境。
負責交接的文員笑眯眯地遞上補償清單和雙倍物資。
“尊敬的先生\女士們,考慮到你們‘睡’得太沉,我們隻好提供‘至尊搬運’服務。”
“補償已經加倍,請查收。”
看著堆積如山的糧食布匹和閃亮的銀幣,這幾家人麵麵相覷,最終默默地收下了,雙倍補償,真香!
最戲劇性的一幕發生在渡口。隨著“補償豐厚”的消息像野火一樣在南岸的阿三平民中傳開,一些因為之前打仗已經逃到南岸、生活困頓的阿三平民開始蠢蠢欲動。
但是,他們回不去了,或者是回去了還能領到補償嗎?這都是不確定因素。
不過,這個世界上永遠不缺少膽大心細的貪婪者。
“長官!長官!我知道南岸那個炮兵陣地的具體位置!他們藏在甘蔗林裡!”
皮膚黝黑、眼神精明的阿三漁民拉姆,趁著夜色劃著小破船偷渡回北岸,找到負責渡口秩序的複興軍軍官,壓低聲音急切地說。
“我不要錢!給我…給我雙份麵粉和鹽!再給我一塊防水的油布!”
軍官通過翻譯耳機聽得真切,忍住笑,嚴肅地點點頭。
這些情報在衛星和無人機的偵查下,早就知道了好伐,不過,這是民意,不能違背。
“情報核實有效,獎勵照給!油布也給你!”
拉姆歡天喜地地扛著物資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