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聯,拜科航天發射場。
原本計劃在一個月後進行的衛星發射,因為前期準備過於倉促,在最後的綜合檢測階段發現了一係列難以快速排除的技術故障。
發射計劃被迫推遲,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們頂著巨大的正治壓力,日夜不停地排查、修正、再測試。
這一拖,就是兩個多月過去了。
當所有問題似乎都已經解決,新的發射日期被再次鄭重對外公布後,整個發射場的氣氛緊張且充滿期待。
沙聯迫切需要這顆衛星來挽回一些在太空競賽中落後的顏麵。
然而,不出意外的話就會再次出現意外,命運也似乎開了玩笑。
——
花家,京城,一場備受矚目的新聞發布會正在舉行。
發言人章毅站在台上,麵帶從容的微笑,卻拋出了一枚足以重塑世界認知的重磅炸彈。
“首先,我謹代表花家鄭重宣布...”
章毅的聲音通過麥克風清晰地傳遍會場。
“經過最高決策層批準,我們決定向國際社會披露一項已持續進行多年的太空計劃。”
“事實上,人類曆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並非將於近日由某個國家發射。”
“而是早在二十年前,便已經由我國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會場內瞬間一片死寂,所有記者都瞪大了眼睛,仿佛懷疑自己聽錯了。
緊接著,是如同潮水般的嘩然和竊竊私語!
章毅沒有理會下方的騷動,繼續平靜地宣讀。
“自此之後的二十年裡,本著和平利用太空、服務國家建設和人類福祉的原則,已經陸續成功向近地軌道、地球同步軌道等多種軌道發射了總計375顆各類人造衛星。”
“並且,目前仍保持著年均約50顆的發射能力和計劃。”
說到這,他身後的大屏幕亮起,展示出一幅複雜的全球軌道模擬圖,上麵密密麻麻地布滿了光點和小字標注的軌道參數,直觀地展示了花家宣稱的衛星網絡。
“我國決定,將部分衛星的導航、定位、授時等基礎服務,向全球民間用戶免費開放,相關接口協議和技術標準將通過官方渠道公布。”
他頓了頓,看著台下已經完全懵了的各國記者,尤其是麵色慘白的沙聯和米醬記者,微笑道。
“其次,我們將借此機會,向全世界推廣我們的‘華夏網’信息技術體係。”
“並歡迎各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就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標準製定、應用開發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接下來的記者提問環節徹底陷入了瘋狂。
幾乎所有記者的注意力都如同被磁石吸引般,死死釘在了那375顆衛星上!
米連社記者約翰·史密斯第一個搶到話筒,幾乎是在吼叫。
“發言人先生!您聲稱二十年前就發射了第一顆衛星!這簡直難以置信!”
“請問有什麼證據?為什麼過去的二十年裡全世界對此一無所知?這難道不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欺騙嗎?”
章毅臉上保持著職業化的微笑,語氣溫和卻不容置疑道。
“史密斯先生,關於首次發射的具體細節和時間,屬於國家最高機密,目前尚未到達解密的年限。”
“至於外界為何不知情,我想,這或許和我國過去一段時間相對低調內斂的發展策略有關。”
“畢竟我們更傾向於腳踏實地地做事,而非急於宣傳。”
發薪社記者瑪麗安緊接著站起來,語速飛快。
“發言人先生,年均50顆的發射速度遠超當前任何國家的航天能力!”
“請問你們是如何解決火箭發射成本、可靠性以及如此龐大的測控需求的?”
“這些衛星的具體用途是什麼?軍事用途占多大比例?”
章毅眯著眼聽完,隨後笑著道。
“關於技術細節和具體用途,很抱歉,這位女士,其中涉及大量保密內容,我不便透露。”
“但我可以重申,花家的太空事業始終秉持和平目的。”
沙聯社記者伊萬諾夫臉色鐵青詢問道。
“發言人先生,貴國選擇在此時公布這個消息,是否有特定意圖?是否針對某些國家的航天計劃?”
章毅微笑以對。
“我們隻是認為,到了該讓世界了解花家在太空領域所做努力和貢獻的時候了。”
“時機的選擇是基於我們自身的發展節奏,不針對任何第三方。”
隨後,無論記者們如何追問、質疑、甚至隱含指責,章毅始終像一塊溫潤卻堅不可摧的玉石。
用“屬於機密”、“不便透露”、“需要進一步了解”等標準話術,將一切尖銳問題輕輕化解。
看著台上那位始終麵帶微笑、態度無可挑剔卻什麼實質信息都不給的發言人,台下的記者們氣得牙癢癢,恨不得衝上去給他一拳,卻無計可施。
“各位,還有什麼關於今天發布內容的問題嗎?”
章毅看了看手表,笑容越發“和藹可親”。
“我今天時間還算充裕,大家可以暢所欲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台下記者們一陣無語,內心幾乎都在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