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的米醬之旅,不出意外的話應該不會再出現意外,胡力也太過在意。
而在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米醬的時候,兩個不速之客登場了...
緬北,曼德勒以東三十公裡,熱帶雨林的邊緣。
參天古木遮天蔽日,潮濕的空氣仿佛能擰出水來,各種不知名的蟲豸在暗處嘶鳴。
而在這片生機勃勃卻又危機四伏的綠色地獄中,兩個身影如同鬼魅般,和周遭環境幾乎融為一體。
其中一人名叫陳奎,華裔,約莫三十五六歲年紀,身材精悍,動作間帶著一種長期練武之人特有的協調和沉穩。
他穿著經過處理的迷彩服,臉上塗抹著油彩,眼神銳利如鷹,正屏息凝神地趴在一處茂密的灌木叢後麵,透過枝葉的縫隙,遠遠眺望著那片被群山環抱、若隱若現的建築群輪廓。
另一個人叫科林,代號“幽靈”,白人,四十歲上下,體型偏瘦,眼神冷靜得近乎漠然,仿佛沒有任何事情能引起他情緒的波動。
此時,他正小心翼翼地檢查著手裡一套精密的電子探測設備,屏幕上微弱的光線映照著他毫無表情的臉。
這兩人正是之前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大衛通過曼森派出的兩個王牌殺手,他倆在緬國已經待了快三個月了,一直在找機會準備暗殺一個有份量的人。
兩人畢竟都是王牌殺手,根據他倆的觀察,曼德勒以東三十公裡外的山莊就很神秘,裡麵的人身份肯定低不了,搞不好就有大魚。
“怎麼樣,‘幽靈’?有發現嗎?”
陳奎壓低聲音問道,他的約語帶著一點口音。
科林搖了搖頭,手指在設備上快速操作了幾下,低聲道。
“電磁信號屏蔽非常嚴密,常規頻段全是噪音。”
“熱能探測…前方區域有大量離散熱源,分布極有規律,不像動物,更像是某種…動態感應係統。”
“紅外柵欄密度很高,幾乎沒有視覺死角。”
他的約語帶著一點東歐腔調。
注:60年代已經有紅外熱成像和主動探測紅外設備的儀器,以及60年代末,被動式紅外探測係統也開始出現,所以這裡的設定是合理的。)
陳奎眉頭緊鎖,他不需要儀器,單憑自身那種經過千錘百煉的、對危險的直覺,就能感受到前方那片區域散發出的無形壓力。
那是一種如同實質的威脅感,仿佛有無數雙眼睛在暗處盯著,稍有異動,便會引來雷霆一擊。
“直覺告訴我,不能再往前了。”
陳奎的聲音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凝重。
“上次我們試圖從西側那條乾涸的河道靠近,距離還有兩公裡,我就感覺像是被毒蛇盯上了脊梁骨。”
“這次…這種感覺更強烈了。”
科林收起設備,冷靜地分析道。
“目標區域的防衛等級遠超預期,明哨、暗哨、電子監控構成了立體防禦網絡。”
“硬闖等於自殺,這也更加證明了住在裡麵的人身份簡單不了。”
“我還就不信了,這天下還有我不能潛入的地方。”
說到這,他頓了頓,抬頭看向上方濃密得幾乎不透光的樹冠層。
“或許,我們的方向錯了。”
陳奎順著他的目光望去。
“你是說…上麵?”
“沒錯。”
科林的眼裡閃過一絲算計。
“地表監控太密集,但樹冠層枝葉繁茂,可以形成天然的視覺遮蔽。”
“而且,根據我這兩個月的觀察,這片區域的鳥類和小型動物活動頻繁,說明樹冠層的監控可能存在‘盲區’或者‘容忍區’。”
“隻要我們的動作足夠輕,足夠慢,模擬自然生物的移動,或許能避開大部分探測。”
這是一個大膽的想法。
在茂密的雨林樹冠層移動,本身就有極高的難度和風險,不僅要麵對濕滑的樹乾、纏繞的藤蔓,還要時刻警惕可能存在的空中監測設備。
陳奎沉吟片刻,隨後再次凝神感知前方的危險信號。
那種針紮般的感覺主要來自地麵和低空,對於數十米高的樹冠層,雖然仍有威脅感,但似乎沒有那麼密集和尖銳。
“值得一試。”
陳奎最終點了點頭,隨後他活動了一下手腕道。
“我的輕身功夫,應該能應付樹冠移動,你的滲透技巧,也能派上用場。”
“但我們不能急,必須像真正的樹棲動物一樣,慢,再慢。”
“那行,我們撤,先回去準備下。”
科林收起望遠鏡,動作輕得像一片落葉,隨後他從背包裡掏出一個小巧的黑色盒子,按下上麵的按鈕。
“我放個乾擾器,能屏蔽那玩意十分鐘,足夠我們退到安全區域了。”
陳奎點了點頭,率先轉身,腳步踩在落葉層上,沒有發出一絲聲音。
他的步伐很特彆,每一步都踩在落葉最厚的地方,腳掌先落地,再慢慢把重心移過去,就像貓科動物捕獵時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