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在米醬的貧民窟裡練出來的本事,那時候為了不被幫派的人發現,他能在堆滿垃圾的巷子裡走幾百米,不碰倒一個瓶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科林緊跟在他身後,眼睛始終盯著周圍的環境,左手握著腰間的軍用匕首,匕首鞘是特製的,拔刀時不會發出金屬摩擦的聲音。
他注意到陳奎的肩膀偶爾會輕微晃動一下,那是在避開地麵上看不見的陷阱,比如被落葉蓋住的絆索,或者埋在泥土裡的壓力傳感器。
“陳,你說目標區域裡到底是什麼人?”
退到一公裡外的一片竹林裡,科林靠在竹子上,從背包裡掏出一個小水壺,擰開蓋子,遞了半瓶給陳默。
“快三個月了,我們連靠近都難,警戒級彆比米醬的白房子還高。”
陳奎接過水壺,抿了一口,水流劃過乾裂的嘴唇,帶來一絲微弱的緩解。
他靠在另一根竹子上,閉上眼睛,剛才那種刺痛感還在隱隱作祟,讓他無法完全放鬆。
“曼森要我們暗殺一個‘有分量’的人,能住在這種地方的,分量絕對不輕。”
“可能是緬國的高層,也可能是…複興軍的高層。”
“複興軍的高層?”
科林挑了挑眉,隨後掏出一塊壓縮乾糧,掰成兩半,遞給陳童一半。
“怎麼會住在這?會是誰呢?”
陳奎接過乾糧,慢慢嚼著,壓縮乾糧的味道像砂紙,刺得他喉嚨發疼。
他搖搖頭道。
“不知道,但不管是誰,這裡的防禦體係,絕對不是緬國自己能搞出來的...”
兩個小時後,兩人回到一處隱蔽在山林的小木屋裡,開始整理裝備。
科林把望遠鏡塞進胸前的內兜,又拿出一把消音弩,那是他根據二戰時期的軍用弩改裝的。
弩箭頭上塗了足量的氯胺酮,射中目標後三十秒就能讓人失去意識,他還帶了三發弩箭,用防水油布裹好,係在腰後。
陳奎則把環首刀解下來,仔細檢查了刀刃,又從床底下拖出一個帆布包,裡麵是幾塊壓縮乾糧、一個軍用水壺、一卷纖維繩。
還有一副簡易的潛水麵罩,那是他為了應對河流準備的,橡膠材質,帶著一根長長的呼吸管。
“把多餘的東西都留下。”
陳奎把帆布包扔給科林。
“隻帶三天的乾糧,水壺裝滿水,纖維繩必須帶,萬一從樹上掉下來能保命。”
科林點了點頭,把沒用的東西包括備用的電池,他的夜視鏡用的是鋅錳電池,60年代的技術,續航隻有八個小時),還有多餘的匕首,都塞進木屋角落的隱蔽處,用腐葉蓋好。
他又從懷裡掏出一個小小的無線電對講機,試了試信號,隻有滋滋的雜音。
“曼德勒那邊信號不好,聯係不上曼森。”
他皺了皺眉,隨後又把對講機也留下了。
“隻能靠我們自己。”
兩人收拾妥當,陳奎走在前麵,腳步輕得像貓。
他的功夫練了二十多年,“踏雪無痕”雖做不到,但在雨林裡行走,能把腳步聲壓到最低。
每一步都踩在落葉最厚的地方,膝蓋微屈,緩衝身體的重量,避免樹枝斷裂的聲音。
科林跟在後麵,學著陳奎的樣子,手指時不時扶一下身邊的樹乾,保持平衡。
雨林裡很靜,除了雨聲和偶爾的鳥叫,幾乎聽不到彆的聲音。
走了大約一個小時,他們來到了望天樹林的邊緣。
這裡的每一棵望天樹的樹乾要兩個人才能合抱,樹皮粗糙,布滿了溝壑,正好能用來攀爬。
陳奎抬頭看了看樹冠,深吸一口氣,雙手扣住樹皮的溝壑,雙腳蹬著樹乾,像壁虎一樣往上爬。
他的動作很穩,每爬一米,就會停下來,側耳聽一會兒,確認沒有動靜,再繼續往上。
科林緊隨其後,他的攀爬技巧不如陳奎,但勝在謹慎,每一步都抓牢了才敢動。
四十多米的高度,兩人爬了足足十多分鐘。
到了樹冠層,視野一下子開闊起來,頭頂是灰蒙蒙的天空,腳下是密密麻麻的樹葉,遠處的雨林像一片綠色的海洋。
陳奎蹲在一根粗壯的樹枝上,身體伏低,感受著周圍的動靜。
“怎麼樣?”
科林也蹲了下來,壓低聲音問。
陳奎搖了搖頭,眼神裡帶著一絲疑惑。
“奇怪,這裡的危險感比地麵弱很多,但還是有...就像遠處有什麼東西在盯著我們。”
他頓了頓,指向東北方向。
“目標在那邊,大約還有五公裡,我們沿著樹冠走,儘量彆碰斷樹枝。”
喜歡抗戰:這個小孩有點冷請大家收藏:()抗戰:這個小孩有點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