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的燈火徹夜未熄。薑維按劍立在靈柩旁,聽著帳外更鼓聲與往昔無異。楊儀捧著偽造的丞相手令進來時,袖口還沾著朱砂:"各部將領皆已傳閱,隻說丞相染了風寒。"
"魏延今日又來催問糧草。"費禕掀簾而入,肩頭落滿秋霜,"他盯著中軍帳看了半炷香,我怕..."話音未落,東北角突然傳來戰馬嘶鳴。薑維疾步出帳,見十餘架木牛正在夜色中移動,牛角上掛著燈籠——正是丞相巡視營寨時的舊製。
阿萊娜從木牛腹艙鑽出,手中絞盤哢哢作響:"每夜子時,這些木牛會按丞相往日巡營路線走三圈。"她扯動機關,木牛脖頸竟能左右轉動,"我在牛眼裡裝了銅鏡,月光一照,五丈原處處反光。"
司馬懿的中軍大帳距蜀營僅三十裡。晨霧未散時,魏軍斥候帶回古怪消息:渭水上遊漂下大量藥渣,其中混著帶血的繃帶。張雄拎起半截染紅的麻布:"諸葛村夫必死無疑!"
"若真死了,薑維怎敢每日派木牛出陣?"司馬懿用劍尖挑起藥渣細看。忽聞對岸鼓聲震天,蜀軍陣前推出二十架四輪車,車上皆坐羽扇綸巾之人。魏軍弓弩手慌忙後撤,卻見那些"諸葛亮"突然抬手——竟是綁著連弩的草人!
薑維立馬高坡,看著魏軍自亂陣腳。阿萊娜正在山坳裡調試新弩車,這種弩機以流馬筋骨為弦,射程竟達三百步。當魏軍斥候逼近查探時,三支鳴鏑破空而至,箭尾係著的絹布寫著:"司馬老兒可敢夜觀天象?"
是夜烏雲密布,司馬懿卻真率親衛登高台觀星。他對《晉書·天文誌》倒背如流,此刻卻見北鬥七星方位詭譎——天樞星側竟多出兩點微光。
"是孔明的七星燈!"他心頭巨震,不料那"星光"突然暴漲。阿萊娜在對麵山頭冷笑,手中銅鏡將火把光芒折射成束,二十七麵羌人祭天用的青銅鼓同時映照,竟在雲層上投出星鬥移位的幻象。
魏軍陣腳大亂之際,蜀軍木牛隊突然從斜穀殺出。這些木牛裹著浸油毛氈,牛角綁著雷火鞭,遇敵即爆出漫天火星。司馬懿急令撤退時,渭水忽然傳來冰裂聲——薑維早令人在上遊砸開冰層,河水裹著冰碴截斷魏軍歸路。
十日後,蜀軍退至劍閣。楊儀指著棧道上新刻的刀痕:"魏延昨夜帶親兵來過,說要查驗丞相病情。"薑維撫過諸葛亮靈柩上的鎮魂釘,忽然將佩劍插進棺木縫隙:"開棺。"
眾人驚呼聲中,棺內顯露的並非遺體,而是塞滿隴西地圖的木格。阿萊娜點燃特製鬆明,火光透過地圖上的針孔,竟在石壁映出隴道布防圖。"丞相遺計..."薑維聲音沙啞,"若魏延反,則以此圖換他項上人頭。"
話音未落,山下傳來羌笛暗號。魏延率部堵住隘口,長刀指著糧車:"今日不見丞相,誰都彆想過..."寒光乍現,楊儀袖中弩箭已穿透他咽喉。地圖光影恰好照在屍體旁,顯出八個血字:"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退兵至陰平道時,魏軍追兵已可見塵煙。阿萊娜解下頸間骨笛——這是用諸葛亮贈的犀角所製。笛聲淒厲破空,兩側山崖突然滾落無數"石雷",卻是空心木球裹著火硝。
"放箭!"薑維銀槍所指,火箭如雨點墜落。木球炸裂時迸出鐵蒺藜,魏軍戰馬哀鳴倒地。司馬懿親率重騎衝鋒,卻見蜀軍陣中推出百架流馬,馬尾係著浸油麻繩。
"斬馬腿!"魏軍刀斧手剛伏地,流馬突然自行解體。藏在腹艙的石灰傾瀉而出,白霧中響起機括聲——竟是阿萊娜改造的諸葛連弩,十矢連發專射人喉。
建興十二年冬,蜀軍終於還師漢中。薑維立於城頭,身後是二十七寨羌人新獻的木牛。這些木牛脊背刻著漢羌雙文:"糧道同命"。
"將軍,司馬懿撤軍了。"關興捧上戰報,末尾附著一行魏軍斥候的記錄:"渭水夜巡,猶見諸葛木牛走陣。"
阿萊娜突然指向遠方,陰平道上升起三道狼煙——那是羌人與漢軍約定的平安訊號。薑維解下佩劍,將劍柄鑲嵌的木牛齒輪拆下,重重按進城牆磚縫:"從今日起,這裡就是新的五丈原。"
寒風中,第一片雪花落在諸葛亮靈柩上。扶棺的八名羌人長老同時吹響骨笛,聲震百裡山河。
喜歡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請大家收藏:()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