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隴阪霜寒烽燧續_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08章 隴阪霜寒烽燧續(2 / 2)

推荐阅读:

田續的馬鞭剛揚起,就被根土豆砸中手背。他低頭看時,發現滿地的土豆都帶著牙印——是劉老爹種的那些,被歸義營的士兵提前咬過,沾著人的氣味,引得附近的野狗都圍了過來。野狗的吠聲驚動了山坳裡的魏軍,他們舉著刀往糧庫跑,卻被張達故意撒在地上的土豆滑倒,一個個摔得人仰馬翻。

“抓住田續!”薑維的聲音突然從糧庫外傳來,鐵肢上還沾著泉邊的泥土。他帶著歸義營的主力趕到了,環首刀劈開最後一個親兵的盾牌,刀風掃過田續的新鎧甲,竟在銅釘上劃出火星。

田續的親兵想護著他往山坳退,卻被劉老爹從地窖裡鑽出來絆倒。老人手裡的燒火棍雖然豁了口,卻精準地敲在親兵的膝蓋上——這是他看糧倉時練出的本事,當年在遝中,連偷糧的老鼠都躲不過他的棍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小三突然衝過去,抱住田續的腿:“你把遝中的糧都運到哪去了?我爹還等著新米下鍋!”他的牙咬在田續的褲腿上,像頭護崽的狼,“去年你說隻要交夠糧就放我們回家,現在卻用沙土充數,你騙誰!”

山坳裡的魏軍聽到動靜趕來時,看到的是這樣一幅景象:歸義營的士兵踩著滿地土豆追殺,野狗叼著親兵的頭盔亂跑,劉老爹用燒火棍趕著田續,趙小三死死抱著田續的腿,而糧庫的門後,王頎正指揮人把真正的黴糧往馬背上搬——這些糧要送去給陰平道上的守兵,讓他們看看田續的真麵目。

“彆打了!”一個魏軍小校突然扔掉手裡的刀,他認出被狼女按在地上的親兵,是自己同村的兄弟,“我們跟鄧艾打仗,是為了混口飯吃,不是為了替田續當替死鬼!”他的喊聲讓衝鋒的魏軍都停了手,不少人的目光落在歸義營士兵手裡的黴糧上。

薑維的鐵肢按住田續的後頸,將他的臉摁在土豆堆裡:“看看這些土豆,是劉老爹在泉邊種的,沒靠你們魏軍一粒米,照樣長得結實。”他的環首刀指向陰平道的方向,“鄧艾的主力在武都,離這裡三天路程,你們的糧早就被他換了沙土,還傻著替他賣命?”

劉老爹拄著燒火棍站起來,瘸腿在土豆堆裡劃出痕跡:“當年諸葛亮在遝中,就算自己餓著,也會給守糧的士兵留夠口糧。”他指著糧庫裡的沙土袋,“這些把戲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漢人的土地上,種不出忘本的糧!”

越來越多的魏軍放下武器,有人撿起地上的土豆,用袖子擦了擦就往嘴裡塞。這味道讓他們想起家鄉的田埂,想起老娘在灶台邊蒸土豆的熱氣,眼淚突然就掉了下來。趙小三鬆開田續的腿,從懷裡掏出塊沒吃完的月餅,遞給同村的兄弟:“嘗嘗,遝中的蜂蜜做的。”

田續趁機想爬起來,卻被王頎的工兵鏟抵住後腰。鏟頭的弧度正好卡在他的脊椎骨上,是遝中鐵匠對付偷糧賊的法子。“你爹當年在雍州種的麥子,要用石碾子碾三遍才出粉。”王頎的聲音很冷,“他要是知道你用沙土充軍糧,能把你的腿打斷。”

狼女的羌騎開始清點俘虜,大多是雍州和涼州的農夫,不少人手上還有握鋤頭的繭子。張達指揮人把黴糧裝上車,準備送去給陰平道上剩下的守兵:“告訴他們,想回家種麥子的,就放下弩箭,歸義營給他們開路。”

劉老爹在地窖裡找出幾袋真正的新麥種,是他偷偷藏的,每粒都飽滿得發亮。“這些種到地裡,明年就能收麥。”他把麥種分給放下武器的魏軍,“陰平道的土肥,比雍州的更養莊稼。”

夕陽照在月牙泉上,把泉水染成金紅色。歸義營的士兵和投降的魏軍一起,在泉邊挖起了排水溝——劉老爹說,這樣能讓麥種長得更好。田續被捆在糧庫的柱子上,看著曾經的部下和敵人一起揮鋤頭,突然明白自己輸的不是仗,是這滿地的土豆和麥種,是漢人的土地裡長出來的根。

第四折武都道旁截援軍

陰平道的消息傳到武都時,鄧艾正在軍帳裡看地圖。案上的油燈把他的影子投在帳壁上,像隻彎腰的老狼。當他聽到田續的糧庫被劫,守兵大半投降的消息時,手裡的狼毫筆“啪”地斷了,墨汁濺在“遝中”二字上,暈成一團黑。

“廢物!”鄧艾一腳踹翻案幾,青銅燈台在地上滾出老遠,“三百人守不住個糧庫,還讓薑維收編了我的兵,簡直是奇恥大辱!”他的手指在地圖上戳著武都到陰平的山道,“讓楊欣帶五千人,明天拂曉出發,務必在三天內奪回陰平道!”

帳外的親兵剛要應聲,就被個瘸腿的老兵攔住。這老兵是負責喂馬的,手裡還攥著把草料,草料裡混著幾株紫色的野花——是武都山道上特有的“斷腸草”,牲口吃了會拉稀。“將軍,山道上的溪水漲了。”他把草料放在地上,“昨天的秋雨讓河水漫過石灘,騎兵過不去。”

鄧艾的目光落在老兵的瘸腿上,認出這是當年在遝中被馬踩傷的蜀軍老兵,後來投降了魏軍。“你想替薑維說情?”他的手按在腰間的佩劍上,劍鞘上的鱗片紋是西域的樣式,“信不信我現在就斬了你?”

老兵慢慢直起腰,瘸腿在地上站得很穩:“我兒子還在遝中屯田,去年給我捎信,說薑維的歸義營幫他蓋了新糧倉。”他指著帳外的馬廄,“那些戰馬都是遝中養的,吃慣了那裡的草料,到了陰平道會水土不服。”

鄧艾的佩劍終究沒拔出來。他知道老兵說的是實話,武都的戰馬確實不如遝中的耐山路,去年在陰平道就折損了不少。但他更清楚,要是丟了陰平道,司馬昭不會放過他,那些在洛陽等著看他笑話的文官,早就攥著筆準備彈劾了。

“讓楊欣帶步兵,輕裝簡行。”鄧艾重新拿起筆,在地圖上劃出路線,“走武都南麓的樵夫道,那裡溪水淺,三天能到陰平。”他的墨汁滴在“樵夫道”三個字上,“告訴楊欣,沿途的村莊都燒了,彆給薑維留下一粒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兵退出去時,袖子裡掉出片斷腸草的葉子,正好落在楊欣的靴邊。楊欣是個急性子,正忙著點兵,抬腳就把葉子踩爛了,根本沒在意這瘸腿老兵眼裡的寒意。

三天後的清晨,樵夫道的濃霧裡,楊欣的步兵正艱難地前行。山道被秋雨泡得泥濘,不少士兵的草鞋陷在泥裡,露出的腳趾被石片劃破,血珠滴在草葉上,很快被螞蟻圍住。最前麵的斥候突然停住腳步,指著路邊的樹——樹乾上用刀刻著個“漢”字,筆畫深得能插進手指。

“是薑維的記號!”楊欣的手按在刀柄上,他認出這刀法,是遝中獵戶剝獸皮的手法,“加快速度!彆中了埋伏!”

話音未落,山道兩側的灌木叢裡突然滾下無數圓木,上麵還纏著帶刺的藤蔓。圓木在泥地裡滑得飛快,瞬間就堵住了去路,最前麵的十幾個士兵被撞得骨斷筋折,慘叫聲驚起了林中的飛鳥。

“放箭!”楊欣的士兵紛紛舉起弩,卻發現箭囊裡的箭杆都發了黴——是昨天在武都領的,當時沒在意,現在才明白是被人動了手腳。

濃霧裡傳來薑維的聲音,像從四麵八方湧來:“楊欣,你的箭杆用的是武都北坡的鬆木,被秋雨泡過就發脆,射不出三十步!”環首刀的破空聲緊接著響起,帶著鬆木斷裂的脆響,“看看你們的乾糧袋,裡麵的米是不是早被換成了沙土?”

士兵們紛紛扯開乾糧袋,果然倒出一地沙土,還混著幾粒發黴的穀子。有人突然想起出發前,那個瘸腿老兵給馬添草料時,曾碰過他們的乾糧車,當時還以為是無意的。

“殺出去!”楊欣的佩刀劈向圓木,卻被藤蔓纏住刀刃。這些藤蔓是樵夫道特有的“鐵線藤”,韌性比麻繩還強,他越用力,纏得越緊。

濃霧中衝出一隊騎兵,馬蹄上裹著麻布,悄無聲息地踏過泥濘。最前麵的鐵肢在陽光下閃著光,環首刀劈出的風卷著濃霧,將楊欣的親兵劈得人仰馬翻——是薑維的歸義營,還有那些投降的魏軍,現在都換上了蜀軍的紅纓。

“我們是漢人!”一個前魏軍士兵的長矛刺穿了楊欣的護心鏡,他的聲音帶著哭腔,“家裡還有老娘等著收麥,不替魏狗賣命了!”他的矛尖上,還掛著從楊欣懷裡掉出的家書,上麵寫著“妻已病,兒待哺”。

楊欣的佩刀終於砍斷鐵線藤,卻發現身邊的士兵越來越少。有人跪在泥裡,對著洛陽的方向磕頭;有人跟著歸義營的騎兵往回跑,嘴裡喊著“回家收麥”;還有人撿起路邊的斷腸草,塞進嘴裡——他們寧願死,也不願再往前走一步。

當薑維的鐵肢按住楊欣的肩膀時,這員猛將突然癱軟在地。他看著滿地的斷箭和草鞋,看著那些曾經屬於自己的士兵,現在舉著蜀軍的旗幟,突然明白鄧艾錯了,他錯把漢人當草芥,卻不知這草芥紮在土裡,能長成擋路的密林。

濃霧漸漸散了,露出樵夫道旁的梯田。去年的稻茬還留在田裡,被秋雨泡得發脹,像無數雙眼睛在看著這場仗。歸義營的士兵們開始收拾戰場,有人給受傷的魏軍包紮,有人在路邊挖灶,準備煮些熱湯——鍋裡飄出的,是遝中帶來的稻花香。

第五折泉邊重整待春耕

陰平道的戰事平息時,月牙泉的土豆剛好收獲。

歸義營的士兵和投降的魏軍一起,在泉邊的空地上挖了個大坑,把土豆埋在裡麵,上麵蓋著稻草——這是遝中保存土豆的法子,能吃到明年開春。

劉老爹的瘸腿好了不少,正指揮人修補糧庫的屋頂。他用田續的鐵皮包門改了個通風窗,風從窗裡吹進來,帶著泉水的濕氣,把新收的土豆吹得乾乾爽爽。王頎在旁邊幫忙,工兵鏟被他用來當瓦刀,抹泥的手法越來越像遝中的瓦匠。

狼女的羌騎在陰平道上巡邏,馬蹄踏過新修的木橋時,橋板發出“咚咚”的響聲,像在打節拍。他們給沿途的村莊送去新麥種,村民們用剛蒸好的玉米餅招待他們,餅子上的芝麻香飄出老遠,引得蜜蜂都圍著帳篷轉。

張達在道旁的石壁上刻字,把這場仗的經過記了下來。他沒寫誰勝誰負,隻寫了“八月十五,漢旗複立,泉邊收土豆三石,麥種五鬥”。刻到最後,他突然想起薑維的話:“打仗是為了能安心種地,種地是為了讓子孫不用打仗。”

薑維坐在泉邊的石頭上,鐵肢摩挲著塊磨平的鋼條。這是從鷹嘴崖的支撐柱上劈下來的,被他磨成了犁鏵的形狀。王頎走過來,遞給他個新做的木柄:“我爹說,好犁鏵要配好木柄,得用祁山的硬木,才經得住石地的磕碰。”

遠處傳來孩童的笑聲,是遝中屯田的鄉親們,帶著孩子來投奔了。他們的牛車上裝著農具和種子,還有老娘親手納的布鞋。

當孩子們看到泉邊的土豆堆時,都歡呼著跑過去,用小手扒開稻草,露出一顆顆圓滾滾的土豆,像藏在土裡的珍珠。

劉老爹把新磨的麵粉倒進陶罐,準備蒸些饅頭。蒸汽從罐口冒出來,在陽光下凝成彩虹,把泉邊的人影都罩在裡麵。趙小三幫著燒火,火塘裡的柴劈啪作響,是他爹當年從遝中帶來的棗木,燒起來有股甜香。

薑維舉起磨好的犁鏵,對著夕陽看。鏵刃的弧度正好能切開石地,映出的天空紅得像熟透的柿子。

他知道,陰平道的仗隻是開始,鄧艾不會善罷甘休,洛陽的司馬昭還握著刀。但當他看到泉邊忙碌的身影,看到那些在地裡埋下的種子,突然覺得心裡很踏實。

這些種子會發芽,會在漢人的土地上長出新的莊稼。就像那些放下武器的士兵,會在這片土地上重新拿起鋤頭;就像那些被戰火熏黑的旗幟,會在春風裡重新揚起紅纓。隻要這月牙泉的水還在流,隻要這地裡還能種出糧食,漢人的火就不會滅。

歸義營的士兵們開始在陰平道旁開墾新田,犁鏵插進土裡的聲音,在山穀裡傳出很遠,像在給明年的春耕,敲響了第一聲鐘。

薑維的鐵肢扶著犁柄,環首刀插在田埂上,刀柄的紅綢在風中獵獵作響,映著泉邊的炊煙,像一道永不褪色的印記。

喜歡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請大家收藏:()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