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三路大軍破荊州_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72章 三路大軍破荊州(1 / 2)

第一折江陵城外內應動

荊州江陵城的深秋,晨霧還未散儘,護城河邊的蘆葦蕩裡便傳來輕微的腳步聲。朱績身著青色便服,避開守城士兵的巡邏路線,在蘆葦叢中與蜀漢密使陳默會麵——自半月前暗中答應薑維作內應,他每日都在觀察江陵守軍的布防,今日要將最新的城防圖交給陳默,為三日後的大軍攻城鋪路。

“朱將軍,三日後果真能按計劃打開北門?”陳默接過用油布包裹的城防圖,指尖仍有些發顫。他潛伏江陵半月,深知陸抗對江陵的防守有多嚴密,城牆上不僅架設了二十架連弩,城門內側還堆了三層沙袋,連一隻鳥都難輕易飛過。

朱績蹲下身,用樹枝在地上畫出江陵城的簡易地圖,指尖劃過北門的位置:“你放心,北門守將周循是我舊部,三日前我已將‘攻城當日打開城門’的密令傳給了他。而且我故意以‘防備蜀漢偷襲’為由,讓北門守軍在三日後勤力巡查,屆時他們定會疲憊不堪,無力阻攔大軍進城。”他頓了頓,又補充道,“不過陸抗近日疑心頗重,昨日還派了參軍李肇來我營中查探糧草,若不是我早有準備,將與蜀漢聯絡的密信藏在馬鞍夾層,恐怕已被他發現。”

陳默將城防圖塞進懷中,壓低聲音問:“那李肇會不會再來查探?若是耽誤了攻城計劃,後果不堪設想。”

“放心,我已安排好了。”朱績從袖中取出一枚玉佩,上麵刻著“陸”字,“這是陸抗早年贈予我的玉佩,我讓親信假裝‘盜走玉佩’,嫁禍給李肇的隨從——陸抗最看重家族信物,定會將李肇關押審問,至少能拖到攻城當日。”他抬頭望向城牆,晨霧中隱約能看到守軍走動的身影,“你速速將城防圖交給薑將軍,切記避開南門與西門的哨卡,那裡是陸抗的嫡係部隊駐守,盤查最嚴。”

陳默點頭,將玉佩還給朱績,轉身鑽進蘆葦蕩,像狸貓般消失在霧中。朱績站在原地,望著陳默離去的方向,手指不自覺地攥緊了腰間的佩劍——他在東吳為官二十餘年,從校尉做到車騎將軍,如今卻要背叛故土,心中雖有愧疚,可一想到孫權晚年多疑嗜殺,連張昭之子張休都因小事被賜死,便又堅定了決心:“若能助蜀漢統一全國,讓江陵百姓不再受戰亂之苦,我朱績背上‘叛將’之名,也值了。”

回到府衙時,朱績剛走進大堂,便見參軍李肇帶著兩名士兵站在院中,臉色陰沉。“朱將軍,昨日我在你營中查探糧草,不慎遺失了一枚銀簪,聽聞你的親信看到過,不知可否讓我搜查一番?”李肇的目光掃過朱績的衣袖,顯然沒打算輕易放棄。

朱績心中冷笑,麵上卻裝作疑惑:“哦?李參軍遺失了銀簪?我這就讓手下人幫你找。”他轉身對門外喊道,“來人,把昨日值守的士兵都叫過來,問問誰見過李參軍的銀簪!”

片刻後,十餘名士兵站在院中,其中一名親信按事先約定,上前一步道:“將軍,昨日我看到李參軍的隨從在糧草營外鬼鬼祟祟,手裡好像拿著一枚銀簪,當時我還以為是參軍的東西,便沒多問。”

李肇臉色一變,厲聲喝道:“你胡說!我的隨從怎會拿我的銀簪?”

“是不是胡說,搜一搜便知。”朱績揮了揮手,兩名士兵立即上前,將李肇的隨從按在地上,從他懷中搜出一枚銀簪——正是朱績讓親信提前放在那裡的。更巧的是,銀簪旁還放著一小塊刻有“漢”字的木牌,是陳默昨日不慎遺落在朱績營外,被朱績的親信撿到的。

“這……這是什麼?”李肇看到木牌,嚇得腿都軟了。如今東吳上下都在防備蜀漢偷襲,誰要是和蜀漢有牽連,輕則砍頭,重則滅族。

朱績拿起木牌,麵色一沉:“李參軍,你的隨從不僅偷了你的銀簪,還藏著蜀漢的木牌,此事恐怕不是‘遺失銀簪’那麼簡單吧?我看你還是跟我去見陸抗都督,把事情說清楚為好。”

李肇哪裡敢去見陸抗,連忙跪地求饒:“朱將軍,我真的不知道!這木牌肯定是有人栽贓陷害,求您饒了我這一次!”

“饒了你?”朱績冷哼一聲,“陸都督有令,凡與蜀漢有牽連者,格殺勿論。我若放了你,便是違抗軍令。”他對士兵下令,“把李肇和他的隨從押下去,關入大牢,待我稟報陸都督後再做處置。”

士兵們應聲上前,將李肇等人拖了下去。朱績站在院中,望著他們的背影,知道這一關至少能拖到攻城當日,北門的計劃不會受到影響。他轉身走進書房,從書架後取出一個匣子,裡麵放著二十枚令牌——這是他暗中聯絡的江陵守軍將領的信物,三日後隻要出示令牌,這些將領便會率部倒戈,協助蜀漢大軍攻城。

與此同時,江陵城西的陸抗府邸內,陸抗正站在地圖前,眉頭緊鎖。他昨日接到孫權的密令,讓他加強江陵的防守,尤其是要防備朱績——孫權懷疑朱績與蜀漢有勾結,可陸抗與朱績共事多年,深知他為人正直,便沒放在心上,隻派李肇去查探了一番糧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都督,剛才朱將軍派人來報,說在李肇的隨從身上搜出了蜀漢的木牌,還說李肇的隨從偷了他的銀簪,現已將李肇關入大牢,請示您該如何處置。”參軍王晏走進書房,躬身稟報道。

陸抗聞言,心中一驚:“竟有此事?李肇雖有些貪小便宜,但絕不敢勾結蜀漢。朱績是不是弄錯了?”

“朱將軍說有物證,還說要親自帶李肇來見您,讓您親自審問。”王晏補充道,“不過朱將軍還說,今日北門守軍要進行‘防偷襲演練’,他需去北門督陣,明日再帶李肇來見您。”

陸抗沉吟片刻,點了點頭:“既然朱績要去北門督陣,那便明日再說。你去告訴朱績,務必看好李肇,彆讓他跑了,也彆讓他受委屈——我總覺得此事有些蹊蹺,待明日審問清楚,再做處置。”

王晏應聲離去後,陸抗走到窗前,望著江陵城的方向,心中總有些不安。他總覺得朱績最近有些反常,不僅頻繁調動北門守軍,還多次以“巡查糧草”為由進出城,可每次查探都沒發現異常。“難道是我多心了?”他喃喃自語,轉身回到地圖前,將注意力放在了蜀漢大軍的動向——他已收到探子回報,薑維率領的三萬陸軍已抵達荊州邊界,三日後便會攻城,他必須集中精力布置防守,不能被其他事情乾擾。

而此時的荊州邊界,薑維率領的三萬陸軍正在安營紮寨。陳默拿著朱績送來的城防圖,快步走進中軍大帳:“將軍,朱將軍已按計劃關押了李肇,北門守將周循也已做好準備,三日後定能打開城門。這是江陵的最新城防圖,陸抗在西門和南門各布置了一萬守軍,北門隻有五千人,而且大多是朱將軍的舊部。”

薑維接過城防圖,仔細查看,指尖劃過西門的位置:“西門是陸抗的嫡係部隊駐守,防守最嚴,城牆上還有二十架連弩,攻城時定會造成不小的傷亡。廖化將軍的兩萬陸軍三日後會進攻皖城,吳班都督的水軍也會牽製東吳水軍主力,我們必須在他們吸引東吳兵力的同時,快速攻克江陵,否則一旦陸抗調兵回援,後果不堪設想。”

他轉身對身旁的副將張翼道:“你率領一萬陸軍,三日後佯攻西門,用投石機摧毀城牆上的連弩,吸引守軍的注意力;我率領一萬五千陸軍,埋伏在北門附近,待周循打開城門,便立即進城,控製北門城樓;剩下的五千人,由你率領,在江陵城外的渡口設伏,防止陸抗從水路逃跑。”

張翼拱手應道:“末將遵命!不過將軍,陸抗的騎兵部隊駐紮在江陵城東的十裡坡,若是我們攻城時,他率騎兵回援,怎麼辦?”

“這個我已有安排。”薑維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遞給張翼,“這是西羌首領阿狼寫給我的信,他已率領五千西羌騎兵,三日後會突襲十裡坡的騎兵營,牽製陸抗的騎兵,讓他們無法回援江陵。”

張翼接過書信,心中大定:“有西羌騎兵相助,陸抗的騎兵定無法回援,我們攻克江陵便多了幾分把握。”

薑維走到帳外,望著遠處的江陵城方向,夕陽正緩緩落下,將天空染成了紅色。他知道,三日後的攻城戰,將是南征東吳的關鍵一戰,隻要攻克江陵,便能打開東吳的北部門戶,為後續的大軍推進鋪平道路。“諸葛亮丞相,先帝,你們在天有靈,保佑我大漢將士,早日攻克江陵,興複漢室!”他在心中默念,手中的長槍握得更緊了。

三日後清晨,天剛蒙蒙亮,江陵城外便響起了震天的鼓聲。張翼率領的一萬陸軍在西門外列陣,數十架投石機同時發射,石塊如雨點般砸向城牆,城牆上的連弩瞬間被摧毀了大半。西門守將孫異見狀,立即下令守軍反擊,箭矢如飛蝗般射向蜀漢士兵,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

而在北門附近,薑維率領的一萬五千陸軍正埋伏在樹林中,等待周循打開城門。朱績站在北門城樓之上,望著西門方向的激戰,心中有些焦急——孫異是陸抗的親信,防守異常頑強,張翼的佯攻已持續了半個時辰,卻仍未突破西門的防守,若是再拖下去,恐怕會被陸抗發現異常。

“周循,時候到了,打開城門!”朱績走到城樓邊緣,對城下的周循低聲喊道。

周循點點頭,轉身對身邊的士兵道:“快,按計劃打開城門!”

士兵們立即上前,解開城門上的鐵鏈,將沉重的城門緩緩推開。城門剛打開一條縫隙,薑維便率領陸軍從樹林中衝出,如潮水般湧向北門。周循率領北門守軍,不僅沒有阻攔,反而加入了蜀漢大軍的行列,一同向城內進發。

“不好!朱績叛變了!”城樓上的守軍見狀,頓時大亂,紛紛扔下武器逃跑。朱績拔出佩劍,對身邊的親信道:“快,隨我去控製中軍大營,活捉陸抗!”

薑維率領大軍進城後,立即分兵三路:一路控製北門城樓,防止守軍反撲;一路進攻江陵府衙,收繳府庫中的糧草與武器;一路跟隨朱績,向陸抗的中軍大營進發。城內的百姓聽到動靜,紛紛躲在家裡,不敢出門,隻有少數膽大的人扒著門縫,看著蜀漢大軍整齊地穿過街道,心中既緊張又期待——他們早已厭倦了戰亂,隻希望能早日過上安穩的日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陸抗在中軍大營中,聽到北門傳來的喊殺聲,心中大驚,連忙召集將領議事。“不好,北門失守了!定是朱績叛變了!”陸抗臉色慘白,他萬萬沒想到,自己最信任的朱績,竟然會背叛東吳。

“都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西門還在激戰,北門已被蜀漢大軍占領,我們腹背受敵啊!”參軍王晏焦急地說。

陸抗強作鎮定,對將領們道:“你們立即率領本部士兵,死守中軍大營,我派人去十裡坡調騎兵回援,隻要騎兵一到,我們便能反擊,奪回北門!”

可他剛說完,便有士兵來報:“都督,不好了!十裡坡的騎兵營遭到西羌騎兵的突襲,損失慘重,無法回援江陵!”

陸抗聞言,眼前一黑,差點摔倒在地。他知道,沒有騎兵回援,僅憑中軍大營的五千士兵,根本無法抵擋蜀漢大軍的進攻。“難道江陵真的要失守了?”他喃喃自語,心中充滿了絕望。

就在這時,大營外傳來了喊殺聲,薑維率領大軍已攻到了營門口。朱績站在營門外,對陸抗喊道:“陸都督,江陵已破,你若投降,薑將軍定會饒你一命!若再抵抗,隻有死路一條!”

陸抗走到營門口,望著營外的蜀漢大軍,又看了看身邊驚慌失措的士兵,心中明白,大勢已去。他拔出佩劍,正欲自刎,卻被身邊的王晏攔住:“都督,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投降吧,日後再尋機會為東吳報仇!”

陸抗猶豫了片刻,最終扔掉了佩劍,對營外的薑維喊道:“我陸抗願降,但你必須保證江陵百姓的安全,不得傷害他們!”

薑維聞言,高聲道:“陸都督放心,我大漢大軍一向愛護百姓,隻要你真心歸降,我定會保證江陵百姓的安全!”

陸抗點了點頭,下令打開營門,率領士兵投降。薑維率領大軍進入中軍大營,看著陸抗被士兵押了過來,心中沒有絲毫喜悅——他知道,攻克江陵隻是南征東吳的第一步,接下來還有更多的硬仗要打。

朱績走到陸抗麵前,愧疚地說:“陸都督,是我對不起你,但我也是為了江陵百姓,為了天下統一,希望你能理解。”

陸抗看著朱績,沉默了片刻,緩緩道:“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希望你日後能好好對待江陵百姓,彆讓他們失望。”

薑維走到兩人麵前,對他們道:“你們都是難得的將才,若願為大漢效力,我定會上奏陛下,重用你們。如今東吳尚未平定,正是用人之際,你們可願意與我一同,為統一全國出力?”

陸抗與朱績對視一眼,同時躬身道:“願聽將軍調遣!”

薑維點點頭,轉身對身邊的副將道:“立即派人向陛下稟報,江陵已破,讓陛下放心。同時傳令吳班都督與廖化將軍,讓他們加快進攻速度,爭取早日攻克武昌與皖城!”

副將應聲離去後,薑維走到中軍大營的地圖前,指尖從江陵劃向武昌、建康,心中充滿了信心——攻克江陵,不僅打開了東吳的北部門戶,還收服了陸抗與朱績兩位名將,南征東吳的大業,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第二折水軍激戰武昌江

武昌城外的長江水麵,秋風卷起層層浪濤,五十艘樓船與五十艘快船在江麵上排成“雁形陣”,船頭的連弩與投石機在陽光下閃著寒光——這是吳班率領的三萬蜀漢水軍,三日前從洛水出發,今日已抵達武昌江麵,準備與東吳水軍展開決戰。

“都督,東吳水軍已在武昌江麵上列陣,共有四十艘樓船、六十艘快船,兵力約兩萬五千人,由東吳水軍都督丁奉率領。”副將張遵手持望遠鏡,站在樓船的甲板上,向吳班稟報。

吳班接過望遠鏡,望向江對麵的東吳水軍——丁奉率領的水軍果然名不虛傳,樓船與快船排列整齊,船頭的士兵個個手持長戈,神色肅穆,顯然已做好了戰鬥準備。“丁奉是東吳老將,水戰經驗豐富,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吳班放下望遠鏡,對張遵道,“傳令下去,讓快船隊分為兩隊,從左右兩翼包抄,牽製東吳的快船;樓船隊正麵進攻,用連弩與投石機摧毀東吳的樓船,爭取在半個時辰內突破他們的防線。”

張遵應聲離去,很快,蜀漢水軍的號角聲便響徹江麵。左翼的二十五艘快船率先出動,如離弦之箭般向東吳水軍的右翼衝去;右翼的二十五艘快船也同時行動,撲向東吳水軍的左翼;樓船隊則在中間,緩緩向前推進,船頭的連弩開始發射,箭矢如雨點般射向東吳水軍。

丁奉站在旗艦“江東號”的甲板上,看著蜀漢水軍的動向,冷笑一聲:“吳班這是想兩翼包抄,正麵突破?真是太小看我東吳水軍了!”他對身邊的副將道,“傳令右翼快船隊,全力阻擋蜀漢的左翼快船;左翼快船隊,繞到蜀漢右翼快船的後方,截斷他們的退路;樓船隊,用投石機攻擊蜀漢的樓船,彆讓他們靠近!”

東吳水軍的號角聲響起,右翼的三十艘快船立即調轉方向,迎向蜀漢的左翼快船;左翼的三十艘快船則悄悄繞到蜀漢右翼快船的後方,準備截斷他們的退路;樓船隊的投石機同時發射,石塊呼嘯著飛向蜀漢的樓船,砸在甲板上,發出震天的巨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蜀漢左翼快船隊的將領馮習見狀,立即下令快船加速,避開東吳的投石機,同時用船頭的鐵撞角撞擊東吳的快船。“砰”的一聲巨響,一艘蜀漢快船撞上了東吳的快船,東吳快船的船身瞬間裂開一道大口子,海水湧入,很快便沉入了江中。蜀漢快船也受損嚴重,船頭的鐵撞角被撞斷,隻能退出戰鬥。

“繼續進攻!彆給他們喘息的機會!”馮習拔出佩劍,高聲喊道。蜀漢快船隊的士兵們士氣大振,紛紛駕駛快船,衝向東吳的快船,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碰撞與廝殺。有的士兵手持長戈,互相攻擊;有的士兵則跳上對方的船,展開近身搏鬥;還有的士兵將火把扔向對方的船帆,試圖燒毀敵船。

而在右翼,蜀漢快船隊的將領張南正率領快船向東吳的左翼衝去,卻沒料到東吳的左翼快船已繞到了他們的後方。“不好!我們被包圍了!”張南看著身後突然出現的東吳快船,心中一驚,連忙下令快船轉向,準備突圍。

可東吳快船早已形成了包圍圈,箭矢如飛蝗般射向蜀漢快船,不少士兵中箭倒下。張南揮舞著長槍,斬殺了幾名跳上船的東吳士兵,對身邊的士兵道:“兄弟們,跟我衝出去!隻要能與樓船隊會合,我們就能反敗為勝!”

就在這時,江麵上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號角聲——是吳班率領的樓船隊趕到了!原來,吳班在正麵進攻時,發現右翼的快船隊被包圍,立即下令樓船隊加快速度,前來支援。樓船上的連弩與投石機同時發射,箭矢與石塊如雨點般射向東吳的包圍圈,很快便撕開了一道口子。

張南見狀,立即率領快船隊從口子衝了出去,與樓船隊會合。丁奉看著到手的勝利被打斷,氣得咬牙切齒,對身邊的副將道:“傳令樓船隊,全力進攻蜀漢的樓船,一定要摧毀他們的旗艦!”

東吳的樓船隊立即加速,衝向西蜀漢的樓船隊。雙方的樓船在江麵上展開了激烈的碰撞,“砰”“砰”的撞擊聲不絕於耳。吳班站在旗艦“大漢號”的甲板上,親自操控連弩,一箭射穿了東吳一艘樓船的船帆。“兄弟們,拿出我們的本事,讓東吳水軍看看,我們蜀漢水軍的厲害!”他高聲喊道。

蜀漢樓船上的士兵們士氣高漲,有的操控連弩射擊,有的操控投石機投擲石塊,還有的則準備好長戈,等待與東吳士兵近身搏鬥。東吳樓船上的士兵也不甘示弱,拚命反擊,江麵上到處都是船隻的殘骸、士兵的屍體與飛濺的鮮血,江水都被染成了紅色。

激戰持續了一個時辰,蜀漢水軍漸漸占據了上風——東吳的快船已損失了三十餘艘,樓船也損失了十餘艘,士兵傷亡超過八千人;而蜀漢的快船僅損失了十艘,樓船損失了五艘,士兵傷亡約五千人。丁奉看著江麵上的慘狀,知道再打下去,東吳水軍定會全軍覆沒,隻能下令撤退。

“都督,我們就這樣撤退了?”副將不甘心地問。

“不撤退還能怎麼辦?”丁奉歎了口氣,“蜀漢水軍的實力遠超我們預料,再打下去,我們隻會損失更慘重。我們先撤回武昌城內,堅守城池,等待援軍到來。”

東吳水軍的號角聲響起,剩餘的船隻開始有序地撤回武昌城內。吳班看著東吳水軍撤退的背影,沒有下令追擊——他知道,東吳水軍雖敗,但武昌城的防守仍很嚴密,強行追擊隻會讓蜀漢水軍遭受更大的損失。“傳令下去,讓士兵們清理戰場,修複受損的船隻,休整半日,明日再進攻武昌城!”他對張遵道。

張遵應聲離去後,吳班走到甲板邊緣,望著武昌城的方向,心中充滿了信心——擊敗東吳水軍,不僅切斷了武昌城與外界的水上聯係,還為後續的陸軍攻城鋪平了道路。隻要攻克武昌城,蜀漢水軍便能順流而下,直取建康,南征東吳的大業,又向前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次日清晨,吳班率領蜀漢水軍來到武昌城下,與早已抵達的蜀漢陸軍會合——這支陸軍是薑維派來支援的,由副將馬忠率領,共一萬人。“馬將軍,辛苦你了!”吳班走上岸,與馬忠握手道。

“吳都督客氣了!”馬忠笑道,“薑將軍讓我來協助你攻克武昌城,不知都督有何計劃?”

吳班指著武昌城的城牆,道:“武昌城的城牆高達三丈,城牆上架設了二十架連弩,還有大量的滾石與擂木,強行攻城定會造成不小的傷亡。不過,我們可以采用‘水攻’的方法——武昌城靠近長江,我們可以用樓船上的投石機,將石塊投到城牆根部,同時讓快船隊運送士兵,從城牆的薄弱環節發起進攻,內外夾擊,定能攻克武昌城。”

馬忠點頭讚同:“此計甚妙!我率領陸軍在城外佯攻,吸引守軍的注意力;都督率領水軍,用投石機攻擊城牆根部,同時派士兵從水路攻城,我們裡應外合,定能一舉攻克武昌城!”

商議既定,兩人立即開始行動。馬忠率領陸軍在武昌城外列陣,發起佯攻,士兵們揮舞著旗幟,呐喊著衝向城牆,城牆上的東吳守軍立即展開反擊,箭矢與滾石如雨點般落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吳班則率領水軍,將樓船開到武昌城的城牆附近,用投石機將石塊投到城牆根部。“砰砰砰”的巨響不絕於耳,城牆根部的磚石漸漸鬆動,出現了一道道裂縫。同時,張遵率領五十艘快船,載著五千名士兵,悄悄繞到武昌城的東側——這裡的城牆相對薄弱,而且守軍大多被吸引到了西側,正是攻城的好時機。

快船靠近城牆後,士兵們立即放下雲梯,爬上城牆。城牆上的東吳守軍見狀,大驚失色,連忙調兵前來阻攔。可此時,馬忠率領的陸軍已發起了真正的進攻,士兵們推著攻城車,衝向城牆,與守軍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吳班看著城牆上的激戰,知道時機已到,對身邊的副將道:“傳令樓船隊,加大投石機的發射力度,務必在半個時辰內摧毀城牆根部!”

樓船上的投石機立即加大了力度,石塊如冰雹般砸向城牆根部。“轟隆”一聲巨響,武昌城的東側城牆終於倒塌了一段,露出了一個大口子。張遵率領的士兵們立即從口子衝了進去,與城內的守軍展開了廝殺。

丁奉在城內得知城牆倒塌,士兵們已衝進城中,心中大驚,連忙率領剩餘的士兵前來阻攔。可此時,蜀漢大軍已源源不斷地衝進城中,東吳守軍士氣低落,根本無法抵擋。丁奉看著身邊的士兵一個個倒下,知道武昌城已失守,隻能率領少數親信,從城南的小路逃跑。

馬忠與吳班率領大軍進入武昌城後,立即分兵三路:一路控製武昌府衙,收繳府庫中的糧草與武器;一路安撫百姓,告訴他們蜀漢大軍不會傷害百姓;一路追擊逃跑的東吳士兵,擴大戰果。

城內的百姓看到蜀漢大軍紀律嚴明,不搶不殺,紛紛放下了心中的戒備,有的還主動為士兵們指引道路。吳班走到街頭,看著百姓們安定的神情,心中明白,攻克武昌城,不僅切斷了東吳的水上交通要道,還贏得了百姓的支持,南征東吳的大業,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第三折廖化勇奪皖城隘

廬江通往皖城的官道上,兩萬蜀漢陸軍正快速行進。廖化身著玄色戰袍,騎在戰馬上,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前方的道路——三日前,他率領大軍從廬江出發,今日已抵達皖城城外的三十裡處,準備明日清晨發起攻城。

“將軍,前麵就是皖城的第一道防線——石亭隘口,隘口兩側是高山,中間隻有一條狹窄的通道,東吳守軍在隘口處修建了兩座堡壘,架設了十架連弩,還派了五千士兵駐守,由東吳將領留讚率領。”副將王平手持地圖,策馬來到廖化身邊,躬身稟報道。

廖化接過地圖,仔細查看石亭隘口的地形,眉頭微蹙:“石亭隘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留讚又是東吳的猛將,擅長防守,想要突破這道防線,恐怕不容易。”他頓了頓,對王平道,“你先派人去偵察一下隘口的具體布防,看看有沒有薄弱環節可以利用。”

王平應聲離去,半個時辰後,偵察兵回來稟報:“將軍,石亭隘口的兩座堡壘,東側的堡壘守軍較少,隻有兩千人,西側的堡壘有三千人;而且隘口的通道上,東吳守軍埋設了不少絆馬索與陷阱,想要從正麵進攻,難度極大。”

廖化聞言,心中有了計策:“王平,你率領一萬士兵,明日清晨從正麵佯攻石亭隘口,用投石機攻擊西側的堡壘,吸引守軍的注意力;我率領五千士兵,悄悄繞到東側堡壘的後方,從山上往下衝,一舉攻占東側堡壘;剩下的五千人,由你率領,在隘口的後方設伏,防止留讚逃跑。”

王平拱手應道:“末將遵命!不過將軍,繞到東側堡壘的後方,需要翻越一座高山,山路陡峭,士兵們攜帶武器攀爬,恐怕會耽誤時間,若是被東吳守軍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最新小说: 異界之我隻想做個法神 侯府之瑤光 塵寰劍主 帶著滿級賬號勇闖異世界 劍飲星河 什麼?開局就是測靈根? 八極天帝 冰火鳳凰涅盤靈域 我苟在美女宗門當廚師 當AI名叫利維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