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班師洛陽獻捷報_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73章 班師洛陽獻捷報(1 / 2)

第一折番禺整軍待歸程

番禺府衙的議事廳內,晨光透過雕花窗欞,在青磚地麵上投下斑駁光影。薑維身著常服,正俯身查看案上堆疊的文書——自平定廣州已過半月,嶺南三郡的戶籍核查、糧草清點、軍備整頓皆已進入尾聲,隻待最後一批奏折批複傳回,便可率領大軍班師回朝。

“將軍,蒼梧郡的戶籍冊與糧冊已核對完畢,共登記百姓十三萬戶,存糧四十二萬石,比戰前增加了三萬石。”主簿楊宗捧著兩本厚重的冊子,快步走進廳內,躬身稟報道。他手中的冊子邊角已被磨得發亮,顯然是連日翻閱的緣故。

薑維抬起頭,接過冊子仔細翻看,指尖劃過“蒼梧郡”三字時微微停頓:“蒼梧曾是東吳的糧草重地,能在半月內完成清點,且存糧有增無減,辛苦你了。”他頓了頓,目光落在冊中“俚族部落”的標注上,又問,“俚族首領冼夫人那邊,可有消息?”

“回將軍,冼夫人昨日已派人送來降書,願率部歸附大漢,還特意獻上嶺南特產的沉香與珍珠,請求朝廷在俚族聚居地設立縣治,讓部落子弟入學讀書。”楊宗笑著回答,從袖中取出一封用絹布寫就的降書,遞到薑維麵前。

薑維展開降書,隻見字跡雖略顯粗糙,卻一筆一畫極為認真,末尾“冼英”二字的落款處,還按了一個鮮紅的手印。他心中微動——冼夫人是嶺南俚族的傳奇首領,統領著十餘萬部眾,東吳多次派兵征討都未能將其收服,如今竟主動歸附,足見嶺南百姓對大漢的認可。“傳我命令,準冼夫人所請,在俚族聚居地設立高涼縣,任命冼夫人之子馮仆為縣令,同時選派三名洛陽太學的儒生,前往高涼縣開設學堂,教導部落子弟識文斷字。”

“末將領命!”楊宗拱手應道,轉身將命令記錄在案。

此時,廳外傳來腳步聲,吳班、廖化、陸抗三人並肩走進來。吳班剛一進門,便笑著說道:“將軍,水軍的船隻已全部檢修完畢,三十艘樓船、五十艘快船都已停靠在番禺港,糧草與淡水也已裝船,隨時可以出發。”

廖化緊隨其後,遞上一份軍報:“陸軍這邊,五萬將士已完成集結,受傷的士兵都已痊愈,新補充的嶺南子弟也已編入各營,經過十日的訓練,已能熟練使用武器,不會拖大軍後腿。”

陸抗則手持一份地圖,走到案前:“將軍,回洛陽的路線已規劃完畢,分為水路與陸路——水軍從番禺港出發,沿珠江順流而下,經廣州、交州,進入長江後北上,直達洛陽城外的洛水碼頭;陸軍則從番禺出發,經桂陽、長沙、江陵,沿官道向洛陽行進。兩路大軍約定在長沙城外會合,一同北上,預計四十日後可抵達洛陽。”

薑維接過地圖,指尖沿著水路與陸路的路線緩緩劃過,沉吟道:“水路雖快,但長江流域近日多雨,需提防山洪與暗礁;陸路雖穩,卻要經過荊州的山地,需注意糧草運輸。吳都督,你率領水軍出發後,每日需派斥候探查江麵情況,若遇暴雨,立即停靠岸邊避雨,切勿冒險前行。”

“末將明白!”吳班拱手應道。

“廖將軍,你率領陸軍行進時,要派專人護送糧草隊,每五十裡設置一個糧草中轉站,確保糧草供應不中斷。嶺南子弟初入軍營,可能會水土不服,你要讓軍醫隨隊同行,隨時為士兵診治。”薑維又對廖化叮囑道。

廖化點頭:“將軍放心,我已安排好了,每個營都配備了兩名軍醫,還攜帶了足夠的草藥,定能保證士兵們的健康。”

薑維轉向陸抗,目光中帶著幾分信任:“陸都督,你熟悉東吳與嶺南的地形,就勞煩你率領一千精兵,作為先鋒部隊,提前五日出發,沿途探查路況與水路情況,若發現異常,立即派人回報。”

陸抗躬身道:“末將定不辱使命!”

安排完軍務,薑維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番禺城——街道上,商販們忙著擺放貨物,孩童們在巷口追逐嬉戲,士兵們正有序地搬運糧草,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他心中感慨,半月前這裡還是東吳的領地,如今已成為大漢的疆土,百姓們安居樂業,這便是將士們浴血奮戰的意義所在。

“將軍,還有一事。”楊宗突然想起什麼,上前一步道,“孫權與丁奉、全端、孫壹等東吳降將,如今都被關押在番禺府衙的大牢中,班師回朝時,該如何處置他們?”

薑維回頭,沉聲道:“孫權雖為東吳君主,但如今已歸降,且陛下有旨,要將他送往洛陽處置,我們隻需派專人護送,確保他的安全即可。丁奉、全端、孫壹等人,皆是東吳的名將,若他們真心歸降,可帶回洛陽,交由陛下發落;若不願歸降,也不可加害,可將他們安置在嶺南,讓他們安度晚年。”

“末將明白。”楊宗應聲記錄。

次日清晨,番禺港內人聲鼎沸,旌旗招展。三十艘樓船與五十艘快船整齊地停靠在碼頭,船帆上的“漢”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吳班率領兩萬水軍,身著甲胄,手持武器,整齊地排列在碼頭上。薑維、廖化、陸抗等人站在碼頭的高台上,為水軍送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吳都督,一路保重!四十日後,我們在洛陽城外會合!”薑維高聲道。

吳班翻身跳上旗艦“大漢號”的甲板,轉身拱手:“將軍放心,末將定能率領水軍按時抵達洛陽!”

隨著號角聲響起,水軍的船隻緩緩駛離碼頭,順著珠江順流而下。岸邊的百姓們紛紛揮手致意,士兵們也站在甲板上,向岸邊的百姓揮手告彆。薑維望著水軍的船隻漸漸遠去,直到消失在江麵上,才轉身對廖化與陸抗道:“陸都督,你率領先鋒部隊即刻出發;廖將軍,我們明日率領陸軍出發,務必按時與水軍在長沙會合。”

“末將遵命!”兩人齊聲應道,轉身去安排部隊出發事宜。

當晚,薑維在番禺府衙的書房內,寫下了最後一封關於嶺南的奏折,詳細彙報了嶺南三郡的整頓情況、冼夫人歸附之事以及大軍班師回朝的路線與時間。寫完奏折後,他將其密封好,交給信使,叮囑道:“你快馬加鞭,將這封奏折送往洛陽,務必親手交給陛下,不可延誤。”

信使接過奏折,躬身道:“小人遵命!”隨後便快步離去,消失在夜色中。

薑維走到書架前,取出一個木盒,裡麵放著諸葛亮臨終前贈予他的《出師表》手稿。他輕輕撫摸著手稿上的字跡,仿佛能感受到諸葛亮當年的壯誌與遺憾。“丞相,先帝,如今東吳已平,天下即將統一,你們的遺願,終於快要實現了。”他在心中默念,眼中閃過一絲淚光。

次日清晨,天剛蒙蒙亮,番禺城外的校場上便響起了震天的鼓聲。五萬陸軍列陣整齊,甲胄在晨光中閃著寒光。薑維身著鎏金戰甲,騎在戰馬上,手持鎮國劍,高聲道:“將士們!嶺南已平,我們即將班師回朝!此次回洛陽,我們要讓陛下與洛陽百姓看到,南征大軍的威風與大漢的強盛!出發!”

“回洛陽!興漢室!”五萬將士齊聲呐喊,聲音震耳欲聾,響徹雲霄。呐喊聲中,薑維率領陸軍浩浩蕩蕩地向長沙進發,踏上了回朝的征程。

第二折長沙會師遇舊友

十日後,薑維率領的陸軍抵達長沙城外。長沙是荊州的重鎮,自半月前被蜀漢大軍攻克後,便由副將馬忠駐守。馬忠得知薑維率領大軍到來,連忙率領城中官員與守軍,出城迎接。

“末將馬忠,恭迎將軍!”馬忠翻身下馬,單膝跪地,向薑維行禮。

薑維翻身下馬,上前扶起馬忠,笑著道:“馬將軍不必多禮。長沙是荊州的重鎮,辛苦你這些日子駐守在這裡,確保了荊州的穩定。”

“將軍客氣了,這是末將的本分。”馬忠站起身,指著身後的長沙城道,“將軍,城中已備好糧草與住處,您與將士們一路辛苦,可先入城休整,待吳都督的水軍抵達後,再一同北上。”

薑維點頭:“好!那就有勞馬將軍了。”

隨後,薑維率領陸軍進入長沙城。長沙城內一片熱鬨景象,街道兩旁的商鋪都已開門營業,百姓們看到蜀漢大軍經過,紛紛在路邊揮手致意,有的還送來茶水與水果。薑維看著這一幕,心中十分欣慰——自南征以來,大軍所到之處,百姓們皆能安居樂業,這便是對將士們最好的回報。

陸軍入城後,被安排在城外的軍營中休整。薑維則與馬忠一同來到長沙府衙,商議大軍會師後的事宜。“馬將軍,吳都督的水軍預計還有幾日能抵達長沙?”薑維坐在府衙的議事廳內,問道。

馬忠躬身道:“回將軍,昨日收到吳都督派來的斥候稟報,水軍已抵達交州境內,預計三日後便可抵達長沙城外的湘江碼頭。”

“好!”薑維點頭,“我們還有三日的時間,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對陸軍進行最後的休整,同時檢查糧草與武器,確保北上途中不會出現問題。”

“末將明白,已安排士兵們對糧草與武器進行檢查,明日便可完成。”馬忠應道。

次日清晨,薑維正在軍營中巡查,突然聽到營外傳來一陣熟悉的聲音。他心中一動,快步走出營門,隻見一個身著青色長衫的中年男子,正站在營門外,笑著向他揮手。“伯約,好久不見!”

薑維看清來人的麵容,頓時大喜,快步上前:“文長!你怎麼會在這裡?”來人正是魏延,自諸葛亮北伐時,魏延因與楊儀不和,被派往漢中駐守,如今已是漢中太守。

魏延走上前,拍了拍薑維的肩膀,笑道:“陛下得知你率領大軍南征凱旋,特意任命我為‘班師護送使’,讓我率領五千漢中精兵,前來長沙迎接大軍回朝。我昨日剛抵達長沙,聽聞你在軍營中巡查,便立即趕來了。”

薑維聞言,心中十分感動:“陛下有心了,文長你一路辛苦。”

“辛苦什麼,能看到你平定東吳,凱旋歸來,比什麼都強!”魏延笑著說,“走,我們進營詳談,我還帶來了漢中的特產,給你與將士們嘗嘗鮮。”

兩人並肩走進軍營,來到中軍大帳。魏延從隨從手中接過一個包裹,打開後,裡麵裝滿了漢中的核桃、板栗與臘肉。“這些都是漢中的特產,味道十分鮮美,你快嘗嘗。”魏延拿起一個核桃,遞給薑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薑維接過核桃,剝開後放入口中,頓時覺得香味四溢。“還是漢中的特產味道好,許久沒嘗過了。”他笑著說。

兩人坐下後,魏延問道:“伯約,此次南征,你率領三路大軍連破東吳數城,生擒孫權與丁奉等名將,真是大快人心!我在漢中聽聞消息,都忍不住為你喝彩。如今東吳已平,天下即將統一,接下來你有什麼打算?”

薑維沉吟片刻,道:“如今天下雖已基本統一,但仍有一些地方需要整頓,比如嶺南的俚族部落,還有曹魏的殘餘勢力。我計劃回洛陽後,向陛下請命,前往北方,平定曹魏的殘餘勢力,徹底統一全國。”

魏延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興奮:“好!若你前往北方,我願率領漢中精兵,隨你一同出征!想當年,我們一同跟隨丞相北伐,如今能一同平定北方,完成丞相的遺願,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薑維點頭:“好!若有文長相助,平定北方定能事半功倍。不過,眼下最重要的是將大軍安全帶回洛陽,向陛下複命。”

兩人又聊了許久,從南征的戰事聊到漢中的近況,從諸葛亮北伐的往事聊到天下統一後的規劃,越聊越投機。直到夕陽西下,魏延才起身告辭:“伯約,我先回長沙城的住處,明日再來看你。你一路辛苦,好好休息。”

薑維送魏延出營後,回到中軍大帳,心中滿是感慨。魏延是蜀漢的老將,作戰勇猛,經驗豐富,若能與他一同平定北方,定能加快統一全國的進程。他走到地圖前,指尖從長沙劃向洛陽,又從洛陽劃向北方的幽州、並州等地,心中充滿了期待。

三日後,吳班率領的水軍如期抵達長沙城外的湘江碼頭。薑維、廖化、魏延等人率領陸軍,來到碼頭迎接。水軍的船隻緩緩停靠在碼頭,吳班率領水軍將士走下船,與薑維等人會合。

“吳都督,一路辛苦!”薑維上前,與吳班握手道。

“將軍客氣了!”吳班笑著說,“水軍一路順風順水,雖遇過幾次小雨,但都及時停靠岸邊避雨,沒有出現任何意外。”

“好!”薑維點頭,“如今水軍與陸軍已會師,我們明日便可一同北上,前往洛陽。”

當晚,長沙城內張燈結彩,百姓們自發地走上街頭,慶祝大軍會師。薑維與吳班、廖化、魏延、陸抗等人,在長沙府衙內設宴,款待城中官員與將領。席間,眾人舉杯歡慶,暢談南征的戰果與天下統一的前景,氣氛十分熱烈。

次日清晨,長沙城外的校場上,七萬大軍列陣整齊。水軍與陸軍彙合後,隊伍更加龐大,旌旗招展,甲胄閃亮,氣勢恢宏。薑維騎在戰馬上,高聲道:“將士們!長沙會師,我們即將踏上回洛陽的最後一段路程!四十日後,我們將在洛陽城外,接受陛下與百姓們的迎接!出發!”

“回洛陽!見陛下!”七萬將士齊聲呐喊,聲音震徹天地。呐喊聲中,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北進發,朝著洛陽的方向前進。

第三折官道遇險破賊寇

大軍北上的第十日,抵達了荊州與豫州交界處的桐柏山。桐柏山地勢險要,山高林密,官道蜿蜒曲折,是北上洛陽的必經之路。薑維率領大軍行進在山路上,心中始終保持著警惕——此地常有山賊出沒,雖之前已派人清理過,但仍需提防。

“將軍,前麵就是桐柏山的咽喉要道——清風峽,峽口狹窄,兩側是懸崖峭壁,易守難攻,需小心提防山賊偷襲。”陸抗率領先鋒部隊,騎馬來到薑維身邊,躬身稟報道。

薑維點頭,對身邊的副將張翼道:“張翼,你率領一萬陸軍,作為先鋒部隊,提前進入清風峽,探查峽內的情況,若發現山賊,立即派人回報。”

“末將遵命!”張翼拱手應道,率領一萬陸軍,快步向清風峽進發。

半個時辰後,張翼派人回報:“將軍,清風峽內未見山賊蹤跡,但峽口兩側的懸崖上,有不少新鮮的腳印與馬蹄印,似乎不久前有人在此活動。”

薑維聞言,眉頭微蹙:“看來山賊並未離開,隻是隱藏了起來,想要趁我們大軍通過峽口時,發起偷襲。廖將軍,你率領一萬陸軍,駐守在清風峽的入口處,防止山賊從後方偷襲;吳都督,你率領五千水軍,上岸後繞到清風峽的西側,從懸崖上向下進攻,牽製山賊的兵力;陸都督,你率領五千精兵,與我一同進入清風峽,作為中軍,應對山賊的偷襲。”

“末將遵命!”眾人齊聲應道,立即率領部隊行動。

薑維與陸抗率領五千精兵,緩緩進入清風峽。峽內光線昏暗,兩側的懸崖高達數十丈,崖壁上長滿了雜草與荊棘,不時有飛鳥從崖壁上掠過,發出刺耳的叫聲。大軍行進到峽口中間時,突然聽到崖壁上響起一陣號角聲,隨後,無數石塊與滾木從崖壁上滾落,朝著大軍砸來。

“不好!山賊偷襲!”陸抗高聲喊道,立即下令士兵們舉起盾牌,抵擋石塊與滾木。

士兵們迅速舉起盾牌,組成一道堅固的盾牆。“砰砰砰”的巨響不絕於耳,石塊與滾木砸在盾牌上,濺起無數火星。儘管士兵們奮力抵擋,但仍有不少士兵被石塊砸中,倒在地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將軍,山賊在崖壁上設置了埋伏,人數約有五千人,大多手持弓箭與刀斧,十分凶悍!”張翼率領先鋒部隊,從峽口前方趕回,高聲稟報道。

薑維抬頭望去,隻見崖壁上布滿了山賊的身影,他們手持弓箭,不斷地向大軍射箭,箭矢如飛蝗般落下。“陸都督,你率領兩千精兵,從左側的小路攀爬上去,繞到山賊的後方,發起突襲;張翼,你率領兩千精兵,從右側的小路攀爬上去,與陸都督配合,夾擊山賊;我率領一千精兵,在峽內堅守,吸引山賊的注意力。”

“末將遵命!”陸抗與張翼齊聲應道,立即率領士兵,沿著崖壁上的小路攀爬上去。

薑維率領一千精兵,在峽內組成方陣,手持盾牌與長槍,抵擋山賊的進攻。山賊見大軍被困在峽內,士氣大振,紛紛從崖壁上跳下來,揮舞著刀斧,衝向大軍。“殺啊!搶糧草!奪武器!”山賊們高聲呐喊,聲音刺耳。

薑維拔出佩劍,高聲道:“兄弟們,守住陣地!為了大漢的尊嚴,絕不能讓山賊得逞!”

士兵們士氣大振,揮舞著長槍,與山賊展開了激烈的廝殺。山賊雖凶悍,但大多是烏合之眾,缺乏正規訓練,而蜀漢士兵皆是身經百戰的精銳,手持精良的武器,配合默契。隻見一名蜀漢士兵長槍一挑,便將一名山賊的刀斧挑飛,隨即長槍刺入山賊的胸膛;另一名士兵則手持盾牌,擋住山賊的攻擊,同時用短刀斬殺了身前的山賊。

薑維手持鎮國劍,親自在陣前督戰,劍刃所過之處,山賊紛紛倒地。他目光銳利地掃視著戰場,發現山賊的首領正站在崖壁上的一塊巨石上,揮舞著馬鞭指揮山賊進攻。“那是山賊首領!射殺他!”薑維高聲喊道。

身旁的弓箭手立即搭弓射箭,箭矢如離弦之箭般射向山賊首領。山賊首領見狀,連忙躲閃,卻還是被一箭射中了肩膀,慘叫一聲,從巨石上摔了下來。山賊們見首領受傷,頓時大亂,進攻的勢頭減弱了許多。

就在這時,崖壁上傳來一陣喊殺聲——陸抗與張翼率領的精兵已攀爬至崖壁頂部,繞到了山賊的後方,發起了突襲。“山賊們,投降不殺!”陸抗拔出佩劍,高聲喊道,率領士兵們衝向山賊。

山賊們腹背受敵,更加慌亂,有的扔下武器跪地投降,有的則試圖從峽口逃跑。可峽口的入口處,廖化率領的陸軍早已嚴陣以待,將逃跑的山賊一一抓獲。

激戰半個時辰後,山賊被全部殲滅或俘虜,共斬殺山賊一千餘人,俘虜三千餘人,繳獲刀斧兩千餘把、弓箭一千餘副。薑維走到被俘虜的山賊首領麵前,隻見他肩膀上插著一支箭,臉色慘白,正趴在地上呻吟。

“你為何在此地攔截大軍?”薑維沉聲問道。

山賊首領抬起頭,眼中滿是恐懼,顫聲道:“將軍饒命!我們本是桐柏山附近的村民,因連年戰亂,田地被毀壞,無法生活,才被迫上山為寇。聽聞大軍經過,便想搶奪一些糧草,讓兄弟們活下去,並非有意與大漢為敵。”

薑維聞言,心中微動。他看向周圍的俘虜,隻見他們大多衣衫襤褸,麵黃肌瘦,顯然是飽受戰亂之苦。“你們若真心悔改,我可以饒你們一命。”薑維沉聲道,“如今大漢已平定東吳,天下即將統一,朝廷正在推行新政,鼓勵百姓開墾荒地,恢複生產。你們可隨大軍一同前往洛陽,朝廷會為你們分配田地與種子,讓你們重新過上安穩的日子。”

山賊首領與俘虜們聞言,紛紛跪地磕頭:“多謝將軍饒命!我們願隨大軍前往洛陽,好好種地,再也不做山賊了!”

薑維點頭,對身邊的士兵道:“將俘虜們的傷口包紮好,給他們發放食物與水,編入糧草隊,讓他們跟隨大軍一同北上。”

士兵們應聲上前,為俘虜們包紮傷口,發放食物與水。山賊們感激涕零,紛紛起身,幫著士兵們搬運糧草與武器。

處理完山賊的事情後,薑維率領大軍繼續向北進發。陸抗走到薑維身邊,道:“將軍,此次能順利破賊,多虧了您的英明指揮。不過,桐柏山一帶還有不少山賊,我們北上的途中,還需多加提防。”

薑維點頭:“你說得對。傳我命令,大軍行進時,每十裡設置一個斥候,探查前方的路況;夜間宿營時,加強警戒,派士兵輪流值守,防止山賊偷襲。”

“末將遵命!”陸抗應道。

接下來的十日內,大軍沿著官道順利北上,途中雖又遇到幾股小規模的山賊,但都被提前察覺的斥候與先鋒部隊輕鬆擊退。山賊們見蜀漢大軍紀律嚴明,戰鬥力強悍,且對俘虜的山賊十分寬容,紛紛放棄抵抗,有的甚至主動前來投降,請求跟隨大軍前往洛陽。


最新小说: 八零辣妻殘廢兵王被我撩成小狼狗 暴富的烏龍戀 一年跑了208個龍套後她 愛你,原來不止今生 獵戶幺女嫁軍區,家屬院裡抖三抖 重生70,我帶著糙漢變首富 校園讀心,見一個拆一雙 書穿76年成了被送回的胖假千金 總裁的掌心矯:男寵圖鑒 新警察故事之時隙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