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漢疆春暖謀長遠_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76章 漢疆春暖謀長遠(2 / 2)

在疏勒國時,薑維遇到了一支前往中原的波斯商隊。商隊首領是一位高鼻梁、深眼窩的波斯人,見到薑維,他恭敬地行禮:“尊敬的將軍,我是波斯商隊的首領,聽聞大漢繁榮富強,特來與大漢通商。我們帶來了波斯的寶石、地毯、香料,希望能換回大漢的絲綢、茶葉、瓷器。”

薑維高興地說:“歡迎你們前來大漢通商!朝廷十分歡迎各國商人前來,會為你們提供安全保障與便利條件。你們可隨中原商隊前往洛陽,沿途會有士兵護送,確保你們的安全。另外,朝廷會在洛陽設立專門的外商驛館,為你們提供住宿與交易場所。”

波斯商隊首領激動地說:“多謝將軍!大漢果然是天朝上國,我們波斯願意與大漢建立長期貿易關係,每年都會派商隊前來。”薑維點頭道:“好!希望我們兩國能通過貿易,增進友誼,共同發展。”

巡查西域期間,薑維還重點查看了西域都護府的軍備情況。他見都護府士兵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心中十分欣慰。廖化道:“將軍,目前西域都護府有軍隊三萬,分彆駐守在輪台、龜茲、於闐等地,定期巡查邊境與商道,確保西域安全。隻是部分士兵是西域本地人,對中原陣法不熟悉,戰鬥力有待提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薑維道:“可挑選中原士兵中的精銳,擔任西域士兵的教官,傳授中原陣法與戰術。同時,組織西域士兵與中原士兵一同訓練、演習,增進彼此的默契,提高整體戰鬥力。另外,可從西域各國招募士兵,編入都護府軍隊,既能擴充兵力,又能增強西域各國對大漢的歸屬感。”廖化躬身領旨,立即安排士兵訓練事宜。

在西域停留了半個月後,薑維覺得諸事妥當,便決定返回洛陽。離開輪台前,他對廖化說:“西域是大漢的西大門,地位重要,你一定要堅守職責,確保西域穩定與貿易繁榮。若有任何問題,及時傳信回洛陽,朝廷會全力支持你。”廖化躬身道:“將軍放心,末將定不負所托,守護好西域這片土地。”

第四折中原治學興教化

返回洛陽途中,薑維接到董允的書信,得知朝廷已在全國增設官學五百餘所,招收各族學子兩萬餘人,但仍有部分地區師資短缺,教材不足,希望他能回京後商議解決之策。薑維加快行程,十餘日後,終於回到洛陽。

剛踏入府中,管家便稟報董允已在客廳等候。薑維連忙前往客廳,見到董允,兩人寒暄幾句後,便直奔主題。董允道:“伯約,目前全國官學雖多,但師資嚴重不足,尤其是偏遠地區與少數民族地區,很多官學隻有一名學者,根本無法滿足教學需求。另外,教材翻譯進展緩慢,鮮卑、匈奴等語言的教材隻完成了一部分,影響了少數民族學子的學習。”

薑維思索道:“師資問題,可從太學選拔優秀學子,派往各地官學任教,任期三年,期滿後優先提拔任用。同時,鼓勵退休官員與學者前往偏遠地區任教,朝廷給予豐厚的俸祿與賞賜,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至於教材翻譯,可從太常寺抽調精通各族語言的官員與學者,組建專門的翻譯團隊,限期三個月內完成主要教材的翻譯工作,確保秋季開學時能投入使用。”

董允點頭讚同:“此計可行!隻是太學學子多願留在洛陽任職,未必願意前往偏遠地區,該如何說服他們?”薑維道:“可在太學宣講偏遠地區的辦學需求,強調教育對民族融合與國家穩定的重要性,同時承諾任教期間的政績會納入官員考核,對表現優異者破格提拔。另外,可組織太學學子前往偏遠地區參觀,讓他們親眼看到當地學子的求學渴望,激發他們的使命感。”

兩人商議完畢,次日便一同前往太學,向太學博士與學子們闡述偏遠地區的辦學需求。太學內,數百名學子齊聚講堂,薑維站在台上,講述自己在西域、北方見到的情景:“我在西羌部落時,看到孩子們圍著中原商人,渴望學習漢字;在幽州鮮卑聚居地,部落首領告訴我,他們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孩子能讀書識字,了解中原文化。如今朝廷雖設立了官學,但缺乏師資,孩子們隻能眼巴巴地等著老師到來。”

台下的學子們深受觸動,一名身著青衫的年輕學子起身道:“將軍,我願前往西域任教,為少數民族學子傳授知識,促進民族融合!”隨後,越來越多的學子紛紛起身,主動請纓前往偏遠地區任教。薑維與董允見狀,心中大喜,當場登記學子們的意願,統計出兩百餘名願意前往偏遠地區任教的學子。

接下來的幾日,薑維與董允又前往太常寺,組建教材翻譯團隊。太常寺內,精通鮮卑、匈奴、西域各國語言的官員與學者齊聚一堂,薑維向他們強調教材翻譯的重要性:“教材是教育的基礎,隻有將儒家經典與農耕、手工藝知識翻譯成各族語言,才能讓少數民族學子真正理解中原文化,掌握實用技能。希望大家齊心協力,按時完成翻譯任務。”

翻譯團隊的成員們紛紛表示會全力以赴,隨後便投入到緊張的翻譯工作中。為確保翻譯質量,薑維還時常前往太常寺,查看翻譯進展,解決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兩個月後,《論語》《孟子》《農桑輯要》等主要教材的翻譯工作順利完成,陸續送往各地官學。

秋季開學之際,薑維與董允一同前往並州官學視察。並州官學內,漢族與鮮卑學子一同坐在教室裡,跟著中原老師學習漢字;操場上,各族學子一起練習射箭、騎馬,歡聲笑語不斷。鮮卑學子拓跋烈拿著剛寫好的漢字作業,跑到薑維麵前:“將軍,你看我寫的‘大漢’兩個字,好不好看?老師說,學好漢字,將來就能去洛陽太學讀書!”

薑維接過作業本,看著工整的漢字,笑著說:“寫得真好!隻要你好好學習,將來一定能去洛陽太學,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拓跋烈高興地跑回教室,繼續學習。董允在一旁感慨道:“如今各族學子一同讀書,一同成長,假以時日,定能實現真正的民族融合。”

視察結束後,薑維與董允返回洛陽。途中,董允道:“此次辦學之事能順利推進,多虧了你親自出麵動員學子與翻譯團隊。接下來,我們還需建立官學考核製度,確保教學質量,讓教育真正發揮作用。”薑維點頭道:“可定期派官員前往各地官學視察,考核教師的教學成果與學子的學習情況,對教學質量高的官學給予獎勵,對不合格的官學責令整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回到洛陽後,兩人立即起草官學考核製度,上報劉禪。劉禪閱後,當即批準,下令在全國推行官學考核製度,確保各地官學的教學質量。至此,中原與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事業步入正軌,為民族融合與國家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五折海使歸朝拓新局

就在薑維專注於教育事業之際,海外使臣張遠率領船隊返回洛陽,帶來了海外十餘國的友好書信與特產。消息傳到皇宮,劉禪立即召集群臣在太極殿議事,迎接張遠歸來。

太極殿內,文武百官分列兩側,張遠身著異域服飾,手持海外各國的書信,快步走進殿內,跪地叩首:“臣張遠,奉命出使海外,現已圓滿完成任務,特來向陛下複命!”劉禪連忙讓他起身,笑著說:“張卿辛苦了!快說說海外的情況,各國對大漢的態度如何?”

張遠起身道:“回陛下,臣率領船隊從膠州灣出發,途經十餘國,包括扶南、林邑、天竺等。這些國家的國王聽聞大漢一統天下,繁榮富強,皆表示願意與大漢建立友好關係,開展貿易往來。扶南國王還贈送了象牙、犀角等特產,天竺國王則派使者隨臣一同前來,希望能學習大漢的農耕與紡織技術。”

說著,張遠將海外各國的書信與特產一一呈上。劉禪接過書信,仔細翻閱,臉上滿是笑容:“太好了!海外諸國願與大漢通商,既能增加朝廷收入,又能彰顯大漢威德。張卿,你此次出使功勞卓著,朕封你為西域都護府長史,協助廖化管理西域貿易。”張遠連忙跪地謝恩。

此時,薑維上前一步道:“陛下,海外貿易前景廣闊,但也需製定完善的貿易規則,確保大漢商人的利益。另外,海外路途遙遠,船隊航行風險較大,需培養專業的航海人才,改進船隻與航海技術,保障船隊安全。”

劉禪點頭道:“伯約所言極是。朕任命蔣琬負責製定海外貿易規則,調撥國庫銀三十萬兩,在膠州灣建立造船廠,改進船隻;同時設立航海學堂,培養航海人才,為後續的海外貿易與外交奠定基礎。”

蔣琬躬身領旨後,與張遠一同商議海外貿易規則。兩人經過多次討論,製定出一套詳細的貿易規則:規定大漢商人前往海外貿易需向朝廷申請通關文牒,朝廷派軍隊護送船隊出海;禁止商人向海外諸國出售兵器與戰略物資;對海外進口的特產征收合理關稅,同時減免大漢絲綢、茶葉、瓷器的出口關稅,鼓勵出口。

造船廠的建設也迅速展開,朝廷從各地招募能工巧匠,在膠州灣修建船塢,改進船隻設計。工匠們參考海外船隻的優點,結合中原造船技術,打造出更堅固、更適合遠洋航行的船隻,可搭載更多貨物與船員,抵禦海上風浪的能力也大大增強。

航海學堂則設立在膠州灣附近的即墨城,學堂內聘請經驗豐富的水手擔任教官,教授航海知識、天文曆法、海外地理等課程。有誌於航海的年輕人紛紛前來報名,經過選拔,首批招收了兩百餘名學員,開始係統的航海訓練。

薑維十分關注航海學堂的建設,時常前往即墨城,查看學員們的訓練情況。在航海學堂的操場上,學員們正在學習辨彆風向與洋流;教室裡,教官正在講解天文儀器的使用方法。薑維走到一名正在操作羅盤的學員身邊,問道:“你為何願意學習航海?”

學員李海笑著說:“將軍,我聽說海外有許多新奇的國家,有吃不完的糧食,有美麗的寶石。我想學好航海技術,將來率領船隊前往海外,將大漢的絲綢、茶葉賣到海外,再把海外的特產帶回中原,為國家增加收入,也讓百姓們能用上海外的好東西。”

薑維點頭道:“好誌向!航海不僅能促進貿易,還能讓大漢了解海外各國,增進彼此的友誼。希望你們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優秀的航海人才,為大漢的海外事業貢獻力量。”

隨著海外貿易規則的製定、造船廠的建設與航海學堂的開辦,大漢的海外貿易逐漸展開。首批由朝廷組織的商隊從膠州灣出發,搭載著絲綢、茶葉、瓷器等貨物,前往扶南、林邑等國。幾個月後,商隊順利返回,帶回了象牙、犀角、香料等海外特產,還帶回了扶南、林邑等國的使者,他們帶來了各國國王的書信,希望能與大漢長期保持友好貿易關係。

劉禪接到商隊歸來的消息後,在太極殿設宴款待海外使者與商隊成員。宴席上,扶南使者舉杯道:“大漢的絲綢、瓷器在我國深受喜愛,國王希望能與大漢建立長期貿易關係,每年互派商隊,促進兩國的經濟與文化交流。”劉禪笑著說:“朕十分樂意與各國建立友好關係,共同發展貿易,實現互利共贏。”

宴席結束後,劉禪留下薑維、蔣琬、董允三人,商議海外事業的長遠規劃。劉禪道:“如今海外貿易已初步展開,接下來該如何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係?”

薑維道:“陛下,可在海外貿易繁榮的國家設立‘大漢商館’,由朝廷派遣官員管理,負責協調貿易事宜,保護大漢商人的利益。同時,可派農師、工匠隨商隊前往海外各國,傳授農耕與紡織技術,幫助各國發展生產,增進彼此的友誼。另外,可組織海外使者參觀大漢的官學、工坊、農田,讓他們親眼看到大漢的繁榮與先進,吸引更多國家與大漢建立友好關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蔣琬與董允皆讚同薑維的建議,劉禪當即下令執行。隨後,朝廷陸續在扶南、林邑、天竺等國設立大漢商館,派農師、工匠前往傳授技術,組織海外使者參觀大漢各地。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大漢的海外影響力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海外國家與大漢建立友好關係,開展貿易往來。

這晚,薑維回到府中,站在窗前,望著洛陽城的萬家燈火,心中感慨萬千。從平定北方到安撫西域,從推行均田製到發展教育,從拓展西域商道到開展海外貿易,大漢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步走向繁榮富強。他取出諸葛亮遺留的《出師表》手稿,輕輕撫摸著上麵的字跡,輕聲道:“丞相,如今大漢一統,民生漸興,海外諸國皆與大漢交好,您的遺願正在實現。我定會繼續努力,守護好這大漢江山,讓漢室的榮光永遠照耀天下。”

月光透過窗欞,灑在《出師表》上,“興複漢室,還於舊都”的誓言仿佛在夜色中回響。薑維知道,大漢的發展之路仍任重道遠,但隻要君臣同心,百姓協力,定能創造更加輝煌的盛世,讓大漢的曆史在歲月長河中留下不朽的篇章。

接下來的日子裡,薑維繼續協助劉禪處理朝政,關注各地的農耕、教育與貿易情況,及時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他深知,國家的長治久安離不開每一個細節的把控,隻有持續發力,才能讓大漢在繁榮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為後世留下一個統一、穩定、繁榮的大漢王朝。

喜歡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請大家收藏:()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虧成首富從繼承一家電視台開始 山野小神醫很凶猛 我開天眼搜你因果輪回 你讓我拜魔頭為師? 遊戲入侵:以生肖構築惡魔序列 重生係統逆襲:九十日輪回 相親認錯人,我和天後結婚領證 穿越七零暴力小知青 獵人的抗戰 重生2008,這波我要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