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漠南秋狩固邊防_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77章 漠南秋狩固邊防(2 / 2)

密使大喜,立即返回雲中城,向薑維稟報情況。薑維笑道:“慕容廆果然如我所料,為了自保,出賣了呼廚泉。”

他立即下令:命陳武率領一萬禁軍,埋伏在黑風口左側的山穀中;命王基率領一萬並州駐軍,埋伏在黑風口右側的山穀中;自己則率領一萬大軍,正麵迎擊匈奴軍隊;同時,傳信給慕容廆,讓他率領慕容部騎兵,在黑風口後方埋伏,截斷匈奴軍隊的退路。

三日後,呼廚泉率領一萬匈奴騎兵,浩浩蕩蕩地從黑風口出發。匈奴騎兵個個凶神惡煞,手持彎刀,騎著駿馬,直奔雲中城而去。他們絲毫沒有察覺,周圍的山穀中早已埋伏好了大漢軍隊。

當匈奴軍隊全部進入黑風口時,薑維一聲令下:“放箭!”

刹那間,山穀兩側的山坡上,箭矢如雨點般落下,匈奴騎兵紛紛中箭落馬,陣腳大亂。呼廚泉大驚失色,高聲道:“不好,有埋伏!快撤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在此時,陳武與王基率領大軍從山穀兩側衝殺出來,與匈奴軍隊展開激戰。薑維也率領大軍正麵衝鋒,大漢士兵個個奮勇殺敵,匈奴軍隊節節敗退。

呼廚泉見狀,連忙率領殘部向後撤退,卻發現慕容廆率領慕容部騎兵早已截斷了退路。慕容廆高聲道:“呼廚泉,你勾結外敵,意圖作亂,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匈奴軍隊腹背受敵,軍心大亂,士兵們紛紛丟棄兵器,跪地投降。呼廚泉見大勢已去,想要自刎身亡,卻被薑維身邊的親衛一箭射倒,生擒活捉。

這場戰役,大漢軍隊大獲全勝,斬殺匈奴士兵三千餘人,俘虜七千餘人,繳獲戰馬八千餘匹,兵器無數。呼廚泉被押解到雲中城,劉禪親自審問。

“呼廚泉,你為何勾結慕容廆,意圖作亂?”劉禪怒聲道。

呼廚泉跪在地上,麵如死灰:“陛下,臣一時糊塗,被慕容廆蠱惑,才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臣懇請陛下饒臣一命,臣願率領匈奴部落永遠歸附大漢,再也不敢作亂。”

薑維道:“陛下,呼廚泉反複無常,若饒他性命,日後必成後患。不如將他斬首示眾,以儆效尤。同時,將匈奴部落拆分,遷往並州、涼州等地,與漢族百姓雜居,推行漢化,逐步消除匈奴部落的隱患。”

劉禪點頭道:“準奏!將呼廚泉斬首示眾,傳首北疆各部,讓他們知曉作亂的下場。另外,按照伯約的建議,拆分匈奴部落,遷往各地,派官員管理,推行漢化。”

當日,呼廚泉被斬首示眾,北疆各部得知消息後,皆心驚膽戰,再也不敢有作亂之心。匈奴部落被拆分後,遷往各地與漢族百姓雜居,朝廷派農師、學者前往,傳授農耕技術與中原文化,匈奴百姓逐漸融入大漢,成為大漢的一員。

慕容廆因揭發呼廚泉的陰謀,配合朝廷大軍作戰,朝廷免去了他的罪責,仍讓他擔任慕容部的首領。但薑維也對他嚴加提防,派士兵駐紮在慕容部聚居地附近,監視他的動向。慕容廆深知朝廷的厲害,再也不敢有任何異心,一心治理部落,發展貿易。

解決了匈奴的隱患後,北疆徹底安定下來。劉禪十分高興,在雲中城舉行了慶功宴,賞賜有功將士。宴席上,劉禪舉杯道:“此次漠南秋狩,多虧了伯約運籌帷幄,才能順利平定鮮卑爭端,剿滅匈奴叛亂,安定北疆。伯約,朕敬你一杯!”

薑維起身謝道:“陛下過譽了,這都是陛下英明決策,將士們奮勇殺敵的結果。臣隻是儘了分內之事。”

慶功宴結束後,劉禪決定返回洛陽。北疆的事務已基本處理妥當,剩下的就是推行漢化與發展生產,這些事情可交由當地官員負責。

第四折漠南教化興農桑

離開雲中城前,薑維特意召見了並州刺史王基與負責北疆教化的官員,叮囑道:“北疆安定不易,你們務必做好教化與農桑之事。教化是根本,隻有讓鮮卑、匈奴等各族百姓了解中原文化,認同大漢,才能實現真正的民族融合。農桑是民生,隻有讓百姓們豐衣足食,才能長治久安。”

王基躬身道:“將軍放心,末將定會按照朝廷的旨意,全力推行教化與農桑之事,絕不辜負將軍的期望。”

薑維道:“好。我已向陛下奏請,從太學抽調五十名優秀學子,前往北疆擔任官學教師,傳授漢語與儒家經典。另外,調撥十萬石糧食、五萬套農具送往北疆,分發給各族百姓,幫助他們開墾荒地,發展農耕。你們要做好對接工作,確保糧食與農具及時發放到百姓手中。”

負責教化的官員道:“將軍,各族百姓語言不通,習俗各異,推行教化恐怕會遇到不少阻力。”

薑維道:“此事我早已考慮到。我已讓太常寺編寫了通俗易懂的教材,將儒家經典與日常禮儀、農耕知識結合起來,翻譯成鮮卑、匈奴等語言。另外,允許各族百姓保留自己的習俗,隻要不違背朝廷律法,不影響民族融合,朝廷都不會乾涉。你們要耐心引導,以身作則,讓百姓們感受到中原文化的魅力,自願接受漢化。”

兩人躬身領命。隨後,薑維又前往鮮卑各部與拆分後的匈奴部落視察,查看官學的建設情況與農耕的進展。

在拓跋部聚居地,薑維看到官學已經建成,數十名鮮卑孩童正在教室裡學習漢字,中原教師耐心地教導著他們。拓跋力微陪在一旁,臉上滿是笑容:“將軍,自從官學建成後,部落裡的孩童都爭相前來學習。他們說,學好漢字,將來就能去洛陽太學讀書,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

薑維笑著點頭道:“大汗說得好。教育是百年大計,隻有讓孩子們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讓部落長久發展。另外,農師們已經開始傳授農耕技術,你們要組織百姓們積極學習,開墾荒地,多種糧食,讓部落百姓豐衣足食。”

拓跋力微道:“將軍放心,我已組織部落百姓開墾荒地五千餘頃,農師們傳授的耕種技術十分管用,今年的莊稼長勢喜人,年底一定能獲得大豐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薑維又前往慕容部聚居地,看到這裡的互市已經開業,中原的絲綢、茶葉、瓷器與慕容部的毛皮、藥材、良馬擺滿了商鋪,各族百姓往來交易,十分熱鬨。慕容廆見到薑維,連忙上前迎接:“將軍,互市開業後,部落百姓的收入增加了不少,大家都十分感激朝廷。”

薑維道:“大汗能一心為民,實屬難得。希望你能繼續帶領部落百姓,發展貿易,學習中原文化,與各族百姓和睦相處。”

慕容廆道:“將軍放心,我定會銘記朝廷的恩典,安分守己,治理好部落。”

在拆分後的匈奴部落聚居地,薑維看到匈奴百姓正在中原農師的指導下,使用中原的農具開墾荒地。一名匈奴老者見到薑維,連忙上前道謝:“將軍,多謝朝廷賜給我們糧食與農具,派農師教導我們耕種。如今我們有了自己的田地,再也不用過遊牧的生活,日子越來越好了。”

薑維笑著說:“老人家不必客氣。你們現在也是大漢的百姓,朝廷理應照顧你們。隻要你們好好耕種,好好學習中原文化,日子定會越過越紅火。”

視察完北疆各地後,薑維返回雲中城,與劉禪一同啟程返回洛陽。大軍一路南下,沿途各族百姓紛紛前來送行,獻上當地的特產,感謝朝廷為他們帶來了和平與安寧。劉禪坐在馬車上,看到百姓們臉上的笑容,心中十分欣慰:“伯約,此次漠南秋狩,不僅安定了北疆,更讓朕看到了各族百姓對和平的渴望。隻要我們堅持恩威並施,推行教化與農桑,大漢定能實現真正的一統與繁榮。”

薑維道:“陛下所言極是。民族融合非一日之功,需要朝廷持續發力,久久為功。隻要我們君臣同心,百姓協力,大漢的江山定會永固。”

大軍行進了十餘日,終於返回洛陽。蔣琬率領文武百官出城迎接,看到劉禪與薑維平安歸來,心中大喜。劉禪向蔣琬詳細彙報了漠南秋狩的情況,蔣琬連連稱讚:“陛下英明,伯約神勇,此次漠南秋狩大獲成功,安定了北疆,為大漢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

回到皇宮後,劉禪下令大赦天下,賞賜天下百姓酒肉,慶祝北疆安定。同時,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北疆的成功經驗,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化與農桑扶持,促進民族融合。

薑維回到府中,稍作休息後,便開始整理漠南秋狩的相關文書,總結經驗教訓,為日後處理少數民族事務提供參考。他深知,大漢的發展之路仍任重道遠,北疆雖已安定,但西域、南方等地區仍有許多事務需要處理。他必須時刻保持警惕,為守護大漢江山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第五折歸朝獻策謀長治

幾日後,劉禪在太極殿召集群臣議事,商議如何進一步鞏固大漢的統治,促進國家的長遠發展。薑維在朝堂上提出了三項建議:一是繼續加強邊防建設,在北疆、西域、南方等邊境地區增設戍堡,派駐軍隊,確保邊境安全;二是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扶持力度,繼續推行均田製,設立更多的官學與互市,促進民族融合與經濟發展;三是整頓吏治,加強對官員的考核與監督,嚴懲貪官汙吏,確保朝廷政令暢通。

蔣琬讚同道:“伯約的建議十分中肯。邊防是國家的屏障,必須加強建設;少數民族地區的穩定與發展,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吏治清明則民心所向,國家才能繁榮昌盛。臣建議,陛下任命專門的官員負責這三項事務,確保各項措施能夠順利推行。”

董允道:“太尉所言極是。對於邊防建設,可任命薑維將軍總領全國邊防事務,統籌規劃各地的戍堡建設與軍隊部署;對於少數民族地區的扶持,可任命專門的官員負責官學的建設、農師的派遣與互市的管理;對於吏治整頓,可由禦史台負責,加強對官員的考核與監督,嚴厲打擊貪官汙吏。”

劉禪點頭道:“好!就按照你們的建議辦。任命薑維為全國邊防大都督,總領全國邊防事務;任命董允為民族事務大臣,負責少數民族地區的扶持與融合事務;任命蔣琬兼管吏治整頓事務,與禦史台一同加強對官員的考核與監督。”

三人躬身領命。隨後,薑維又向劉禪詳細彙報了全國邊防的現狀,並提出了具體的建設規劃:“陛下,目前全國邊防主要分為北疆、西域、南方三個方向。北疆方麵,已在長城沿線增設了二十座戍堡,派駐了三萬軍隊,可確保北疆安全;西域方麵,西域都護府有軍隊三萬,駐守在輪台、龜茲等地,商道沿途也增設了戍堡,局勢穩定;南方方麵,交州、廣州等地少數民族較多,雖已歸附朝廷,但仍有部分部落不服管轄,需要加強防禦。臣建議,在南方邊境增設十五座戍堡,派駐兩萬軍隊,同時派官員前往當地,推行教化與農桑,安撫少數民族百姓。”

劉禪道:“準奏!你可即刻著手安排,所需的人力、物力,朝廷會全力支持。”

董允也向劉禪彙報了少數民族地區的扶持計劃:“陛下,臣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在少數民族地區增設官學三百所,招收各族學子三萬餘人;派遣農師五百名,傳授農耕技術;設立互市五十座,促進貿易發展。同時,組織學者編寫更多適合各族百姓的教材,翻譯儒家經典與實用知識,讓各族百姓能夠更好地學習中原文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禪道:“好!所需的經費與人員,你可與戶部、太常寺商議解決,務必確保計劃順利實施。”

蔣琬則彙報了吏治整頓的措施:“陛下,臣計劃製定詳細的官員考核製度,從政績、品德、能力等方麵對官員進行全麵考核,考核優秀者予以提拔,不合格者予以降職或罷官。同時,加強對官員的監督,鼓勵百姓舉報貪官汙吏,一旦查實,嚴懲不貸。”

劉禪道:“準奏!吏治整頓關係到國家的興衰存亡,你一定要嚴格執行,絕不能姑息遷就。”

朝會持續了三個時辰,各項事務都一一敲定。散朝後,劉禪留下薑維、蔣琬、董允三人,前往禦花園商議後續事務。禦花園內,秋菊盛開,香氣撲鼻,劉禪坐在涼亭中,望著滿園秋色道:“如今北疆安定,邊防、民族、吏治等各項事務都有了明確的規劃,大漢的發展越來越好了。隻是,朕心中還有一件事放心不下。”

薑維道:“陛下有何心事?”

劉禪道:“朕擔心百年之後,太子能否守住這大漢江山。太子如今已經十歲,雖然聰慧,但缺乏曆練,朕希望你們能多教導他,讓他成為一名合格的君主。”

蔣琬道:“陛下放心,太子聰慧過人,隻要悉心教導,日後定能成為一名賢明的君主。臣等定會竭儘全力,輔佐太子,守護大漢江山。”

董允道:“陛下,臣建議讓太子多參與朝政,了解國家事務,同時派學者教導他儒家經典與治國之道,讓他在實踐中成長。”

薑維道:“陛下,臣建議讓太子跟隨臣前往邊境巡查,讓他見識邊境的艱辛與軍隊的威嚴,培養他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另外,讓太子學習兵法與謀略,日後若遇到戰亂,也能從容應對。”

劉禪大喜道:“好!你們的建議都很好。從明日起,太子每日前往朝堂旁聽,學習朝政;每月跟隨董司徒學習儒家經典;明年春季,跟隨伯約前往邊境巡查。朕相信,在你們的教導下,太子定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君主。”

三人躬身道:“臣等定不負陛下所托!”

夕陽西下,禦花園內的光線漸漸暗淡下來。薑維走出皇宮,心中感慨萬千。漠南秋狩的成功,讓北疆徹底安定;朝廷的各項規劃,為大漢的長遠發展指明了方向。他知道,隻要君臣同心,持續發力,大漢定能走向更加繁榮昌盛的未來。

回到府中,薑維取出諸葛亮的《出師表》,輕輕撫摸著上麵的字跡。他想起了諸葛亮對他的教誨與期望,想起了自己多年來的奮鬥與堅守。如今,大漢一統,民生漸興,民族融合穩步推進,諸葛亮的遺願正在一步步實現。

“丞相,您放心,我定會堅守初心,輔佐陛下,教導太子,守護好這大漢江山,讓漢室的榮光永遠照耀天下。”薑維輕聲說道。

月光透過窗欞,灑在《出師表》上,“鞠躬儘瘁,死而後已”的誓言仿佛在夜色中回響。薑維知道,大漢的發展之路仍任重道遠,但他有信心,有決心,與君臣百姓一同努力,創造更加輝煌的盛世,讓大漢的曆史在歲月長河中留下不朽的篇章。

接下來的日子裡,薑維全身心投入到全國邊防建設中,製定詳細的戍堡建設計劃,調派軍隊,協調物資,確保各項措施落地生根。他親自前往南方邊境考察,選址修建戍堡,安撫當地少數民族百姓。南方氣候濕熱,蚊蟲滋生,許多士兵水土不服,薑維便與士兵們同吃同住,親自調配草藥,緩解士兵們的不適,極大地鼓舞了軍心。

在交州蒼梧郡,薑維遇到了一支不服朝廷管轄的俚人部落。部落首領李虎率領族人占據山林,時常劫掠周邊縣城,當地官員多次圍剿都未能成功。薑維得知情況後,並未立即出兵鎮壓,而是親自前往山林,拜見李虎。

李虎見到薑維,態度十分傲慢:“薑將軍,我俚人部落世代居住在此,不受任何人管轄。朝廷若想讓我們歸附,必須答應我們的條件——免除部落的賦稅,允許我們自治。”

薑維笑著說:“李首領,朝廷早已推行均田製,讓百姓們有田可種,賦稅也十分輕薄。若你們歸附朝廷,不僅能獲得朝廷分配的土地與農具,還能與中原百姓互通貿易,學習先進的農耕技術,讓部落百姓豐衣足食。至於自治,朝廷可以允許你們保留部落的習俗與首領製度,但必須服從朝廷的管轄,遵守朝廷的律法,不得再劫掠百姓。”

李虎心中一動,他深知薑維的軍威,若執意對抗,部落必將滅亡。但他又擔心朝廷言而無信,猶豫再三道:“將軍如何保證朝廷會兌現承諾?”

薑維道:“我以大漢邊防大都督的名義向你保證,隻要你們真心歸附朝廷,遵守律法,朝廷定會兌現所有承諾。我可以當場下令,免除你們部落三年的賦稅,派農師前往部落傳授農耕技術,在部落附近設立互市。”

李虎見薑維言辭懇切,又想到部落百姓常年在山林中受苦,便點頭道:“好,我相信將軍!我願率領俚人部落歸附朝廷,再也不劫掠百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薑維大喜,當即與李虎立下盟約。隨後,他調派農具與種子送往俚人部落,派農師教導族人耕種。俚人百姓們從未接觸過中原的農耕技術,在農師的指導下,很快便掌握了耕種技巧,開墾荒地兩千餘頃。半年後,俚人部落迎來了大豐收,百姓們再也不用靠劫掠為生,日子越過越紅火。李虎感激不已,親自前往洛陽拜見劉禪,表達對朝廷的感激之情。

南方邊境的其他少數民族部落見俚人部落歸附朝廷後過上了好日子,也紛紛主動歸附。薑維趁機在南方邊境增設戍堡十五座,派駐軍隊兩萬,確保了南方邊境的安全。

與此同時,董允也在積極推進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化與融合事務。太學的優秀學子陸續前往各地官學任教,各族學子一同讀書學習,漢語逐漸成為通用語言;太常寺編寫的教材被翻譯成各族語言,廣泛傳播;互市的設立,讓各族百姓往來頻繁,貿易日益繁榮,民族融合的步伐不斷加快。

蔣琬則全力整頓吏治,製定了詳細的官員考核製度,對全國官員進行全麵考核。一批政績突出、品德高尚的官員得到提拔,一批貪官汙吏被嚴懲。朝廷的政令更加暢通,百姓們對朝廷的滿意度越來越高。

太子也在薑維、蔣琬、董允的悉心教導下,逐漸成長起來。他每日旁聽朝政,學習治國之道;跟隨董允學習儒家經典,培養品德;春季跟隨薑維前往邊境巡查,見識軍威與民生疾苦。太子變得越來越成熟穩重,處理事務也越來越得心應手,劉禪看在眼裡,喜在心裡。

一年後,全國邊防建設基本完成,北疆、西域、南方邊境戍堡林立,軍隊部署合理,邊境安穩無虞;少數民族地區官學遍布,農桑興旺,貿易繁榮,各族百姓和睦相處,民族融合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吏治清明,官員勤政愛民,百姓安居樂業,大漢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這日,劉禪在太極殿召集群臣,舉行慶功大典。殿內燈火通明,文武百官歡聚一堂,共同慶祝大漢的繁榮昌盛。劉禪舉起酒杯,高聲道:“今日大喜,朕要敬三位愛卿一杯!伯約安定邊防,安撫各族;公琰整頓吏治,清明朝政;休昭推行教化,促進融合。正是因為有你們的輔佐,大漢才能有今日的盛世!”

薑維、蔣琬、董允起身謝道:“陛下過譽了,這都是陛下英明領導,百官齊心協力,百姓同心同德的結果。臣等隻是儘了分內之事。”

慶功大典結束後,薑維獨自來到皇宮外的白玉蘭樹下。此時已是暮春,白玉蘭開得正盛,花瓣隨風飄落,與他初入洛陽時的景象一模一樣。他想起了自己從天水少年到邊防大都督的曆程,想起了諸葛亮的教誨,想起了多年來的征戰與堅守。

如今,大漢一統,邊境安定,民生漸興,民族融合,吏治清明,諸葛亮“興複漢室,還於舊都”的遺願早已實現,甚至超越了昔日的榮光。薑維心中無比欣慰,他知道,自己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

他抬頭望向天空,月光皎潔,星光璀璨。他仿佛看到了諸葛亮的身影,正在微笑著注視著這片繁榮的大漢江山。薑維握緊拳頭,心中暗暗發誓:餘生,他將繼續堅守崗位,輔佐陛下,守護大漢,讓這份繁榮與安定永遠延續下去,讓漢室的榮光永遠照耀天下。

漠南秋狩的餘威仍在北疆回蕩,教化農桑的種子已在各族土地上生根發芽,邊防吏治的根基愈發牢固。大漢的盛世畫卷,正在君臣百姓的共同描繪下,徐徐展開更加輝煌的篇章。

喜歡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請大家收藏:()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轉生,從零開始的玄幻冒險 轉生異世界貴族開局獲得萬能鑒定 我回京城積功德,以待飛升 玄辰界:星脈覺醒 戰靈人 道士下山:開局一條狗,裝備全靠 丹禦九霄 開局被廢,我以劍塚斬神明 逆命西遊:我以國運護人族 冥王大陸之開元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