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通商睦鄰興西疆_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81章 通商睦鄰興西疆(1 / 2)

第一折規劃互市定規製

延城的秋風褪去了夏日的燥熱,城外屯田區的穀穗已沉甸甸彎下腰,新修的馳道上,滿載物資的商隊絡繹不絕,車輪碾過路麵的軲轆聲與駝鈴聲交織,奏響西域繁榮的序曲。薑維處理完築堡屯田的收尾事宜,剛在書房鋪開西域商路圖,西域都護府的戶曹參軍董厥便帶著卷宗前來稟報:“將軍,北境互市籌備已有眉目,車師後部、烏孫、丁零等部均已選定互市地點,但各部對交易規則、關稅標準及治安維護等事宜尚有分歧,需將軍定奪。”

薑維抬手指向輿圖上標記的紅點,那些皆是水草豐美、交通便利的要地:“互市是睦鄰之本,更是西域長治久安的根基,絕不能馬虎。各部分歧的核心,無非是怕吃虧、怕不公。我們要做的,就是製定一套兼顧各方利益、簡單易懂的規製,讓諸國部落都能在互市中獲利。”

他當即傳召郭淮、張翼、楊戲及西域諸國的通商使者,在都護府議事廳召開互市規製研討會。議事廳內,諸國使者身著各色服飾,神態中既有期待也有疑慮。車師後部的使者是國相尉犁多的親信,率先開口道:“薑將軍,我車師後部願在交河城開設互市,但呼衍部殘餘勢力仍在邊境遊蕩,恐危及商隊安全,需漢軍協助護衛。此外,商稅標準若過高,恐難吸引商戶前來。”

烏孫部的使者緊隨其後:“我部地處伊犁河穀,盛產良馬與皮毛,願以物易物換取中原的絲綢、茶葉與農具。但需明確交易度量衡,避免出現折算不公之事。”

丁零部與堅昆部的使者也紛紛附和,提出了關稅減免、糾紛仲裁、物資保管等方麵的訴求。薑維耐心聽完眾人發言,指尖輕叩案幾:“諸位所言,皆是互市成功的關鍵,本將軍一一回應。”

他起身走到輿圖前,目光掃過在場眾人:“其一,治安護衛。漢軍將在各互市周邊派駐百人衛隊,負責巡邏警戒,同時聯合各部部落兵組建聯防隊,一旦遭遇劫掠,即刻馳援。其二,關稅標準。凡西域諸國部落與中原通商,免征三年關稅;諸國部落間通商,關稅定為交易額的三成,且隻征收一次,不得重複征稅。其三,度量衡。統一使用大漢標準的尺、鬥、斤,由都護府製作標準器具,分發各互市核驗。其四,糾紛仲裁。各互市設立仲裁署,由漢軍官員與諸國部落代表共同組成,遇到糾紛就地調解,以公平公正為原則,不偏袒任何一方。其五,物資保管。在各互市周邊修建倉儲驛站,配備防火防盜設施,為商戶提供免費存放服務,僅收取少量管理費用。”

話音剛落,議事廳內便響起低聲議論。尉犁多的親信麵露喜色:“將軍所言極是,關稅減免與治安護衛,正是我部最關心的事。”烏孫部使者仍有顧慮:“大漢的度量衡,我部百姓不甚熟悉,恐難以操作。”

楊戲當即回應:“此事易辦。我們將派遣工匠前往各部,教授度量衡的使用方法,同時製作簡易換算表,圖文並茂,讓百姓一看便懂。此外,各互市將配備專門的度量衡核驗員,隨時為商戶提供幫助。”

張翼補充道:“為鼓勵商戶參與,首次參與互市的商隊,可獲得都護府發放的通關文牒,憑文牒可在西域境內自由通行,無需重複查驗。同時,我們將整治商路,修補橋梁、疏浚河道,確保物資運輸暢通無阻。”

薑維見眾人疑慮漸消,繼續說道:“互市不僅是物資交易之地,更是文化交流之所。我計劃在各互市周邊設立驛館、茶館與學堂,讓商戶與百姓既能通商,也能交流技藝、學習文字。此外,凡在互市中交易額居前的商戶,可獲得朝廷頒發的‘睦鄰通商’匾額,享受關稅再減免的優待。”

諸國使者聞言,紛紛起身行禮:“薑將軍思慮周全,我等無異議,願遵此規製開設互市。”

會議結束後,薑維即刻下令組建互市管理司,由董厥擔任司長,統籌各互市的建設與管理;任命楊戲為通商聯絡使,負責協調諸國部落的通商事宜;調派張嶷率領兩千騎兵,組成商路護衛隊,往返於各互市之間,保障商路安全。

董厥領命後,迅速製定出詳細的建設計劃:各互市劃分交易區、倉儲區、居住區與休閒區,交易區按物資種類分為糧食區、布匹區、牲畜區、農具區等,便於商戶與百姓交易;倉儲區采用夯土築牆、青瓦覆頂,配備水井與滅火器材;居住區建造簡易客棧,供外來商戶住宿;休閒區開設茶館與酒肆,提供飲食休憩之所。

為確保規製落地,薑維親自前往交河城與烏孫部的互市選址視察。在交河城,他看到工匠們正緊鑼密鼓地修建交易大棚,驛館的梁柱已初具規模,當地百姓也紛紛自發前來幫忙,臉上滿是期待。尉犁多前來陪同,感慨道:“將軍推行互市,真是造福西域百姓。此前我部百姓想買中原的絲綢與農具,需輾轉千裡,如今在家門口便能買到,實在方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薑維笑道:“互市是雙向受益之事,中原也需西域的良馬、皮毛與礦產。待互市興盛,不僅百姓富足,諸國部落與大漢的聯係也會愈發緊密,邊境自然更加安寧。”

在烏孫部的伊犁河穀,昆彌首領親自陪同薑維查看互市選址。這裡水草豐美,靠近伊犁河,既便於牲畜交易,也利於物資運輸。昆彌指著河穀兩岸的平原:“將軍,我已下令讓部落百姓平整土地,修建道路,不出一月,便可完成互市的基礎建設。隻是我部缺少修建倉儲的工匠,還望將軍支援。”

薑維當即應允:“我已從中原調派百名能工巧匠,明日便抵達伊犁河穀,協助你們修建倉儲與交易設施。同時,還會帶來一批種子與農具,贈予部落百姓,助力屯田耕作。”

昆彌大喜過望,當即設宴款待薑維。席間,烏孫部的樂師彈奏起歡快的樂曲,舞者身著豔麗服飾翩翩起舞。薑維舉杯道:“願大漢與烏孫部永結盟好,互市興旺,百姓安樂。”昆彌一飲而儘,回應道:“願以伊犁河為證,烏孫部永遠忠於大漢,與大漢共守西域安寧。”

經過兩個月的緊張籌備,西域首批五處互市陸續建成。交河城互市輻射車師後部及周邊小部落,伊犁河穀互市連接烏孫與丁零部,阿爾泰山南麓互市以礦產交易為主,帕米爾高原東側的蒲犁國互市則麵向西域南部諸國,延城近郊互市作為核心樞紐,彙聚各方物資,成為西域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每處互市都豎起了高大的牌坊,上麵刻著“大漢西域互市”六個大字,牌坊下的石碑上,用漢隸與西域諸國文字刻著互市規製,便於百姓查閱。

開業前夕,薑維親自前往延城近郊互市視察。隻見交易區內,中原的絲綢、茶葉、瓷器、農具整齊擺放,西域的良馬、皮毛、玉石、藥材也已就位,商戶們正忙著擦拭貨物,臉上洋溢著期待。倉儲區的糧倉已裝滿糧食,驛館內也收拾得乾淨整潔,巡邏的漢軍士兵精神抖擻,時刻警惕著周邊動靜。

董厥向薑維彙報:“將軍,各地商戶已陸續抵達,共計兩千餘戶,涉及中原、西域諸國及草原部落。我們已組織人員對商戶進行了規製培訓,發放了度量衡器具與通關文牒,一切準備就緒,明日便可正式開業。”

薑維點頭道:“好。開業當日,要舉行簡單的儀式,不必鋪張,但要讓諸國百姓感受到大漢的誠意。同時,要加強治安巡邏,確保開業順利,不能出任何紕漏。”他走到一處擺滿絲綢的攤位前,拿起一匹雲錦,對商戶道:“西域百姓喜愛色彩鮮豔、質地耐磨的絲綢,你這些貨物很合時宜。交易時要公平定價,不可欺瞞外族百姓,若有困難,可向互市管理處求助。”

商戶連忙躬身應道:“多謝將軍提醒,小人一定誠信經營,為大漢與西域的和睦儘一份力。”

夜色漸濃,延城近郊的互市燈火通明,工匠們仍在做最後的準備,商戶們則聚在一起交流經驗,空氣中彌漫著期待與喜悅。薑維站在互市最高的了望塔上,望著遠處連綿的戍堡與燈火點點的村莊,心中暗忖:互市興,則西域興;西域興,則大漢安。這五處互市,便是連接西域諸國與大漢的紐帶,更是守護西域安寧的基石。

第二折互市開業促交融

清晨的陽光灑滿西域大地,延城近郊的互市早已人聲鼎沸。各族百姓身著節日盛裝,從四麵八方趕來,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互市入口處,漢軍士兵列隊守衛,秩序井然地引導百姓入場。薑維與郭淮、張翼、楊戲及諸國使者一同站在牌坊下,準備參加開業儀式。

吉時一到,董厥高聲宣布:“大漢西域互市,正式開業!”話音剛落,禮炮齊鳴,鼓聲震天,百姓們歡呼雀躍,紛紛湧入互市。薑維走上高台,手持類似傳聲筒的木質器具,向在場百姓高聲說道:“諸位父老鄉親,今日西域互市開業,是大漢與西域諸國睦鄰友好的見證。從今日起,大家可以在這裡自由交易,互通有無。本將軍在此承諾,互市之內,公平公正,任何人不得強買強賣、欺行霸市。若有不公之事,可隨時向仲裁署申訴,我們定當為大家做主!”

台下百姓掌聲雷動,車師後部的一位老者高聲喊道:“薑將軍英明!有將軍做主,我們做生意也放心!”烏孫部的牧民們則揮舞著馬鞭,齊聲歡呼,聲音響徹雲霄。

開業儀式結束後,互市正式進入交易環節。各交易區人頭攢動,熱鬨非凡。中原商戶的絲綢攤位前,圍滿了西域各國的女子,她們撫摸著光滑柔軟的絲綢,眼神中滿是喜愛。一位龜茲女子選中了一匹紅色雲錦,用不太流利的漢話問道:“這匹布,要多少羊?”

商戶笑著回應:“按照互市規製,一匹雲錦可換三隻成年公羊,或者等價的皮毛、玉石。”女子當即喚來隨從,牽來三隻肥壯的公羊,高高興興地捧著雲錦離去。

另一邊的牲畜交易區,烏孫部的牧民帶來了數百匹良馬,這些馬匹身形矯健、耐力十足,引得中原商戶與漢軍將領紛紛駐足。張翼走到一匹白馬前,仔細打量片刻,對牧民首領道:“這匹馬品相極佳,不知要換多少農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牧民首領豪爽地笑道:“張將軍眼光好!這是我部最好的戰馬,願換五十套農具,再加十匹絲綢。”張翼欣然應允,當即讓人牽來農具與絲綢,雙方一手交貨一手交馬,皆大歡喜。

礦產交易區裡,丁零部的商戶正展示著剛開采的鐵礦與銅礦。中原來的鐵匠們圍在攤位前,拿起礦石仔細查看,連連點頭:“這礦石成色極好,冶煉出的鐵器定是佳品。”雙方很快達成協議,中原鐵匠以農具與鐵器成品,換取丁零部的礦石,互利共贏。

互市的角落裡,幾名中原工匠正在向西域百姓傳授紡織技藝。一位來自鄯善國的女子學著使用紡車,雖然動作略顯笨拙,但臉上滿是認真。工匠耐心指導:“左手持棉絮,右手轉動紡車,力道要均勻,這樣紡出的線才會粗細一致。”女子按照指導反複練習,很快便掌握了要領,興奮地說道:“有了這紡車,我們織布就快多了!多謝大漢工匠的教導。”

驛館內,來自各國的商戶們聚在一起品茶聊天。中原商戶帶來的龍井、普洱,讓西域商戶讚不絕口;西域商戶分享的馬奶酒、烤羊肉,也讓中原商戶回味無窮。大家雖然語言不通,但通過手勢與簡單的漢話交流,彼此漸漸熟悉。一位來自成都的商戶感慨道:“以前隻聽說西域偏遠荒涼,今日一來才知,這裡物產豐富,百姓熱情。往後,我要常來西域做生意,也把西域的好東西帶回中原。”

烏孫部的商戶連忙回應:“好啊!我們也想把更多的良馬與皮毛賣到中原去,讓中原百姓也嘗嘗我們西域的美食。”

互市的治安維護也井然有序。漢軍巡邏隊與部落聯防隊分工協作,穿梭在各個交易區,及時調解商戶間的小糾紛。有一次,兩名商戶因貨物價格起了爭執,互不相讓。仲裁署的官員聞訊趕來,先安撫雙方情緒,再按照互市規製與市場行情,公正裁定了價格,雙方都滿意而歸。

臨近中午,互市的餐飲區飄來陣陣香氣。中原的餛飩、麵條,西域的烤饢、手抓飯,應有儘有。百姓們三五成群地圍坐在一起,一邊品嘗美食,一邊交流交易心得。薑維與郭淮、張翼漫步在互市中,看到各族百姓其樂融融的景象,心中十分欣慰。郭淮笑道:“將軍推行互市,真是高明之舉。如今各族百姓在互市中交往密切,隔閡漸消,這比單純的軍事防禦更能穩固西域。”

張翼點頭道:“是啊!以前邊境各部常因資源爭奪發生衝突,如今有了互市,大家可以通過交易獲取所需,衝突自然就少了。而且,互市的稅收還能補充軍餉與屯田經費,真是一舉多得。”

薑維望著不遠處正在一起玩耍的各族孩童,緩緩說道:“西域的安寧,不僅要靠堅城戍堡,更要靠民心相通。互市就是一座橋梁,讓大漢與西域諸國的百姓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久而久之,便能真正融為一體。”

下午時分,互市的交易依舊火爆。不少商戶已經達成了大額交易,滿載而歸。車師後部的國相尉犁多特意前來向薑維稟報:“將軍,交河城互市今日交易額已達千餘匹絲綢、兩千餘套農具,還有數百頭牛羊。百姓們都很高興,紛紛稱讚大漢的政策好。”

烏孫部的昆彌也派人傳來消息,伊犁河穀互市的良馬已售出大半,換取了大量的中原物資,部落百姓正忙著將物資運回營地。

夕陽西下,互市漸漸散去。百姓們牽著牲畜、扛著貨物,臉上帶著滿足的笑容踏上歸途。商戶們則前往倉儲區存放剩餘貨物,或在驛館休息,準備明日繼續交易。薑維站在牌坊下,看著漸漸安靜的互市,心中已有了新的規劃:“互市剛起步,後續還要增設更多交易品類,開通更多商路,讓西域的商品能更快地運往中原,也讓中原的文化與技藝能更廣泛地傳播到西域。”

回到都護府,薑維即刻召集董厥與楊戲,吩咐道:“明日起,著手統計各互市的交易數據,分析熱銷商品與供需缺口。同時,派遣使者前往中原,聯絡益州、涼州的商會,邀請更多商戶前來西域通商。另外,要在互市中設立文化交流館,展示中原的書畫、典籍與西域的歌舞、手工藝,促進各族文化交融。”

董厥與楊戲躬身領命:“屬下遵命,即刻辦理。”

夜色漸深,延城的燈火與互市的餘暉交相輝映。西域互市的成功開業,不僅開啟了通商睦鄰的新篇章,更讓薑維看到了西域長治久安的希望。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和平與繁榮的種子已悄然生根發芽,而他,將繼續澆灌培育,讓這顆種子長成參天大樹。

第三折化解爭端固信任

互市開業三月,西域商路愈發繁忙,各互市交易額逐月攀升,各族百姓的生活也日漸富足。但隨著交往的深入,一些潛在的矛盾也逐漸顯現。這日清晨,薑維剛抵達都護府,便接到阿爾泰山南麓互市的急報:丁零部與堅昆部因爭奪一處鐵礦的開采權,在互市周邊發生衝突,雙方各有數十人受傷,互市交易被迫暫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鐵礦是打造農具與兵器的重要物資,兩部爭奪在所難免,但動手傷人、擾亂互市秩序,絕不能容忍。”薑維眉頭緊鎖,當即下令:“郭淮率五百騎兵即刻前往阿爾泰山南麓,控製局勢,救治傷員,嚴禁衝突擴大;楊戲隨我前往調解,務必妥善解決爭端,恢複互市交易。”

臨行前,薑維特意交代:“此次調解,切忌偏袒任何一方,要查明事情原委,兼顧兩部利益,以和為貴。”

郭淮與楊戲領命後,迅速集結部隊,與薑維一同踏上前往阿爾泰山南麓的路途。馳道上,漢軍騎兵疾馳而行,卷起陣陣塵土。沿途的部落百姓見漢軍出征,紛紛駐足觀望,心中滿是擔憂。一位老者攔住隊伍,向薑維拱手道:“薑將軍,丁零與堅昆部世代相鄰,偶有摩擦,但從未像今日這般激烈。還望將軍秉公處理,莫讓兩部結下死仇。”

薑維勒住馬韁,對老者道:“老人家放心,本將軍此次前往,便是為了化解爭端,讓兩部重歸於好。互市是大家的生計所在,絕不能因一時衝突而荒廢。”

三日之後,薑維一行抵達阿爾泰山南麓互市。此時,丁零部與堅昆部的族人仍在互市外圍對峙,雙方手持刀槍,怒目相視,氣氛十分緊張。郭淮已率部將雙方隔開,救治傷員,並派人看管了衝突地點的鐵礦。

薑維下車後,並未急於斥責,而是先走到傷員帳篷探望。丁零部的傷員腿部被刀劃傷,鮮血浸透了衣物,仍咬牙忍著疼痛;堅昆部的幾名牧民則手臂紅腫,顯然是被棍棒擊中。薑維讓隨軍軍醫仔細診治,親自為傷員遞上傷藥,沉聲道:“都是鄰裡鄉親,低頭不見抬頭見,為了一處鐵礦,何必刀兵相向?你們受傷受苦,家人擔憂,互市停擺,大家都賺不到錢,這又是何苦?”

傷員們看著薑維溫和而堅定的眼神,心中的怒氣漸漸消減。一位丁零部的老者歎了口氣:“將軍,不是我們想動手,那鐵礦本是我部世代開采之地,堅昆部近來卻屢屢越界,搶占礦點,斷了我們的生計啊!”

另一邊,堅昆部首領忽蘭的弟弟忽勒也上前辯解:“將軍明察!那鐵礦位於兩部邊界,並無明確歸屬。我部牧民隻是前往采礦,並未越界,是丁零部先動手打人,我們才被迫反擊的。”

薑維聽完雙方說辭,並未立刻定論,而是召集兩部首領及長老,前往互市仲裁署議事。仲裁署內,丁零部首領律金麵色鐵青,堅昆部首領忽蘭也怒氣衝衝,雙方剛一落座便爭執起來。

“忽蘭,你彆睜眼說瞎話!那鐵礦在我部牧場以南,自古便是我丁零部的產業,你部憑什麼來搶?”律金拍案而起,聲如洪鐘。

忽蘭也不甘示弱:“律金,話可不能亂說!邊界石碑早已被風沙掩埋,誰能證明鐵礦是你的?再說,互市開業後,鐵礦需求大增,你部獨占開采,憑什麼不讓我部分一杯羹?”

薑維抬手示意雙方安靜:“兩位首領,今日請你們來,不是讓你們爭吵的,而是要解決問題。鐵礦歸屬不明,是爭端的根源;資源分配不均,是矛盾的導火索。我們既不能讓任何一方吃虧,也不能讓衝突影響西域的安寧。”

他轉頭對楊戲道:“即刻帶人前往鐵礦所在地,會同兩部長老,重新勘測邊界,依據山川河流、牧場分布,劃定明確界限。”又對郭淮道:“派人查閱都護府存檔的西域輿圖,核實兩部曆史疆域記載,作為劃界參考。”

楊戲與郭淮領命後,即刻帶人出發。仲裁署內,薑維耐心勸說兩部首領:“丁零與堅昆部皆是大漢的屬部,同受大漢庇護,理應和睦相處。互市之所以能興旺,靠的就是各部齊心協力。如今你們爭鬥不休,不僅自己受損,還會讓彆有用心之人有機可乘,動搖西域的根基。”

律金沉默片刻,緩緩道:“將軍所言,我並非不懂。隻是那鐵礦對我部至關重要,部落的農具、兵器都需鐵礦煉製,互市中售賣的鐵器也是主要收入來源,實在不能讓步。”

忽蘭也道:“我部地處高寒之地,農作物產量有限,全靠開采鐵礦換取糧食與物資。若不能采礦,部落百姓的生計便成了問題。”

薑維點頭道:“我明白你們的難處。鐵礦資源有限,獨占則不公,爭奪則兩傷。不如這樣,待邊界劃定後,若鐵礦確屬某一部,另一部可派人參與開采,收益按比例分配;若鐵礦位於邊界線上,則由兩部共同管理,開采權均等,收益平分。此外,都護府將派遣工匠,教授兩部更先進的采礦與冶煉技術,提高鐵礦產量,讓大家都能獲利。”

兩部首領聞言,眼中露出思索之色。律金道:“共同開采?收益平分?這倒是個辦法,但如何確保公平分配,不會有人暗中多拿?”

忽蘭也附和道:“是啊,若管理不當,恐怕還會再起衝突。”

薑維笑道:“這一點你們放心。都護府將在鐵礦設立管理署,由漢軍官員與兩部各出一名代表共同負責,每日記錄開采量與收益,定期公示,確保透明公正。同時,嚴禁任何一方在采礦時使用暴力,若有違規,將取消采礦資格,並按互市規製懲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大明太監秘史 逃荒是不可能的 水滸,我王倫從獄中崛起!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不是哥們,你收集古人啊 丐幫神丐 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 三國:我老婆全是神話級 讓你當手工博主,沒讓你搓戰機啊 饑荒年代:我要養村裡30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