艙門推開,李世民帶著房玄齡、蕭瑀幾位重臣,來到甲板上透透氣。。
“玄齡呐,朕恨不得殺儘那些蠹蟲。”李世民的語氣冰冷至極,蘊含著濃烈的殺機。
房玄齡自然明白他口中的蠹蟲,指的是什麼。
除了鹽梟在,還有江淮一帶形形色色的官員。
房玄齡深吸一口氣:
“陛下,淮鹽弊政初報觸目驚心!私鹽之利,十倍官鹽。國朝鹽稅,十之七八不入國庫,儘入此等蠹蟲囊中。
僅揚州一地,官鹽竟不足三成。鹽梟操縱市價,官鹽價高質劣,民不聊生。鹽課官吏與之沆瀣一氣,虛報損耗、中飽私囊!
國用何堪?
民生何安?
陛下發雷霆之威,實乃江淮百姓之幸呐!”
李世民唏噓點著頭,“誰說不是呐。朕怎麼都沒想到,公主府經營的海鹽、渾鹽所帶來的鹽稅,竟然占鹽課稅收的七成。
更難能可貴,公主府從來沒搞什麼私鹽。”
房玄齡看著魏征離去的背影,眼中的羨慕怎麼都藏不住。
“伐冰之家不蓄牛羊,蕭某原本有些看不上魏駙馬,現在卻對他五體投地。”
“他奶奶的!”
程咬金巨掌拍得欄杆亂顫,虯髯戟張,“陛下,給俺兩千鐵騎,保證擰下崔煥之狗頭當夜壺!”
“知節稍安勿躁。”
蕭瑀沉聲低喝,眉宇頗有些憂國憂民,“鹽事積弊盤根錯節,非僅武力可破。揚州鹽梟猖獗至此,所恃者何?
地方官吏層層庇護!更甚者…”他目光銳利掃過眾人,“恐有江南門閥巨室隱身幕後。若不斷其根,縱滅一夥鹽梟,不過斬草未除根。”
“蕭愛卿所言極是。”
李世民讚賞拍拍他的肩膀,“崔煥之出身博陵崔氏旁支。此次孤注一擲,除自身性命攸關,恐亦在替某些人斷尾求生,保全更大的‘魚’。”
“鹽利動魄,牽涉其中者,絕非崔鄭數人。江南世家大族與運河鹽利千絲萬縷者,恐不在少數。此案深挖,恐將牽動整個江南官場乃至士林格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世民拍拍蕭瑀的肩膀,“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朕之所以將蕭愛卿帶到江南,就是希望蕭愛卿能安撫江南百姓的心。”
蕭瑀感動得熱淚盈眶,“願為陛下效死!”
他停頓下繼續道:
“鹽梟禍國,罪不容誅,整飭鹽務勢在必行!然江南乃賦稅重地,漕運所係。
臣懇請陛下雷霆手段之餘,更需精準施策,明察秋毫、勿傷根本,動搖漕運大局!”
“截殺欽差,形同謀逆。此風若長,國將不國!”
李世民一字一句,金鐵交鳴,“鹽梟之害,甚於洪水猛獸。蛀空國本,荼毒黎民,朕意已決!”
他猛拍禦案,玉璽震動。
“一,傳旨給魏征,準其臨機專斷之權。凡涉案逆賊,無論官、商、匪,一體擒拿。
拒捕者,殺無赦!務必將首惡崔煥之、鄭元琮押解來京,朕要親審。”
“二,命刑部、大理寺、禦史台,三司精乾組成‘鹽案徹查使團’,星夜兼程赴揚州。
上至州府,下至胥吏,凡與鹽梟有染者,無論地位多高,一律嚴懲不貸。遇有阻礙,無論何人,可先斬後奏。”
“三,”李世民的目光掃過房玄齡、蕭瑀,“著尚書省、中書省,會同戶部、鹽鐵轉運使,從根子上剜掉這顆毒瘤。
重訂鹽法,厘清官商,堵塞漏洞。朕要這江淮鹽利,涓滴——歸公!”
喜歡大唐:開局抬棺勸諫,李二氣炸了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抬棺勸諫,李二氣炸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