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震驚,龐大的血脈_大唐:開局抬棺勸諫,李二氣炸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2章 震驚,龐大的血脈(1 / 2)

李世民的車駕儀仗,連同那十幾輛載著波斯美人的馬車,終於踏上東歸長安的漫長旅途。

在精銳的玄甲軍護衛下,魏叔玉一行人也浩浩蕩蕩離開碎葉城,

起初幾日,行程與來時並無太大不同。戈壁、荒漠、綠洲,蒼涼而壯闊的景色看多了,也難免有些乏味。

唐儉等人起初還饒有興致談論著美人風景,漸漸也偃旗息鼓,被顛簸的馬車晃得有些萎靡。

然而隻過三天,車隊駛上魏叔玉主導修建的寬闊馳道時,一切變得截然不同。

李世民原本在禦輦中假寐,忽然感覺車身的顛簸感顯著減輕,行駛變得異常平穩。

他好奇地掀開車簾,頓時被眼前的景象吸引。

一條足以容納四輛馬車並排奔馳的夯土大道,如同條灰黃色巨龍劈開蒼茫的戈壁,筆直地伸向遙遠的天際線。

大道兩旁挖有排水溝渠,更遠處還零星栽種著耐旱的胡楊、紅柳,顯然是為了固沙護路。

雖然來時見識過,但他還是免不了被震撼到。

“這……這便是玉兒你力主修建的馳道?”

李世民忍不住探出頭,語氣中帶著難掩的驚訝。他雖早知道有這項工程,但奏疏上的文字遠不如親眼所見來得震撼。

他感覺馳道像人體內的血脈,輸送著大唐需要的貨物與情報。

魏叔玉策馬靠近:“父皇您不是明知故問嘛,您來時難道走的不是這條道?”

李世民尷尬的摸下腦袋:“朕過來時為了體驗日行八百裡,壓根就沒怎麼下龍輦。”

看著車廂內跪著的波斯女奴,魏叔玉朝他豎起大拇指,“父皇您厲害,還真是寶刀未老啊。”

李世民老臉一紅,連忙將話題扯開。

“如此寬闊平坦,大軍調動、糧草運輸,效率豈止倍增!日行千裡絕非難事,隻要有足夠換乘的馬匹。”

作為頂尖軍事家,李世民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其戰略價值。

從前關內往西域用兵,最大困擾便是漫長的補給線,以及糟糕的路況。

往往非戰鬥減員極其嚴重。

有了這條馳道,大唐對西域的控製力,將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傍晚時分。

前方出現一座夯土壘砌的院落建築,高高飄揚的唐旗表明這是一處驛站。

驛站規模不小,有馬廄、倉庫、客房,甚至還有個小型的木製望樓,頗具軍事要塞的色彩。

驛丞早已得到通知,帶著驛卒恭敬地在門外迎候。

李世民興致勃勃地下了龍輦,突然他的雙腿一軟,不是魏叔玉扶著他就摔倒在地。

“父皇您悠著點,彆還沒回長安,就被波斯女奴給吸乾了。”

李世民老臉一紅,他真拿混小子沒轍。

在魏叔玉和眾臣的陪同下,李世民饒有興致的視察著驛站。

令他感到非常困惑,驛卒大多身有殘疾,或是缺了條胳膊,或是瘸了一條腿。

但他們個個精神飽滿、動作麻利,將馬匹、車輛安排得井井有條。

驛丞是個三十多歲的漢子,臉上有一道刀疤。走路微跛,但眼神銳利,行事乾練。

他向李世民行禮時,注意到他左手缺失兩根手指。

“你原是軍中士卒?”李世民語氣少有的和顏悅色。

“回陛下,小人原在左武衛服役,十年前在高昌之戰中負傷。五年前幸得朝廷恩典,分配至此驛站為丞,已有五年了。”

驛丞的話不卑不亢,帶著軍人的乾脆。

李世民心中微動。環視四周發現不少驛卒,都帶有類似的傷殘痕跡。

不過他們都在忙碌著,不像長安街頭的一些傷兵以乞討為生。

魏叔玉在一旁解釋道:

“父皇,像這樣的驛站,長安到碎葉一共有五十個。目前有四十處投入所用,每處驛站根據大小,配備八十至一百名名驛卒。

優先招募因傷退役的殘疾兵。朝廷給他們一份穩定的薪俸,他們負責接待信使、維護道路、提供食宿補給,同時也起到警戒、巡邏的作用。”

房玄齡感歎道:“此舉真可謂一舉數得。粗略算下來,五十處驛站至少吸納四千名傷殘士卒。

不僅為他們及其家人找到條活路,更為朝廷減輕撫恤負擔,穩定士卒們的軍心。

更主要是老兵經驗豐富、忠誠可靠,由他們守衛驛站、維護道路,遠比招募新丁更為有效安全。”

李世民深知為國流血的將士,若能老有所養、傷有所依,對軍隊士氣將是何等巨大的鼓舞!

看似不起眼的驛站體係,因招收殘疾士卒帶來深遠意義,絲毫不亞於一場大戰的勝利。


最新小说: 王侯世家 我在2003撿回了遺憾 三夫攻略,師尊難逃 墟元紀 阿Q正傳 鹹魚公主和她的內卷侍女 發癲泄露心聲,全娛樂圈求我閉嘴 穿成長官早逝發妻,隨軍後多胎啦 出嫁後公子他瘋了 我弟弟是年代文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