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叔玉一番話,直接將長孫無忌噎得說不出話來。臉色漲得通紅,胸膛劇烈起伏,顯然氣得不輕。
殿內一時鴉雀無聲,不少原本跟著起哄的大臣也縮了縮脖子,不敢再輕易出聲。
魏叔玉這話扣的帽子太大,【恨不得大唐早點失去北庭與裡海】,這誰擔待得起?
李世民眼神微眯,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扶手。
他自然明白魏叔玉的用意,也清楚長孫無忌對傳統封爵製度的維護,而非真的希望邊疆有失。
但魏叔玉點出的關鍵,距離和利益,確實是核心問題。
“陛下…”房玄齡見狀,立刻出列打圓場。
房遺愛是既得利益者,自然要向著魏叔玉說話。
“魏駙馬所言,雖言語激烈,卻也不無道理。北庭、裡海遠在萬裡之外,地廣人稀,胡風盛行。
若以常理度之,區區縣男封五萬畝確顯逾製。然此二地新附,人心未定,強敵環伺。
若以豐厚封賞激勵功臣及其部曲親族,前往實邊落地生根,無異於為大唐在西方立下數根堅實支柱。
十萬畝草場不僅是賞賜,實為安邊之策,誘餌之資也。其所產所出,未來亦是大唐稅賦之源。
更能吸引商賈、流民前往,繁榮邊疆。臣以為,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
蕭瑀雖身體欠安,此刻也強撐著出列附和:
“房相所言極是。陛下,薛仁貴、房遺愛四人之功,為我大唐奠定西陲百年之基業。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今日厚賞此四人,實則是做給天下人看。尤其是給那些有心建功立業,卻困於長安富貴窩的勳貴子弟們看。
雖此乃千金買馬骨,激勵後來者之良策。且陛下手握調兵遣權,十年後將他們調回關內,斷無坐大之慮。”
有了兩位宰相定調,程咬金、尉遲恭等武將也紛紛出言支持。
“陛下,老臣覺得魏小子說得對。那鳥不拉屎的地方,不給夠甜頭,誰去啊?”
“就是!有本事他們也去打下一個都護府來,俺老黑也支持給他十萬畝!”
“長孫大人莫非覺得文人治理天下,武人就該吃虧不成?”
“北庭與裡海離大唐實在太遠,哪怕實封十萬畝草場,還不一定有人願意去呐。”
…
長孫無忌見形勢逆轉,深吸一口氣後壓下怒火,冷哼一聲退回班列。
他身後的關隴集團成員見狀,也紛紛偃旗息鼓。
將眾臣反應儘收眼底,李世民清了清嗓子,威嚴的聲音響徹大殿:
“好了,此事不必再議。魏愛卿與房、蕭二相所言,深合朕意。
北庭、裡海新定,百廢待興,正需猛士銳意進取,朝廷豈能惜賞寒了功臣之心?
傳朕旨意:薛仁貴、裴行儉、席君買、房遺愛四人,晉爵縣伯,各實封北庭裡海都護府境內草場十萬畝。
準其自行招募部曲、流民前往開發,十年內免征賦稅。但其須遵守都護府律令,承擔戍邊之責。
具體地界,由兵部、戶部會同北庭、裡海大都護府共同勘定,不得有誤!”
“陛下聖明!”魏叔玉、房玄齡、程咬金等人立刻高聲附和。
一口氣封出去四十萬畝土地,雖然遠在西域,李世民心裡還是有點肉疼。
解決封地之事,李世民目光轉向魏叔玉:
“玉兒,長安學堂乃你倡議所設,朕亦寄予厚望。如今卻有勳貴子弟大量退學,你可知緣由,又待如何處置?”
不少有孩子退學的大臣,都豎起了耳朵,臉色很是尷尬。
魏叔玉隨意拱手道:“陛下,緣由或許有多方麵。或覺學業艱苦,或仍留戀舊時紈絝風氣,或家中有所溺愛。
至於處置嘛,學堂有學堂的規矩。他們既然退學,長安學堂將永不錄用。
小婿辦長安學堂,並非為所有勳貴子弟所設。它更像是一個篩子,為朝廷篩選出真正願意求學、能夠成才的棟梁。
不願者,不強求。但臣會儘力完善學製,吸引更多有誌學子留下。”
魏叔玉的態度很明確:愛來不來,不來拉倒。學堂不缺你這一個,但來了就得守規矩。
李世民沉吟片刻:“既然如此,那就按你說的來吧。至於象兒嘛…他身份特殊,你要多加看顧引導。”
“小婿遵旨。”
魏叔玉明白李象的堅持,所帶來的意義十分重大。
真說起來,還是要感謝李承乾的堅持。
就在此時。
馬周很機靈地出列,將那份關於金銀幣的奏折呈上:
“陛下,禦史台根據魏駙馬提議,草擬關於鑄造大唐貞觀金銀幣的陳條。其有利於商賈大宗交易,請陛下禦覽。”
“念!!”
馬周詳細闡述鑄造黃銀幣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幣值設定、鑄造規程、防偽措施,甚至與現有銅錢、絹帛、飛錢的兌換比例等等,都講述得格外清楚。
聽完後李世民的眼睛格外明亮。貞觀通寶所帶來的效果,讓整個大唐的商貿格外活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再說金銀幣上雕琢他的頭像,搞不好能傳幾百上千年。
“好,此議甚好!”李世民臉上露出笑容。
“金銀幣之設,實乃富國之策,朕準了!此事由戶部牽頭,少府監負責鑄造。玉兒你從旁協助,務必儘快拿出章程,鑄造出第一批樣幣呈閱!”
“臣領旨!”戶部尚書和少府監官員連忙出列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