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老臣覺得是個機會,可以答應與榮留王和親。”
李世民又看向眾人,最終將目光放在李靖身上。
“藥師,你怎麼看?”
李靖沉思片刻,最終吐出一句話: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哦......”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閃,“藥師的意思,是拒絕和親?”
李靖搖搖頭:“可以答應與榮留王的和親,從而迷惑高句麗。等明年開春,陛下就可以準備對高句麗的戰事。”
“咦??”
李世民心中駭然,頓時感到頭皮一陣發麻。
不愧是令他忌憚的李藥師,眼界與戰機把握方麵,不是一般的超前。
李世民不動聲色看向侯君集:“侯愛卿,此事你怎麼看?”
侯君集還能說什麼,作為兵部尚書,他自然是主戰派。
“回陛下,老臣與衛國公的看法一樣。”
“哈哈哈......”
李世民暢快的摸著胡須:“真是英雄所見略同,朕與玉兒的看法與諸位愛卿一致。
不僅如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頓了頓繼續道:“據玉兒分析,隻要大唐與榮留王和親,那淵蓋蘇文定會弑殺榮留王。”
“什麼!!”
房玄齡、魏征、李靖、侯君集等人,驚得下巴都快掉了。
“魏賢侄,你有幾成的把握?”
魏叔玉歪嘴一笑:
“九成!!”
“嘶......”
眾人不禁倒抽一口涼氣。倘若魏叔玉推算是真,那...那貞觀十六年對大唐而言,簡直是一個吉祥年啊。
李世民帶著眾人,來到張巨大的大唐堪輿圖前:
“玉兒,你仔細說說,淵蓋蘇文若動手,會在何時?我大唐又該如何應對?”
魏叔玉走到地圖前,手指點在平壤的位置:
“根據各方情報推斷,快則明年開春,慢則不會超過明年秋收。
淵蓋蘇文需要時間,來清洗朝中忠於榮留王的勢力,也需避開寒冬用兵不便的時段。”
他的手指沿著遼水移動,“一旦政變發生,淵蓋蘇文首要目標是穩固內部。
對外則會采取強硬姿態,以凝聚人心。屆時我大唐邊境,尤其是遼水一帶,必受其擾。”
魏叔玉抬起頭,眼神堅定:
“所以,兒臣建議,立即下令給營州都督,加強戒備、整軍經武。
同時可派遣精乾人員,從海上潛入高句麗。
一方麵聯絡忠於榮留王的殘餘勢力,另一方麵密切監視淵蓋蘇文的一舉一動。
待其內亂一起,便可借口維護邊境安定、懲戒不臣,揮師東進!”
李世民聽得連連點頭,眼中讚賞之色愈濃:
“好!主動布局,以待天時,此策甚合朕意!隻是糧草輜重、兵馬調動,還需仔細籌劃。”
“父皇明鑒。”
魏叔玉道,“近年來推廣新式農具,關中、河南連年豐收,國庫充盈。支撐一場東北之戰,綽綽有餘。”
說完他看著李世民,語氣中帶著種不容置疑:
“父皇,此戰關乎大唐東北邊境百年安寧,更關乎華夏氣運。
高句麗不除,遼東永無寧日。前隋三征而未竟之功業,當由父皇、由大唐來完成!
這,才是真正的不世之功!”
魏叔玉一句話,如同一把火,點燃李世民心中壓抑已久的雄心。
想起隋煬帝三征高句麗的慘敗,那不僅是隋朝滅亡的導火索,也是壓在每一個中原帝王心頭的巨石。
李世民猛地一拍桌案,震得地圖微微顫動:
“好...就依你之見!朕即刻下旨,命兵部、戶部暗中籌備。
來年秋天,朕要禦駕親征高句麗!!”
喜歡大唐:開局抬棺勸諫,李二氣炸了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抬棺勸諫,李二氣炸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