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盤珠子劈裡啪啦撞擊聲漸入,鏡頭從泛黃的賬冊特寫拉開,露出隆昌號錢莊內景:晨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整齊碼放的銀元與賬本上。夥計們各司其職,有的撥弄算盤,有的核對票據,門口排著等待辦理業務的小商戶,人聲鼎沸卻井然有序。)
第一場:錢莊晨景·生機盎然
時間:1867年春,辰時
地點:隆昌號錢莊正堂
鏡頭掃過懸掛的“隆昌號”匾額,匾額下方新增一塊“連環擔保同業共榮”的木牌。櫃台前,頭戴瓜皮帽的老賬房先生正給一位布莊老板開具借據,蘇半城站在一旁,手中握著一本牛皮封麵的客戶名冊,不時點頭傾聽。)
布莊老板陳福貴):搓著手,滿臉喜色)蘇掌櫃,按您說的,我找米店王老板、綢緞莊周老板做了連環擔保,這三百兩銀子的貸款三天就批下來了!您瞧,舉起手中的訂單)鬆江府的棉商剛簽了五千匹布的訂單,這下進貨錢不愁了!
蘇半城:微笑,指尖輕點賬冊)陳老板客氣了。您三家互保,既是信譽背書,也是風險共擔。隻要生意做得穩當,隆昌號自然願意幫襯。轉向賬房先生)老周,按咱們新定的規矩,給陳老板的貸款利率再降半厘——守信商戶,理當優待。
賬房先生應聲,櫃台後的夥計們交換眼色,眼神中滿是欽佩。門口突然傳來喧嘩,一位頭戴鬥笠的中年漢子扛著兩筐銅錢擠進來,銅錢碰撞聲驚動眾人。)
魚行老板李老四):扯開嗓子)蘇掌櫃!我今兒把去年的欠款全結清了!筐子重重落在櫃台上,銅錢堆成小山)您瞧瞧,這是兩百三十七兩四錢!自打用了您的“隨借隨還”法子,我周轉靈便,上個月在十六鋪多盤了個碼頭攤位!
蘇半城笑著上前,隨手抓起一把銅錢,陽光在錢眼裡流轉:“李老板這銅錢,可比去年乾淨多了。”眾人大笑——此前魚行欠款常因潮濕生鏽遭拒,蘇半城特意允許用乾燥蘆葦捆紮銅錢,解決了水產商戶的痛點。)
老賬房先生:低聲提醒)掌櫃的,裕豐錢莊的王管事來了,在貴賓室等著呢。
蘇半城眉梢微挑,將銅錢放回筐中,拍了拍李老四的肩膀:“李老板慢走,下月新到的荷蘭海鹽,給您留兩艙。”說罷整了整長衫,走向二樓貴賓室。)
第二場:舊識來訪·態度轉變
時間:辰時末
地點:隆昌號二樓貴賓室
裕豐錢莊的王管事正端著茶盞,目光在牆上新掛的“貨通天下”匾額上打轉,見蘇半城進來,慌忙起身,袖中滑落一張拜帖。)
王管事:賠笑)承宗啊,不,蘇掌櫃,您看我這記性,還拿您當從前的學徒呢!撿起拜帖塞回袖口)這不,我們掌櫃聽說隆昌號月流水破了萬兩,特意讓我來討教討教“連環擔保”的妙處……
蘇半城:示意夥計上茶,語氣淡淡)王管事客氣了。當年在裕豐,您教我撥打算盤的“九歸訣”,我至今受用。指尖劃過桌上的賬冊)不過這連環擔保,不過是讓小商戶抱成團——單打獨鬥易折,合縱連橫才能過冬啊。
王管事的目光落在賬冊上,隻見每頁都用紅筆標注著“商戶互保鏈”:布莊、米店、當鋪等十餘家商戶結成環狀擔保,每家授信額度與經營規模、信用記錄掛鉤,環環相扣卻又各自獨立。)
王管事:咽了咽口水)您這法子,要是拿到租界洋行去說,怕不是要驚掉那些紅毛鬼的帽子?壓低聲音)實不相瞞,裕豐最近流失了三成小商戶,都奔您這兒來了……
蘇半城:忽然輕笑)王管事,您可知為何這些商戶願意跟著隆昌號?抽出一張泛黃的紙頁,上麵畫著“商戶需求圖譜”,密密麻麻標著“短貸急、押品少、周轉快”等字樣)錢莊不是當鋪,不能隻盯著金銀珠寶。他們肩上扛的是全家老小的生計,咱得把算盤打到他們心坎裡去。
王管事麵色微赧,起身告辭時,袖中又滑落一張紙——竟是裕豐錢莊暗中調查隆昌號客戶的名單。蘇半城瞥見紙上“恒通錢莊”的紅印,眸光一沉,卻未點破。)
第三場:街巷穿行·口碑遠播
時間:巳時
地點:上海縣城街巷
鏡頭跟隨蘇半城的腳步,穿過青石板路。兩旁商戶紛紛打招呼,賣早點的攤主硬塞給他兩個芝麻燒餅,藥鋪掌櫃拉住他請教“如何用房產作浮動抵押”,就連街角代寫書信的老學究,也笑著說:“蘇掌櫃的‘連環擔保’,如今成了咱們小本生意人的口頭禪嘍!”)
行至一處街角,忽聞爭吵聲。綢緞莊周老板正與洋行買辦爭執,地上散落著幾匹褪色的洋布。)
買辦戴瓜皮帽,操著半吊子上海話):周老板,這布褪色成這樣,鬼佬貨主可不認賬!
周老板:急得跺腳)這分明是你們洋行倉儲受潮!我拿隆昌號的擔保借的銀子,要是賠了這筆貨,我拿什麼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蘇半城上前撿起布料,湊近細聞:“周老板,這布有股子黴味,確是倉儲不當。”轉向買辦,從袖中掏出一張蓋著隆昌號印的“商戶信用憑證”)您看,周老板是我們的甲等互保商戶,信譽可靠。這樣——您扣下兩成貨款作押金,餘下的我替周老板擔保,下月若再不出問題,押金全退。如何?
買辦盯著憑證上的“可追溯貨源、可連帶追責”條款,又看看蘇半城腰間的和田玉算珠呼應開篇懸念道具),終於點頭。周老板感激涕零,周圍圍觀的商戶紛紛交頭接耳:“有蘇掌櫃作保,比官府蓋印還管用!”)
蘇半城繼續前行,路過一家新開的“恒通錢莊分號”,匾額尚未漆完,門口站著幾個戴墨鏡的夥計,正盯著他的背影指指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