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集:初戰告捷_大民富商蘇半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0集:初戰告捷(1 / 2)

海隅星火:一個家族企業的國際拓荒記

第一章重洋之外的星火

大西洋彼岸的秋日,梧桐葉被雨水浸得發亮,貼在費城老城區磚紅色的建築牆上。李默站在“李氏環球北美辦事處”的落地窗前,指尖無意識地劃過玻璃上凝結的水珠。窗外是本傑明·富蘭克林大道的車水馬龍,而辦公室裡,空氣卻像凝固了一樣,隻剩下打印機偶爾吐出紙張的沙沙聲。

這是李氏集團海外拓展的第三個月。從祖父輩在嶺南小城創辦“李氏五金”開始,這個家族企業走過了三代人。父親李建宏接手後,將小作坊發展成國內知名的精密機械製造商,但他心中始終有個未竟的夢——讓李氏的產品走出國門,在世界舞台上占據一席之地。李默,作為李家第三代中唯一在海外讀過ba的年輕人,被父親寄予了厚望,帶著一紙委任狀和集團半年的預算,在費城租下了這間位於寫字樓12層的辦公室。

“默哥,德國那家競品的報價又下來了,比我們低了七個點。”助理陳曦抱著文件夾走進來,眉頭緊鎖,“他們在歐洲市場深耕多年,客戶關係太穩固了,這次‘東部走廊’項目,我們恐怕……”

“東部走廊”項目,是美國東北部幾個州聯合發起的交通樞紐升級工程,其中核心的智能倉儲機械係統招標,對李氏來說是塊分量極重的敲門磚。一旦拿下,不僅能帶來數千萬美元的直接利潤,更能打破歐美企業對高端機械市場的壟斷認知。但對手是德國老牌企業馮·諾依曼集團,無論技術積累還是本地資源,都占據絕對優勢。

李默轉過身,臉上沒什麼表情,但緊握的拳頭泄露了他的緊張。三個月來,他帶著團隊跑遍了美國東海岸,參加行業展會,拜訪經銷商,吃了無數閉門羹。美國人對亞洲品牌的刻板印象,歐洲企業的技術壁壘,還有本地供應商的排外情緒,像一道道無形的牆。為了這個項目,他們熬了無數個通宵,根據美國市場的標準修改設計方案,甚至拉來了麻省理工學院的華裔教授做技術顧問。

“低七個點……”李默低聲重複,走到白板前,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項目參數和競爭對手分析,“馮·諾依曼用的是第三代液壓係統,我們的第五代伺服電機係統成本確實高,但能耗和精度上有優勢。他們吃準了甲方會優先考慮價格。”

“可我們的報價已經是成本價了,再降就要賠本了。”陳曦急道。

辦公室裡陷入沉默。牆上的時鐘指向下午四點,距離投標截止還有最後24小時。李默看著白板上“李氏精密——讓精準觸達每個角落”的標語,那是父親親自定下的企業理念。他想起臨行前父親的話:“默兒,海外拓展就像拓荒,頭三腳難踢,但隻要站穩了,後麵就是一片天。爸不求你立刻賺錢,隻求你打出李氏的牌子,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企業也能做頂尖的技術。”

手機突然震動,是國內發來的微信,母親發來一張照片,祖父坐在院子裡的老槐樹下,手裡拿著放大鏡看報紙,旁邊放著一杯茶。配圖文字:“爺爺說等你好消息。”李默的心頭一暖,又湧上一股酸澀。他深吸一口氣,走到辦公桌前,拿起電話:“聯係甲方技術總監安德森先生,就說我們想做最後一次技術演示,就在他們的倉儲中心現場。”

陳曦愣住了:“現場演示?可我們的樣機還在調試……”

“必須去。”李默的聲音斬釘截鐵,“價格我們比不過,但技術實力必須讓他們親眼看到。通知研發部,今晚通宵調試,明天一早帶樣機去現場。就算隻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也要試!”

夜色漸濃,費城的雨還在下。李氏辦事處的燈光亮了一整夜,像重洋之外一點微弱卻倔強的星火。打印機的沙沙聲、鍵盤的敲擊聲、偶爾響起的英語討論聲,混雜著咖啡機的咕嘟聲,構成了一曲緊張而充滿希冀的夜曲。李默靠在椅子上,看著團隊成員熬紅的眼睛,心中隻有一個念頭:不能輸,為了父親的期望,為了家族三代人的夢想,更為了那些在國內等著他們闖出一片天的員工。

第二章談判桌上的暗戰

清晨的陽光穿透雨霧,灑在費城港務局的倉儲中心。巨大的貨架直抵天花板,機械臂有條不紊地搬運著集裝箱。李氏團隊的樣機被安置在角落,銀色的機身在工業燈光下閃著冷光,與旁邊馮·諾依曼那台略顯笨重的設備形成對比。

甲方技術總監安德森是個頭發花白的老牌工程師,臉上帶著美國人特有的嚴謹和一絲不易察覺的傲慢。他看著李默一行人忙碌地調試設備,旁邊跟著馮·諾依曼的銷售總監漢斯,一個穿著考究西裝的德國人,正用帶著口音的英語和安德森聊著天,時不時投來輕蔑的目光。

“李先生,”安德森開口,語氣平淡,“距離投標截止隻有幾個小時了,你們堅持要做這次演示,我希望不會浪費大家的時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安德森先生,”李默用流利的英語回應,眼神堅定,“我們隻需要十分鐘,讓您看到李氏技術的不同。”

調試完畢,李默示意啟動設備。沒有想象中的轟鳴,李氏的智能機械臂幾乎是靜音啟動,屏幕上的數據流暢地跳動。根據預設程序,它需要在三分鐘內從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貨架上精準抓取五種不同規格的模擬貨物,並按順序碼放。

機械臂如舞者般靈活,每一次移動都精準到毫米,抓取、旋轉、放置,一氣嗬成。旁邊的計時器顯示,隻用了兩分半鐘,所有貨物已整齊碼放,誤差不超過0.5毫米。而隨後馮·諾依曼的設備演示,雖然也完成了任務,但用時超過三分鐘,且在抓取易碎模擬品時,震動明顯更大。

安德森的眉頭微微舒展,他走近李氏的設備,仔細查看屏幕上的運行數據,尤其是能耗曲線。“伺服電機係統……能耗比馮·諾依曼低了18,精度卻高了一個等級。”他喃喃自語,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漢斯的臉色沉了下來,立刻接口:“安德森先生,技術參數隻是一方麵,我們的設備在北美市場有十年的運營經驗,售後網絡覆蓋全美國,李氏作為新來者,在服務保障上恐怕……”

“漢斯先生,”李默打斷他,拿出一份文件,“這是我們與本地最大的機械維修連鎖企業‘鐵臂’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他們將為李氏設備提供7x24小時的售後支持,覆蓋全美主要城市。此外,我們還承諾提供三年免費維護,這是馮·諾依曼沒有的條款。”

安德森接過協議,仔細翻閱,眼中的驚訝更甚。他看著李默,這個年輕的中國企業家,臉上沒有初來乍到的青澀,隻有一種沉穩的自信。“李先生,你們的技術和售後方案確實很有吸引力,但價格……”

“價格方麵,”李默深吸一口氣,這是他昨晚熬夜想出的最後對策,“我們可以接受在報價基礎上,按項目實際回款進度,給予3的浮動優惠。如果甲方能在合同中加入‘後續五年優先合作權’的條款,我們還可以再讓利2個點。也就是說,我們的最終報價,隻比馮·諾依曼高2個點,但能提供更高的技術指標和更優的售後保障。”

這個條件一出,不僅安德森愣住了,連漢斯都吃了一驚。這相當於李氏在幾乎不盈利的情況下,用技術和服務換取市場準入和長期合作機會,是典型的破釜沉舟之舉。

“李先生,你確定要這麼做?”安德森盯著李默的眼睛,“這對你們來說,風險很大。”

“安德森先生,”李默迎上他的目光,語氣誠懇,“李氏進入北美市場,不是為了做一錘子買賣,而是希望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我們相信,憑借技術實力和服務質量,我們能成為貴方最可靠的合作夥伴。這個項目對我們意義重大,我們願意拿出最大的誠意。”

會議室裡一片寂靜,隻有牆上的掛鐘在滴答作響。安德森靠在椅背上,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顯然在權衡利弊。技術優勢、售後保障、長期合作的可能性,以及那僅高2個點的價格,在他心中快速盤算著。

漢斯坐不住了,他急切地說:“安德森先生,馮·諾依曼可以提供更好的付款條件,我們……”

“漢斯先生,”安德森打斷他,語氣帶著一絲不耐,“我需要考慮的是整個項目的最優解,而不僅僅是價格。”他轉向李默,“李先生,你們的演示很成功,方案也很有競爭力。請給我一個小時,我需要和采購委員會溝通。”

走出港務局大樓,費城的天空已經放晴。陳曦激動地差點跳起來:“默哥,有戲!安德森剛才的眼神不一樣了!”

李默卻沒有放鬆,他看著遠處港口停泊的巨輪,心中依然忐忑。這一個小時,像一個世紀般漫長。他拿出手機,想給父親打個電話,卻又放下了。他知道,此刻國內的家族企業裡,所有人都在等著消息,從祖父到車間裡的老工人,大家的心都懸在大西洋的這一邊。

手機終於響起,是安德森的號碼。李默深吸一口氣,按下了接聽鍵:“喂,安德森先生……”

電話那頭傳來安德森略帶疲憊卻清晰的聲音:“李先生,經過采購委員會的討論,我們決定接受李氏的投標。恭喜你們,‘東部走廊’項目,屬於你們了!”

李默的大腦瞬間一片空白,隨後是巨大的狂喜衝擊著他的神經。他幾乎握不住手機,隻聽到自己急促的呼吸聲。陳曦和團隊成員圍了過來,看著他的表情,瞬間明白了結果,爆發出震天的歡呼。

“我們做到了!我們真的做到了!”陳曦激動地喊道,幾個年輕的工程師互相擁抱,有人甚至流下了眼淚。三個月的艱辛、無數次的碰壁、通宵達旦的努力,在這一刻都化作了成功的喜悅。

李默看著歡呼的團隊,又抬頭望向東方,仿佛能透過重洋,看到國內家族企業裡那一張張期待的麵孔。他對著電話,聲音帶著難以抑製的顫抖:“謝謝您,安德森先生!謝謝您給李氏這個機會!我們保證,一定圓滿完成項目,絕不辜負您的信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掛掉電話,李默走到路邊,撥通了那個熟悉的號碼。電話響了很久才被接起,父親沉穩的聲音傳來:“默兒?”

“爸,”李默的聲音哽咽了,“我們……拿下了。‘東部走廊’項目,我們拿下了!”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然後傳來父親帶著激動的、有些顫抖的聲音:“好!好!太好了!我就知道你們能行!默兒,你辛苦了!”

李默聽到電話背景音裡,似乎有父親用力擦眼淚的聲音,還有隱約的歡呼。他知道,這個消息,正以最快的速度,傳回嶺南那個承載著李氏百年夢想的地方。

第三章嶺南故裡的歡騰

李氏集團總部大樓位於嶺南市高新技術開發區,銀灰色的建築在六月的陽光下熠熠生輝。董事長辦公室裡,李建宏掛掉兒子的電話,手指還在微微顫抖。他看著辦公桌上擺放的祖父照片,照片裡的老人穿著長衫,眼神堅毅,那是“李氏五金”的奠基人。

“爸,我們做到了,真的做到了……”李建宏對著照片喃喃自語,眼眶瞬間紅了。從他接手企業那天起,拓展國際市場就是他最大的心願,為此他籌備了十年,考察了無數國家,最終將第一步棋落在了美國。他知道這有多難,歐美市場的技術壁壘、品牌偏見、貿易壁壘,每一道坎都足以讓一個企業望而卻步。他派兒子去開拓,既是信任,也是放手讓年輕人去闖,哪怕前路荊棘密布。

“董事長!”秘書王姐推開門,臉上帶著抑製不住的喜悅,“剛剛接到北美辦事處的正式郵件,‘東部走廊’項目確認中標了!”

“知道了!”李建宏的聲音帶著難以掩飾的激動,“通知下去,召開全體員工大會,另外,讓廚房準備一下,今晚在集團餐廳擺慶功宴,所有員工都參加!”

“好嘞!”王姐笑著跑了出去,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了整個集團。

生產車間裡,機器的轟鳴聲中,老技術員張師傅正在調試一台精密車床。他在李氏乾了三十年,從學徒到技師,見證了企業從小到大的每一步。當車間主任跑進來,大聲宣布中標消息時,張師傅手裡的扳手“哐當”一聲掉在地上。

“真的?拿下美國那個大項目了?”張師傅的聲音有些沙啞。

“千真萬確!李默總親自談下來的!”車間主任激動地拍著他的肩膀,“老張,咱們的機器要賣到美國去了,以後咱們也是給國際大項目供貨的人了!”


最新小说: 猶記少年時 釣係美人一笑,在場都被撩成翹嘴 遊子的漂泊歲月 功法賦我雙修大陰陽混沌訣 砸穿地府當女帝,大佬團寵萬人迷 我的變強方式:專搞校花心態! 媽咪!七個喪屍萌崽等投喂 瘋批帝王:小乖不怕,朕在 怎麼就愛上了你 繼子誰愛養誰養?我獨寵紈絝小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