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集:初戰告捷_大民富商蘇半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0集:初戰告捷(2 / 2)

車間裡瞬間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工人們互相擊掌,有人拿出手機拍照,要把這個好消息立刻告訴家人。角落裡,一個年輕的操作工偷偷抹了把眼淚,他想起自己剛入職時,李建宏在新員工培訓上說的話:“咱們李氏人,要有誌氣,要讓全世界都用上我們造的精密機械。”

行政樓裡,財務部的小姑娘們圍在一起,對著電腦屏幕上的中標通知書尖叫。市場部的小王立刻打開ppt,開始準備慶功會的背景板,上麵要大大的寫上“熱烈祝賀李氏集團中標美國‘東部走廊’項目”。就連保安室的老陳,也從對講機裡聽到了消息,咧著嘴對進出的員工說:“咱們李氏出息了!”

下午三點,全體員工大會在集團禮堂舉行。李建宏站在台上,看著台下黑壓壓的人群,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興奮和自豪。他清了清嗓子,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各位同事,各位家人!今天,我要告訴大家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我們李氏集團,中標了美國‘東部走廊’項目!”

掌聲如潮水般響起,經久不息。李建宏揮了揮手,繼續說道:“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李氏的產品,得到了國際頂級市場的認可!意味著我們打破了歐美企業的壟斷,在國際舞台上站穩了腳跟!這是我們三代李氏人夢寐以求的時刻!”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台下,最後落在前排坐著的幾位白發老人身上,那是跟著祖父一起創業的老員工。“我要感謝在坐的每一個人,感謝研發團隊的日夜攻堅,感謝海外辦事處的拚搏奮鬥,感謝生產一線的精益求精,更要感謝那些為李氏奉獻了一輩子的老同誌們!沒有你們,就沒有李氏的今天!”

“李默在電話裡告訴我,為了這個項目,他們團隊三個月沒睡過一個安穩覺,跑遍了美國東海岸,吃了無數閉門羹,但他們挺過來了!為什麼?因為他們知道,他們身後站著整個李氏,站著我們所有家人!”

說到這裡,李建宏的聲音哽咽了:“我父親,也就是你們的老董事長,臨終前拉著我的手說:‘建宏啊,什麼時候,咱們李氏的東西能賣到國外去,讓洋人也豎大拇指,我就算閉眼也安心了。’今天,我可以告慰他的在天之靈了,我們做到了!”

台下不少老員工已經淚流滿麵,年輕員工們則熱血沸騰,掌聲、歡呼聲、啜泣聲交織在一起,彙成了一曲激動人心的交響樂。

晚上,集團餐廳燈火通明,每張桌子上都擺滿了豐盛的菜肴。李建宏帶著幾位高管,挨桌給員工們敬酒。祖父李老爺子也被請來了,老人家穿著唐裝,精神矍鑠,手裡拄著拐杖,臉上一直掛著笑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爺爺,您高興嗎?”李建宏扶著老人,笑著問。

“高興!高興啊!”老爺子用力點頭,眼睛裡閃著光,“比我當年娶你奶奶那天還高興!咱們李家,終於走出國門了!默兒這孩子,有出息!”

年輕的員工們圍過來,爭相向老爺子敬酒,聽他講當年“李氏五金”創業的故事。整個餐廳裡,洋溢著家的溫暖和勝利的喜悅。有人拿出手機,拍下這難忘的一幕,發在家族群裡。

此刻,遠在費城的李氏辦事處,也正在舉行慶功宴。李默看著視頻裡國內熱鬨的場景,聽著家人和同事們的歡呼聲,眼眶濕潤了。他舉起酒杯,對著鏡頭:“爸,爺爺,各位家人,謝謝你們的支持!我們在這邊一切都好,接下來,我們會全力以赴,把項目做好,讓李氏的牌子在北美市場越擦越亮!”

視頻那頭,李建宏舉起酒杯回應:“默兒,好好乾!家裡有我們,你放心!記住,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整個李氏都是你的後盾!”

屏幕內外,酒杯相碰,雖然隔著萬裡重洋,卻傳遞著同樣的喜悅和信念。這個夜晚,對於李氏家族來說,注定無眠。它不僅是一個項目的成功,更是一個家族企業走向世界的裡程碑,是三代人夢想照進現實的光輝時刻。

第四章裡程碑後的漣漪

“東部走廊”項目的成功,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李氏集團內外激起了層層漣漪。最直接的影響,是賬麵上那數千萬美元的訂單金額,按照當前彙率換算成人民幣,是一筆足以讓任何企業豔羨的數字。財務總監在月度會議上彙報時,嘴角的笑意怎麼也藏不住,這筆利潤不僅能覆蓋海外辦事處一年的運營成本,還能為集團注入充足的現金流,支持後續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

但比利潤更重要的,是國際市場的認可。中標消息經美國當地媒體和行業期刊報道後,李氏集團的名字開始出現在歐美機械工程領域的視野中。行業分析報告中,首次出現了對“中國李氏精密機械”的技術評價,雖然措辭仍帶有謹慎,但“創新”“高效”“性價比突出”等詞彙,已經打破了過去對亞洲品牌“廉價低質”的刻板印象。

德國馮·諾依曼集團的漢斯在項目落幕後,曾私下找到李默,語氣複雜地說:“李先生,你們贏了,但不是靠價格,是靠技術。這在北美市場,很少見。”這句話,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歐美同行的態度轉變。

更具意義的是後續的合作機會。項目中標一個月後,李氏北美辦事處陸續收到了來自加拿大、墨西哥以及美國本土其他企業的谘詢函,詢問智能倉儲設備和精密機械部件的合作可能。其中一家位於芝加哥的物流巨頭,直接表達了希望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意願。

“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口碑效應’。”李建宏在董事會上興奮地說,“一個項目的成功,打開了一扇門,讓更多人看到了李氏的實力。現在,不是我們去求著彆人合作,而是彆人主動找上門來了。”

家族內部,這次成功也帶來了微妙的變化。原本對海外拓展持保留態度的幾位叔伯,態度徹底轉變,在家族會議上主動提出要加大對北美市場的投入,甚至建議在歐洲設立新的辦事處。年輕一代的子弟們更是備受鼓舞,幾個在國外留學的李家孩子,紛紛表示畢業後願意加入海外團隊,為家族企業的國際化出一份力。

李默的堂妹李薇,正在劍橋大學攻讀國際貿易,她在給李默的郵件裡寫道:“堂哥,看到你們的成功,我太激動了!原來我們李家的企業真的可以在國際舞台上和那些百年老店競爭。等我畢業,我要去歐洲開拓市場,把李氏的牌子也打到歐洲去!”

這種家族凝聚力和使命感的提升,是金錢無法衡量的。李建宏看著家族群裡晚輩們充滿激情的討論,欣慰地對妻子說:“你看,這就是傳承的力量。當年我們吃的苦,受的累,現在都變成了孩子們前進的動力。”

在企業內部,員工的士氣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產線上,工人們更加注重產品質量,“為國際項目供貨”成了他們引以為傲的標簽。研發中心裡,年輕的工程師們主動加班加點,希望能開發出更先進的技術,鞏固李氏的競爭優勢。人力資源部發現,最近的招聘中,名校畢業生和海外人才的投遞量明顯增加,“李氏集團——國際化的民族企業”成為了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碼。

老技術員張師傅被請去給新員工做培訓,他指著車間裡即將發往美國的設備零件,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們,看到了嗎?這就是你們做的東西,它們馬上要漂洋過海,用到美國的大項目上。咱們手上的活兒,可不光是為了掙錢,更是為了給中國人長臉,給李氏爭口氣!”

項目執行過程中,李氏團隊的專業和高效進一步鞏固了國際口碑。麵對美國嚴苛的施工標準和環保要求,李默帶領團隊逐一攻克,不僅提前完成了設備安裝調試,還在試運行中創造了零故障的記錄。安德森總監在驗收報告中寫道:“李氏團隊展現出的技術實力和敬業精神,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中國企業完全有能力參與並出色完成國際頂級項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份報告被李建宏放在了集團展廳最顯眼的位置,旁邊是“東部走廊”項目的全景照片。每當有客戶或合作夥伴來訪,他都會親自帶到這裡,講述李氏走出國門的故事。

“這不僅僅是一個項目的成功,”李建宏常對來訪的客人說,“這是一個信號,說明中國製造業正在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說明我們中國的企業,有能力在全球價值鏈中占據更高的位置。”

一年後,“東部走廊”項目順利竣工,李氏的智能倉儲係統因其高效節能的表現,獲得了美國交通部門頒發的“年度創新技術獎”。這是該獎項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亞洲企業。消息傳回國內,再次引起了行業轟動,李氏集團的股票在資本市場上連續數日漲停。

站在費城辦事處的窗前,李默看著樓下日益繁忙的街道,心中感慨萬千。從當初那個隻有幾個人的小團隊,到如今擁有五十多名員工、業務輻射整個北美的分公司,李氏在海外的根基已經穩固。而國內的總部,也借著這股東風,加速了技術升級和產業擴張,一個橫跨中西、協同發展的企業藍圖正在徐徐展開。

第五章星辰大海的征程

嶺南的夏夜,蟬鳴聲聲。李氏家族的庭院裡,葡萄架下擺著一張石桌,李建宏陪著父親李老爺子喝茶。院子裡燈火通明,傳來晚輩們的說笑聲,那是剛從國外回來的李默和堂妹李薇在給大家講歐洲考察的見聞。

“爸,您看,”李建宏拿起一份文件,“歐洲辦事處的籌備方案已經擬好了,薇丫頭說想把第一站放在德國,直接去競爭對手的家門口試試水。”

老爺子放下茶杯,眯著眼睛笑了:“好,好!就得有這股子闖勁!想當年我開‘李氏五金’,也就是在街角擺了個小攤,誰能想到今天能賣到國外去?人啊,就得有夢想,有了夢想,就得去追。”

李建宏點點頭,看著不遠處談笑風生的孩子們,心中充滿了希望。“東部走廊”項目的成功,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李氏集團走向世界的大門,更重要的是,它讓整個家族和企業明白了一個道理:在全球化的時代,畏首畏尾隻會被淘汰,隻有勇敢走出去,在國際舞台上接受檢驗,才能真正強大起來。

“默兒這次乾得不錯,”老爺子感慨道,“頂住了壓力,打出了名堂。不過啊,這才隻是開始,海外的路還長,挑戰還多著呢。”

“您說得對,爸。”李建宏深以為然,“現在歐美市場對我們的認可度提高了,但貿易摩擦、技術壁壘、文化差異這些問題依然存在。我們不能驕傲,得把這次成功當成新的起點,繼續修煉內功,提升技術,打造真正的國際品牌。”

正說著,李默和李薇走了過來。李薇手裡拿著平板電腦,興奮地說:“大伯,爺爺,你們看,這是我們在德國考察時接觸的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他們對我們的精密電機技術非常感興趣,想和我們合作開發下一代車載電機係統。”

李建宏接過平板,仔細看著上麵的技術參數和合作意向書,眼中閃過一絲驚喜:“新能源汽車?這可是個大市場。德國是汽車工業的發源地,他們能看上我們的技術,不容易啊。”

“是啊,”李默接口道,“他們的技術總監說,我們的伺服電機係統在能耗和體積上有明顯優勢,很符合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需求。這對我們來說,是個進入高端製造業細分領域的好機會。”

老爺子看著眼前的孫輩們,一個在北美站穩了腳跟,一個又把目光投向了歐洲,心中滿是欣慰。他想起自己年輕時,最大的願望不過是讓家人吃飽穿暖,讓“李氏五金”在小城有個立足之地。沒想到短短幾十年,李家的產業已經走向了世界,孫輩們的眼界和魄力,更是遠超他的想象。

“好,好!”老爺子連連點頭,“你們年輕人有想法,有衝勁,就放手去乾!記住,不管走到哪裡,根不能忘,心要正,做生意如做人,誠信為本,技術為根,這樣才能走得長遠。”

“我們記住了,爺爺。”李默和李薇異口同聲地說。

夜深了,家人漸漸散去。李建宏陪著父親回到房間,老爺子躺在床上,拉著他的手,低聲說:“建宏啊,看到你們現在這樣,我放心了。李氏的未來,就靠你們這些後輩了。記住,不管多大的企業,多大的成就,都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

“爸,您放心吧。”李建宏眼眶微熱,“我們會的。”

走出父親的房間,李建宏站在庭院裡,望著滿天繁星。遠處,李氏集團總部大樓的燈光依然明亮,那是研發中心的工程師們還在為新的技術攻關。他知道,“東部走廊”項目的成功,隻是李氏國際化征程中的一個裡程碑,前方還有更廣闊的星辰大海等待著他們去探索。

從嶺南小城的五金作坊,到橫跨歐亞美的國際企業,李氏集團的故事,是無數中國家族企業奮鬥的縮影。它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製造業的崛起,也展現了中國企業家在全球化浪潮中勇立潮頭的擔當。

幾天後,李默再次登上飛往北美的航班。在飛機衝上雲霄的那一刻,他看著窗外逐漸縮小的城市燈火,心中充滿了力量。他知道,每一次起飛,都意味著新的挑戰和機遇;每一次降落,都意味著離夢想更近一步。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李氏集團的旗幟,正迎著朝陽,在重洋之外的土地上,獵獵作響。它不僅代表著一個家族的夢想,更代表著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決心和信心。這趟星辰大海的征程,才剛剛開始。

喜歡大民富商蘇半城請大家收藏:()大民富商蘇半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女承母業,我在豪門當保姆 崩壞:從最弱律者開始生活 我,木偶戲神,斬斷陰陽 快穿抱大腿後人生開掛了 重生寶可夢,從獨角蟲開始 我在霸總世界當胃病醫生 高考落榜?我眾籌開創最高學府! 開局覺醒無敵劍氣,我殺瘋萬界! 亂世龍淵:青銅羅盤震三國 NBA:執教勇士,鄧肯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