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集:平遙議改,活期擴麵_大民富商蘇半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民富商蘇半城 > 第396集:平遙議改,活期擴麵

第396集:平遙議改,活期擴麵(1 / 1)

平遙七月:活期銀潮漫縣城

光緒八年七月,平遙古城的暑氣裹著汾河的濕氣,沉甸甸壓在青石板路上。彙通票號總號的青磚院牆裡,幾株老槐樹的葉子被曬得打蔫,唯有簷下懸掛的“同業會”木牌,在熱風裡輕輕晃著,惹得簷角鐵馬叮當作響。

蘇半城踩著辰時的梆子聲走進議事廳時,十二家票號的東家已大半坐定。日升昌的李掌櫃端著蓋碗茶,指節叩著桌麵,目光掃過廳中眾人,見蘇半城進來,才放下茶碗,慢悠悠道:“承宗,這七月天本就燥,你偏要把大夥喊來,莫不是又有什麼新主意?”

蘇半城笑著頷首,走到廳中八仙桌旁,將手裡的賬本輕輕一放。賬本封皮上“彙通票號活期存銀登記”幾個字,讓在座東家都微微直了身子——自正月彙通推出活期存銀,府城百姓存銀的熱潮就沒斷過,如今才過半年,光是太原、大同兩地的活期存銀,就比當初預估的多了三成。

“今日請各位來,確實是為活期存銀的事。”蘇半城翻開賬本,指尖點在“府城存戶占比九成”那行字上,“眼下府城的百姓都認咱們的活期,可縣城的鄉親呢?上個月我去平遙周邊的祁縣、太穀走了走,見著農戶背著布囊,趕幾十裡路來府城存銀,有的銀子就揣在懷裡,路上怕丟,夜裡怕搶,多不容易。”

他頓了頓,抬眼看向眾人:“我想,把活期存銀擴到各縣的分號去。月息還按一厘算,若是存滿一年,再多加半厘利息。這樣一來,縣城百姓不用跑遠路,咱們票號的生意,也能紮得更深些。”

話音剛落,李掌櫃便皺起了眉,手裡的茶碗重重磕在桌沿:“承宗,你這主意太冒失了!府城分號的現銀儲備足,可縣城分號呢?就拿咱們日升昌的祁縣分號來說,平日裡隻做些彙兌,現銀攏共不過兩千兩。你要是讓他們做活期,萬一哪天百姓都來取銀子,分號拿什麼給?真要鬨起擠兌,不光是一家的事,整個山西票號的名聲都得砸了!”

李掌櫃的話,讓幾位東家也跟著點頭。蔚泰厚的張東家摸了摸胡子:“李掌櫃說得在理。縣城分號的底子薄,現銀調度是個大問題。去年臘月,咱們蔚字五聯號的介休分號,就因為現銀不足,誤了商戶的彙兌,差點丟了大客戶。”

蘇半城早料到會有反對聲,他從袖中取出一張折疊的羊皮地圖,緩緩展開。地圖上用朱砂標出了十二家票號在山西各縣的分號,府城分號用紅圈標注,縣城分號則用藍點,密密麻麻,像撒在山西地界上的星子。

“各位請看,”蘇半城的手指沿著地圖上的紅線移動,“咱們十二家票號,在山西有五十六家分號,其中府城分號十二家,縣城分號四十四家。我已經跟彙通各縣分號的掌櫃算過,若是推活期,每個縣城分號日均需備現銀五百兩。咱們聯號不是白聯的——縣城分號要是缺現銀,當天就能向所屬府城的分號調;府城分號要是不夠,再往總號調。就像一張網,互相扯著,還怕現銀不夠?”

他指著平遙總號的位置:“比如平遙周邊的平遙縣、介休縣分號,若是現銀告急,一個時辰就能從平遙總號調銀過去;太穀縣分號缺銀,太原府分號半天就能送到。咱們之前定的聯號盟約裡,本就有‘互通有無’的規矩,如今不過是把這規矩用在活期存銀上,怎麼會冒失?”

李掌櫃還想再說什麼,喬致庸卻先開了口。他坐在蘇半城身旁,手裡轉著兩顆油光鋥亮的核桃,聲音沉穩:“李兄,我倒覺得承宗這主意可行。咱們晉商做了幾百年生意,靠的是什麼?不就是‘信譽’二字。縣城百姓想存銀卻沒處去,咱們把活期擴過去,是給他們方便,也是給咱們自己攢信譽。”

喬致庸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再說,現銀調度的事,承宗想得比咱們細。去年咱們十二家聯號抗彙豐,不就是靠互相拆借,才扛住了洋人的高息攬儲?如今不過是把這法子用到縣城,有什麼好怕的?要是連這點膽子都沒有,將來洋人的銀行把分號開去縣城,咱們再想搶生意,可就難了。”

喬致庸的話,像一顆石子投進水裡,讓原本猶豫的東家們都動了心。大德通的王東家放下手裡的算盤:“喬東家說得對。我聽說彙豐在上海的分號,已經開始往周邊縣城跑了。咱們要是不先占住山西的縣城,將來銀子都流到洋人那兒去,咱們這些老票號,遲早得喝西北風。”

“我也同意。”蔚豐厚的趙東家接著說,“上個月我去運城分號,見著不少鹽商想存活期,可咱們沒這業務,他們隻好把銀子存在當鋪,月息才半厘。要是咱們把活期擴到運城縣城,這些鹽商的銀子,不就都成咱們的了?”

見眾人態度轉變,李掌櫃也沒再堅持,隻是歎了口氣:“罷了,你們都覺得行,我也不攔著。隻是得把醜話說在前頭,若是哪個分號出了擠兌的事,咱們十二家都得幫襯著,彆讓一家扛不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蘇半城立刻點頭:“李叔放心,我已經擬好了調度章程,各家分號的現銀儲備、調銀路線都寫得明明白白,會後給大夥每人發一份。將來不管哪家分號缺銀,隻要發個信,咱們聯號都得伸手幫。”

議事廳裡的氣氛漸漸熱絡起來,東家們開始討論各縣分號的具體籌備:有的說要先給縣城分號的夥計做培訓,教他們認活期存票的印鑒;有的說要在縣城貼告示,讓百姓知道活期存銀的好處;還有的說要跟縣城的糧行、綢緞莊搭夥,讓他們幫著宣傳。

午時的梆子聲響起時,同業會才算散了。蘇半城送眾人走出總號大門,喬致庸走在最後,拍了拍他的肩膀:“承宗,你這步棋走對了。縣城的百姓多,銀子也多,將來咱們的活期存銀,說不定能比府城還多。”

蘇半城望著喬致庸遠去的背影,又轉頭看向街對麵。幾個農戶背著布囊,正打聽著彙通票號的方向,臉上滿是期待。他想起早上在祁縣見到的那個老農,揣著攢了三年的五十兩銀子,說要存活期,給兒子攢彩禮錢。那時老農的手還在抖,怕銀子丟了,怕票號不可靠。

如今,等活期存銀擴到祁縣縣城,老農再存銀子,就不用趕幾十裡路了。蘇半城想著,心裡忽然鬆了口氣,像卸下了一塊石頭。他抬頭看向天空,七月的太陽正烈,可風裡卻帶著一絲涼意——那是汾河的風,吹過平遙的城牆,吹向山西的各個縣城,也吹向晉商票號的將來。

當天下午,蘇半城就把調度章程發了出去,又讓人去各縣分號傳話,讓他們開始籌備活期存銀的業務。平遙縣分號的掌櫃接到消息時,正跟夥計們盤點現銀,聽說要推活期,立刻讓夥計去街上買紅紙,寫告示。

“掌櫃的,咱們真要做活期啊?”小夥計一邊裁紅紙,一邊問,“要是百姓都來存,咱們的現銀夠嗎?”

掌櫃的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總號早安排好了。咱們缺銀,太原府分號半天就能送來。再說,這是好事啊,將來縣城的百姓都來咱們這兒存銀,咱們分號的生意,就再也不用靠彙兌過日子了。”

小夥計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拿起毛筆,在紅紙上寫下“活期存銀,隨存隨取,月息一厘”幾個大字。字寫得不算好看,卻透著一股熱鬨勁兒,貼在分號門口時,立刻圍了不少百姓。

“掌櫃的,這活期存銀是啥意思?”一個賣菜的大媽湊過來問。

“就是您把銀子存在這兒,啥時候想用啥時候取,每個月還能得利息。”掌櫃的笑著解釋,“您要是存滿一年,利息還能多給半厘。比您把銀子藏在家裡安全,比存在當鋪利息高。”

大媽眼睛一亮:“真的?那我這二十兩銀子,能存嗎?”

“能啊,您現在就能存,我給您開存票。”掌櫃的說著,拿出一張淺黃的活期存票,蘸了蘸印泥,蓋上了彙通的“晉月”印章。

大媽接過存票,摸了又摸,像捧著個寶貝:“太好了,以後不用把銀子藏在床底下了,還能得利息,真是太好了。”

消息像長了翅膀,很快就傳遍了平遙縣城。當天下午,平遙分號就存了三百多兩銀子,來的有農戶、有小商販,還有做豆腐的、開麵館的。夥計們忙得腳不沾地,卻個個臉上帶笑——以前分號裡冷冷清清,如今人來人往,才像個做生意的樣子。

幾天後,祁縣、太穀、介休的分號也陸續推出了活期存銀。祁縣分號的掌櫃給蘇半城寫信,說第一天就存了五百多兩銀子,其中有個老農,存了五十兩,說要給兒子攢彩禮錢,還說“以後存銀子不用跑太原了,家門口就有票號,放心”。

蘇半城看著信,心裡暖暖的。他走到總號的院子裡,老槐樹的葉子已經恢複了生機,風一吹,沙沙作響。夕陽落在院牆上,把“彙通票號”四個字照得通紅。他想起同業會上李掌櫃的擔憂,想起喬致庸的支持,想起那些縣城百姓期待的眼神。

活期存銀從府城擴到縣城,這步棋確實走對了。晉商票號的根基,不再隻紮在府城的繁華裡,而是紮進了縣城的泥土裡,紮進了百姓的心裡。將來不管是洋人來搶生意,還是遇到彆的風浪,隻要百姓還信著晉商的票號,還把銀子存在這兒,晉商就倒不了。

蘇半城抬手摸了摸老槐樹的樹乾,粗糙的樹皮硌著手心,卻讓他覺得踏實。七月的平遙,暑氣還沒散,可晉商票號的新日子,已經隨著活期存銀的銀潮,悄悄漫進了山西的各個縣城,漫向了更遠的將來。

喜歡大民富商蘇半城請大家收藏:()大民富商蘇半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大唐:李承乾,開局自儘嚇瘋李二 嬌小姐好孕隨軍,震驚整個家屬院 惡女快穿:一不小心就成了萬人迷 選猴哥擺爛?校花反手黑卡包養! 從零開始的修仙家族模擬器 綠山雀 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補課 重回高中,我不當舔狗 我穿越到一個架空的時代 我道法通天,老姐卻勸我還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