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慶府的秩序,在鎮朔軍的強力手腕和新政安撫下,逐漸步入正軌,
百廢待興的古城中,雖仍偶有不利治安的事發生,但街市上已經重現商販叫賣,
百姓臉上雖仍有戰後的餘悸,但也多了幾分對生活的期盼……
鎮朔軍在賀烽的軍令下,將城中原屬宗室的糧倉中一半都發放給了城中百姓,他本意是想安定人心,杜絕抵抗,不成想,城中百姓生計穩定的一刻,自有互惠的百姓經濟也漸漸抬頭
賀烽在處理完一日軍務後,難得有空餘的閒暇,在李銳武及數名親衛陪同下,緩緩騎著馬巡視城內,體察民情……
一路上百姓被賀烽一行人的親衛約束,四散讓路,而賀烽則刻意的表現出平易近人的一麵,不住的將隨行的一些皇宮裡的水果,乾果,分發給途中遇到的孩子
賀烽知道,如今自己不僅是鎮朔軍的領軍人,更是個政治人物……而政客,作秀是基本功
賀烽一行人就這樣在街麵上走著,與身旁的百姓友好的互動著……
然而,這寧靜,在行至原西夏國子監附近時被打破了……
一群身著儒衫,頭戴方巾的文士,約莫十餘人,攔在了賀烽馬前!
這幾人神色激動,為首一人看麵相,年近五旬,麵容清瘦,胡須顫顫巍巍,直接橫在路中間張開雙臂,高聲道:
“王爺!王爺留步!學生等有肺腑之言,不得不諫!”
……
親衛幾乎是本能的抽刀上前!將這一行人圍在中間!
這些親衛都是戰場上多少次死人堆裡爬出來的百戰精銳,儘管賀烽嚴令禁止其對百姓動刀,但對於這種突如其來的變故,他們還是條件反射似的瞬間警惕!
賀烽見周圍並沒有異動,朝身邊人擺擺手,喝退了左右
李銳武看著眼前人,眉頭一皺,就要嗬斥驅趕,
賀烽抬手製止了他,目光平靜地看向這群人,
他心知肚明,該來的總會來,你今天將人驅趕了,他明天還會來,即便是找不到自己也會滿大街的造謠宣揚……
新政觸及舊有利益,尤其是思想文化層麵的碰撞,遠比刀劍交鋒更顯暗流洶湧!
“你等是何人?攔阻我,為的什麼事?”
賀烽語氣平淡,聽不出喜怒……
那為首的老儒生,見賀烽撤了身邊刀斧手,臉上漸漸淡出一抹得意,朝著賀烽深深一揖,
聲音中帶著幾分悲腔開口道:
“王爺,學生乃興慶府學原博士,周文淵!”
“王爺!學生等聽聞王爺新政,勵精圖治,本感欣慰……”
“然,新政諸條,皆言武備,農工,商賈,獨獨不提文教興邦!”
“我儒學乃立國之本,教化之源,為何王爺輕之若此?”
……
另一名年輕些的儒生也忍不住接話,語氣帶著不滿與不解:
“正是!王爺既為漢家苗裔!當知‘半部論語治天下’之理!”
“昔日夏主李乾順,雖為黨項人,亦知尊孔崇儒,興辦學校,擢用儒生!”
“何以王爺身為漢人,反不如那黨項之主尊崇聖人之道?豈非令天下讀書人心寒?”
……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