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那四百名葡萄牙雇傭軍,他們所攜帶的火繩槍乃是葡萄牙國內最為先進的火槍,製作工藝堪稱精湛絕倫。這些火槍不僅外觀精美,而且性能卓越,射擊精準度極高,威力也相當驚人。
然而,令朱由校眼前一亮並為之動心的並非僅僅是這些先進的火槍,而是隊伍中的六名槍炮鍛造師。在朱由校看來,這六位技藝高超的槍炮鍛造師才是這支隊伍中真正能夠被委以重任、發揮巨大作用的關鍵人物。於是,他毫不猶豫地開出了每年高達五百兩銀子的高薪,成功地將這六人招致麾下。緊接著,吩咐隨從帶領著這幾位槍炮鍛造師前往兵仗局,並告知那裡自然會有專人負責安排他們的住宿與工作事宜。
與此同時,還有二十四名經驗豐富的葡萄牙炮手以及二十六門威風凜凜的十二磅紅夷大炮,也就是十二磅加農炮,全長三米,重約一噸,口徑為一百三十毫米,最佳射程為五百米,最高射程為一千五百米。要知道,在當前的局勢下,這些紅夷大炮無疑成為了對抗女真人的強大殺器,這批火炮完全領先於大明自有的任一種火炮。朱由校當機立斷,決定以每年八萬兩銀子的高昂代價,將這四百餘人組成的隊伍儘數雇傭下來。並且,他還下達命令,要求這支部隊暫時留在京營駐留七日。這樣做的目的在於方便兵仗局的工匠們能夠近距離地對這些先進武器及技術進行學習和觀摩,從而提升自身的製造水平。
七日之後,按照計劃,這四百名雇傭軍連同其中的十四名炮手以及二十門紅夷大炮將會一同踏上征程,被運往遼東前線交由熊廷弼統一指揮調度,以期在戰場上給予女真人沉重的打擊。
在第一階段的整軍行動展開之後,五軍都督府展現出了雷厲風行的作風和嚴格的篩選標準。上萬名老弱病殘被無情地淘汰出局,這些士兵或是因為年齡過大,身體機能衰退;或是因疾病纏身,無法再適應高強度的軍事訓練和作戰任務。與此同時,五軍都督府還積極招募了一萬名流民,並將他們精心選拔後編入軍隊之中。如此一來,雖然經曆了人員的大規模變動,但軍隊的總兵力依然成功地回到了四萬人之數。
神機營依舊保持著強大的實力,擁有五千人的規模以及三千把精良的火銃。而神樞營則迎來了一次重要的人事調整——從邊關調來了英勇善戰的滿桂將軍。這位身經百戰的將領的到來,使得神樞營的騎兵數量迅速恢複到了令人矚目的一萬五千人馬。
經過一個多月緊張有序的練兵活動,這總計六萬人馬終於在精氣神方麵有了顯著的提升。他們不再是當初那支軍紀渙散、士氣低落的隊伍,而是逐漸顯露出精銳之師應有的風貌。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也並非一帆風順。對於那些質量不合格的火銃和戰馬,朱由校果斷下令全部予以淘汰。這些被淘汰的裝備並沒有被浪費,而是交由四鎮總督黃嘉善負責運往邊鎮,以充實那裡的軍備力量。
儘管此時這支重新煥發生機的軍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戰鬥力,但朱由校深知不能操之過急。他心中十分清楚,如果貿然將這六萬人馬直接拉到前線去經受戰火的洗禮,那麼在尚未抵達戰場之前,究竟還能剩下多少可用之人實在難以預料。因此,在做出進一步決策之前,他必須慎之又慎,確保萬無一失。
除了那令人矚目的六萬京軍之外,還有一支精銳之師——由三千名英勇無畏的土司戰士組成的白杆兵。他們身經百戰,以其獨特的武器和戰鬥技巧而聞名於世。此外,來自浙江地區的三千名浙軍也彙聚於此,他們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是戰場上不可小覷的力量。
而四百名葡萄牙雇傭兵加入了這支龐大的軍隊行列。這些雇傭兵裝備精良,作戰經驗豐富,無疑會給整個軍隊帶來新的戰術和戰略思維。
然而,最為引人注目的當屬作為皇帝親軍的騰驤左衛、騰驤右衛、武驤左衛、武驤右衛所組成的2兩萬人隊伍。自從朱由校登上皇位後的這短短一個月時間裡,他便將目光投向了這支親軍,並大膽地拿他們做起了試驗。通過一係列嚴格的選拔和訓練,從這兩萬人當中脫穎而出的三千名佼佼者即將肩負起一項重要使命:成為嶄新的新軍的骨乾力量!
此時此刻,校場上旌旗飄揚,士兵們整齊列陣,等待著朱由校的檢閱。陽光灑落在他們鋥亮的盔甲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預示著一場偉大征程的開啟。
在寬敞而莊重的大帳之中,一群人匆匆忙忙地趕來。為首的正是大名鼎鼎的閣臣孫承宗以及張維賢、朱純臣、郭應麒、鄧邵煜和顧大理等一眾勳貴。不僅如此,秦良玉一家人以及戚金一家人也都悉數到場。此外,還有徐光啟和十五名雇傭軍軍官一同出現在了這裡。
朱由校心裡跟明鏡兒似的,對於這些勳貴們能力有限這一點,他可是心知肚明。然而,勳貴掌管京營乃是祖上傳下來的製度,要想在現階段就對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調整,絕非易事。況且,此時此刻他所能依靠的力量,似乎也就隻有這些與大明同甘共苦、休戚相關的勳貴們了。隻能等待將來有機會的時候,再通過嚴格的練兵逐步剔除掉那些毫無用處的家夥。
此次被召集而來的這些大臣,可以說基本上構成了朱由校計劃所依賴的核心班底。而此番集會的目的其實異常明確且簡單,那便是著手編練一支嶄新的軍隊。至於為何沒有邀請朝中的文官參與進來,朱由校也是有著自己的考量。他實在擔心一旦讓那幫文官摻和其中,必然會引發無休止的爭論和扯皮,最終很可能導致這支新軍根本無法順利組建起來。正因如此,為了堵住那些文官們的悠悠之口,朱由校決定從自己的內帑中撥出款項用以充實軍資。
所以這支新軍與其說是大明國防軍,還不如說是皇帝親軍。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