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對於新軍的規劃真可謂是彆出心裁、獨具慧眼啊!他高瞻遠矚地將這支新軍視作戰場上無堅不摧的戰兵,期待著他們能夠成為衝鋒陷陣時那堅不可摧的中流砥柱。而這支部隊的編製架構,則宛如一座固若金湯的堡壘一般嚴密且堅實,它以師、營、排、班為層層遞進的基石,構建起了一套高效有序的軍事體係。
這種新型編製與老式軍隊中的衛所、千戶、百戶以及小旗等傳統層級相互呼應,但又有著本質上的區彆和創新之處。每個師都由整整八個營所構成,總人數多達八千之眾。在這八千人當中,火槍兵就占據了兩千人之多,他們手持先進的新式火繩槍,炮兵則有一千人的規模,騎兵也有一千名,長茅兵同樣擁有一千人,刀盾兵亦是一千人,此外,還有兩千名負責後勤保障工作的雜役兵,他們默默地為前方的戰士們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支持和補給。
新軍的裝備是三千把新式火繩槍,還有五十門威力巨大的新式火炮,三千匹矯健的戰馬和一千匹強壯的騾子,三千把銳利無比的長茅,一千把沉重厚實的大刀,各類鎧甲五千套,最後還有那一千頂輕巧靈活的藤盾。可以說,這就是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部隊,一旦投入戰場,必將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當然,這也是朱由校所期盼的。
一旦遭遇敵人,後勤兵瞬間化身為勇猛的長矛兵或刀盾兵,展現出全民皆兵的磅礴氣勢。
而新軍第一師的首任長官是戚金和秦良玉官銜為提督,兩人分彆從各自部隊中抽調了五百精銳加入新軍,加上之前內軍三千骨乾,這四千人就組成了新編第一師整體框架。
朱由校的構思是,以這四千人為班底,再從流民以及北直隸適齡青年招募一萬兩千人,以《天啟練兵大典》作為題材,從站軍姿、十裡輕裝越野、十裡武裝越野、步騎炮協同作戰等等訓練科目,以一年為限,編練出新軍第一師、第二師。一年後兩個師再拆分出兩個師的骨架再招募一萬六千人。也就是說到第四年,朱由校手上就有了訓練有素的8個新編師六萬四千人,到那個時候就是與後金軍決戰的時刻。
精通軍事的孫承宗給朱由校算了筆賬,1個師八千人,一年軍餉就要十六萬兩,裝備輜重需花費五十萬兩。完成8個師的編練工作,需耗資六百萬兩紋銀,這其中還不算訓練消耗掉的糧草與火藥,最後起碼要花費一千萬兩。
也就是說一年需花費三百餘萬兩銀子,這開支相當於半個遼東鎮的花銷,以內帑每年收益和國家財政收入根本扛不住。對此,朱由校笑著說,自己就算把曆代皇帝收藏的珠寶拿出去賣掉也不會虧待新軍將士。
見皇帝有如此之大的決心,在場的將領無不深受感動,那些勳貴紅著眼睛要求皇帝一視同仁,在他們眼中,如此之多軍餉和輜重,他們一倒手那可是多少銀子啊。
對於這些已經淪落成國家蛀蟲的勳貴,朱由校衝他們白了一眼,你們還是將京營給朕訓練好再說吧,等8個師編練完成之後,或許朕才會將精力轉向你們,到那時候你們要是還繼續吃空餉,倒賣軍火物資,你們世襲罔替的帽子可就未必能保的住了。
眾勳貴:哈哈,我們還是談論下晚上去哪裡吃酒吧。
......
朱由校將秦戚兩家子弟全部扔進了新軍,自然還有未到的戚繼光的子嗣後代同樣如此。他深知,部隊是最好的煉金石,不管是地痞流氓還是娘炮書呆子,隻要扔進軍營操練個一年半載,出來的絕對是社會的有用之才,這點後世的解放部隊已經詮釋過了。
當然,朱由校的新軍還缺少一塊蛻變之石,那就要等魏忠賢那邊收網之後才能到來。他很有信心會編練出無限接近後世那隻小米加步槍的鋼鐵雄師。
回宮的馬車上,孫承宗與朱由校師徒坐在軟墊上舒服的喝著茶。
“陛下,如此大的代價值得嗎?”
朱由校茗了一口茶,微笑著回答道:“孫師,這才哪到哪,朕的組合拳剛揮出第一拳,後續的手段還沒全使出來呢,要知道,這可是將近千萬白銀,你就算賣了我,也湊不出來啊。”
孫承宗吃了一驚,急切的說道:“陛下,老臣雖然家中錢財不多,也可為陛下籌措到1萬兩白銀,全當老臣支持陛下的新軍之用。”
朱由校哈哈大笑,揮了揮手,表示完全不用,他笑著說道:“孫師,這點錢你還是留著給家中子弟購置些衣物吧。孫師啊,你可知如今的世界每天都在發生著改變,歐羅巴那些彈丸小國,各個都有著戰艦成百上千艘,他們早已將目光放在了遙遠的海上,而我泱泱大國,卻被死死的困在了大陸上,再不奮起直追,未來這些葡萄牙雇傭兵可就變成侵略軍來我大明燒殺搶掠了。”
孫承宗不置可否,搖了搖頭說道:“自大明立國以來,我沿海地區一直深受倭寇侵擾,隨著我國軍事力量的增強,終於是消滅掉了那些跳梁小醜,雖然臣對西人了解不多,但我大明水師也曾將荷蘭人趕下了海,臣並不認為這些歐羅巴人有陛下所說的那麼強大的一天。”
望著依舊沉醉於天朝上國美好幻想之中的孫承宗,朱由校隻是微微搖了搖頭,並未多言一句。因為他深知,此時此刻無論自己說些什麼,對方恐怕都難以信服,唯有時間和曆史的發展能夠證明這一切。而且倭寇真的是因為明軍變強而被消滅的嗎?還不是要感謝隆慶開關,這才從根源上解決了倭寇襲擾沿海地區的戰事。
待返回宮中之後,朱由校毫無休憩之意,立刻與孫承宗一同來到軍機處上書房隔間放置《坤輿萬國全圖》的屋子)。兩人站在一幅巨大的沙盤前,仔細地將其與來自遼東的報捷奏章相互對照起來。
自從上個月熊廷弼接到皇帝親自下達的安撫聖旨以來,他便率領麾下將士與後金軍展開了一係列小規模的交鋒。雖然雙方之間僅僅是一些輕微的摩擦,但也總計擊退了後金軍好幾次試探性的進攻。在這些戰鬥中,敵我雙方均有一定程度的傷亡。然而,令人欣慰的是,熊廷弼並未因此而心生慌亂或動搖信心。相反,他依然鎮定自若,有條不紊地推行著自己的戰略部署——廣泛鑄造城堡以增強防禦力量,並加緊訓練精銳之師,全力以赴地為即將到來的明年抵禦後金大軍做好充分準備。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