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營中被如此調教了三天之後,再傻的舉人都已經發現,自己被皇帝給忽悠瘸了。
第四天清晨,當他們看見全副武裝的朱由校出現在軍營裡,他們恨不得衝出去找他要個說法。這哪是什麼指導員啊,純純的被指導員吧?
但是他們很快發現,對於朱由校的到來,沒有一人提出異議,且訓練並未中斷,仿佛他的到來上萬士兵早已習慣。而朱由校找了個位置,也開始了一天的訓練。
他的動作與士兵們同樣的標準,甚至更加的規範。難道說,之前皇帝說的,新軍是由他一手組建,訓練科目也是由他製定的話語是真的?否則該如何解釋他的訓練動作一點都不像是新手。
當十裡武裝越野結束,朱由校的成績不算突出,但也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的,這讓舉人們大吃一驚。好家夥,年僅十五歲的皇帝,背著幾十斤重的鎧甲,跑完了十裡路,居然沒被累趴下。還喘著粗氣到他們麵前安慰他們鼓勵他們,簡直是見鬼了嗨!想到自己一比不上這群目不識丁的流民,二比不上生活在深宮大院的皇帝,這苦怎麼也張不開嘴喊了。
更見鬼的是,上午訓練完之後,朱由校脫下鎧甲就直接朝著後勤營而去,沿途碰到士兵,他都能喊出對方的名字,並且將其的特長一一描述出來,此舉更令舉人們驚為天人,他們實在無法將朱由校與皇帝兩者結合起來。
不光如此,到了後勤營的朱由校,自覺的排在了隊列後麵,不時的與和他打招呼的官兵聊著天,顯得非常親民。
這還是皇帝?皇帝吃飯需要排隊?
從排隊領飯,到找位置吃飯,皇帝的飯食居然和普通士兵一模一樣,而且那吃相,絕對不是表演出來的。。。
舉人們感覺自己的三觀已經碎了一地。
吃過午飯之後,朱由校將所有舉人集合到了校場中央,三百人圍攏在他的周邊,等所有人都落座之後,朱由校笑著對他們說道:“怎麼樣各位,這三天日子過的可充實乎?”
舉人們:充實你妹,你個大騙子。
“要知道,這批新軍從招募到現在才第三個月,他們就已經將訓練科目完成的七七八八,離成軍之日就不遠了。訓練是很苦,但相比起餓死街頭,屍體被人分食比起來,這苦算的了什麼?”
“辛棟,你過來,朕有話要問你!”
剛被提拔為總旗的新軍士兵辛棟,剛好路過不遠處,就被朱由校喊了過來。
當他扭扭捏捏的來到朱由校身邊,朱由校開口問道。“辛棟,入伍之前你是乾嘛的?”
辛棟苦澀的說道:“啟稟陛下,末將入伍之前是一名逃荒的,萬曆四十七年,末將家鄉遭災,包括父母等一十三口都餓死了。無奈之下,末將隻能帶著兩個幼弟一起逃荒,一路走到京師,就隻剩下了末將一人。幸好得皇恩,進的新軍才活了下來。”
“那朕問你,為何家中遭災就死了這麼多口家眷,為什麼要逃荒呢?難道鄰居之間或者家族中就借不到救命糧嗎?”朱由校再次開口問道,對於百姓之苦,他如何不清楚。不清楚的是這些舉人老爺們,他們哪知道庶民之苦。
“陛下,雖然末將家中人口眾多,可我們沒有自己的田地,可惡的地主老爺不光不降租,還加了佃租,給不了還要末將父母將弟妹賣掉還債,末將家屬與其說是餓死,還不如說是被這些萬惡的地主給害死的。”咬牙切齒的辛棟,對於地主階級的痛恨已經深入骨髓,那怨恨之情幾乎已經變成了實質性,壓得眾舉子都快喘不過氣來。
再傻他們也聽出來了,這萬惡的地主不就描述的是他們這些人嗎?除了個彆舉人家中較為艱辛,剩下的哪個家中沒有千畝萬畝良田?這些田都是怎麼來的?每年的佃租又是多少,他們就算不清楚也是了解一點的。
他們想開口反駁,可始終有什麼東西壓得他們無法開口,現場陷入了死寂般的沉默。
“過去的終將過去,我們哪得超前看。如果你的父母知道如今你有了一個好歸宿,他們也會欣慰萬分的,隻要你再立些功勞,百戶,千戶朕都不會吝惜。到那個時候,你在衣錦還鄉,那些士紳地主見了你還不得怕得要死嗎?還有誰能欺負你?”朱由校開解道。雖然他話這麼說,但心中的沉重始終無法消散。百姓之苦,作為後世來人他是無法感同身受,但是,同樣的,作為後世來人,他見不得百姓被這些萬惡的士紳欺壓淩辱,同情之情溢於言表。
他要改變這個現狀,他要百姓都能吃上飽飯,他要讓所有百姓安居樂業,這也是他到這個時代所帶的使命,同樣,他也是這樣要求自己的。
辛棟離開了,可現場依舊是鴉雀無聲,舉子們不清楚朱由校的這番對話向表達的意思是什麼,要殺光所有士紳?這是不可能的,皇權不下鄉,皇帝統治國家的根本就是士紳階層。你殺了他們無疑是殺雞取卵,自亂陣腳。
在舉子們胡思亂想之際,朱由校開口了,他沉重的說道:“各位舉人老爺們,軍營中類似辛棟之人比比皆是,他們隻有更慘沒有最慘。他們拚命的訓練目的是什麼?就是為了不被軍營所淘汰,他們想要活著,那就要不停地訓練。這是他們與你們的區彆,所以不要覺得說短短三個月時間他們能做到的,你們也能做到。朕告訴你們,那是不可能的。他們是用命在訓練,其中吃了多少苦你們根本無法體會。朕剛才一番話語,你們都聽見了,這就是朕能與士兵們打成一片的根本原因,隻有你體諒他們,尊重他們,把他們當成一個人來看待。那麼他們回報你的,就是用命來完成你下達的指令。多麼樸素而單純的人啊。朕稱之為大明朝最可愛之人。”
......
朱由校的發言,令人振聾發聵,對舉子們的心靈衝擊是強烈的,他們無不是在深思,自己讀書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是繼續造孽,讓更多的百姓流離失所?還是讓天下百姓都有衣服穿,都有一口飽飯吃?
他們陷入了沉思。。。。。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