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窩案,要案_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4章 窩案,要案(1 / 1)

戶部鯨吞遼東軍餉一案,很快部分細節就浮出了水麵,而其中最先被查出來的問題便是挪用公款。要知道,這種行為對於明朝戶部來說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可以說是他們兩百年來屢試不爽的慣用伎倆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說到底還是因為朝廷麵臨著極其嚴重的財政赤字。如果不采取拆東牆補西牆的辦法來應急周轉資金,恐怕戶部衙門早就被其他五部給擠得水泄不通、門庭若市了。在這次事件中,總計一百六十萬兩軍餉裡竟有多達二十萬兩被挪用到了補發宣府和大同邊軍的軍餉上。

緊接著,三司一廠迅速順著這條線索展開深入調查,前往大同和宣府兩地徹查到底有多少銀兩真正落到了官兵們的手中。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除了挪用之外,還有一個更為惡劣的現象——巧立名目克扣軍餉!經過一番仔細核查後發現,原本應該按照實際人數十二萬人計算的遼東鎮官兵數量,戶部隻認可其十萬人額度,硬生生地沒了兩萬將士;

按照萬曆朝定下的規定,遼東鎮每名將士每年十八兩銀子的軍餉標準也遭到大幅削減,變成了僅僅十五兩。如此這般操作下來,原本每年需要向遼東撥發一百八十萬兩軍餉的計劃,最終實際上僅撥付了區區一百五十萬兩而已,這意味著平均每名戰士都足足少領了二兩五錢的軍餉啊!

隨著三司一廠針對邊餉去向的調查逐步推進,越來越多不為人知的細節開始暴露在眾人眼前。當那筆數量龐大的邊餉從戶部起運之時,其數額原就隻有三百萬兩白銀了。

當其剛剛離開順天府的管轄範圍之時,便被順天府扣下了足足二十萬兩!緊接著,當這批軍餉途經薊州鎮時,再度出現了相同的情況——又有二十萬兩銀子被薊州鎮扣下。待到運抵山海關時,再次被扣下二十萬兩。就這樣,當這筆至關重要的邊餉曆經千辛萬苦終於被運送到遼陽的時候,所剩下的數目僅僅隻有可憐的二百四十萬兩而已。

很顯然,從京城一路出發,各個地方政府以及軍鎮似乎都有人暗中插手,從中分一杯羹。這種現象已然形成了一條隱蔽至極的利益鏈條,而這條產業鏈背後的操縱者幾乎無一例外皆是文官集團。至於那些身處低位的武將們?他們的地位實在太過卑微,根本沒有資格讓文官們與之共同分享這份誘人的“大蛋糕”。

如今,第一階段的調查結果已然水落石出,徐光啟、王紀和薛國用這三位負責此事的官員不敢有絲毫耽擱,匆匆忙忙地入宮麵聖,向當今聖上朱由校稟報詳細情況。

當朱由校仔仔細細地看完那份詳細奏折後,臉上露出了一陣無奈和無語的神情。隻見那奏折上清清楚楚地記載著戶部竟然私自挪用並扣發了整整一百萬兩銀子,而順天府、薊州鎮以及山海關也各自截留了多達二十萬兩之巨!這簡直就是雁過拔毛啊!

朱由校氣得渾身發抖,怒目圓睜地對著麵前的三人吼道:“這簡直就是窩案!給朕去徹查此事,務必一查到底!不管牽涉到什麼人,一個都不許放過!朕在此給定下一個基調:凡是膽敢伸手貪汙受賄者,一經查實,立刻斬首示眾;

若是貪墨金額特彆巨大的,不僅要處死本人,還要誅滅其三族以儆效尤!至於那些隻是挪用公款,但確有急需之由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酌情給予降級處分,但前提必須是其主管官員沒有從中插手謀取私利。另外,李汝華與李長庚是否涉案?”

王紀和薛國用對視了一眼後,彼此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絲緊張。隻見王紀不自覺地抬手擦了擦額頭上滲出的冷汗,但即便如此,身為三司之中級彆最高的官員,此時也唯有他最有資格回答朱由校的詢問。

王紀深吸一口氣,恭恭敬敬地向朱由校拱手行禮道:“陛下息怒,請聽微臣一言。臣等深知此次事件事關重大,絕不敢有絲毫懈怠之心,定會竭儘全力調查清楚其中原委,揪出所有隱藏在暗處的害群之馬,以正朝綱!

經過臣等數日來的一番深入調查,我等已經查明,戶部尚書李汝華在政務上他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可在本案上,他知情不報,對下屬疏於管教,負有主要領導責任。而戶部右侍郎李長庚自萬曆四十七年二月起便就任戶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一職後,主要在天津出督遼餉,其工作成績可謂相當出色,兢兢業業不曾出現任何紕漏,與本案毫無關聯之處。”

朱由校聽聞此言,原本緊蹙的眉頭微微舒展了一些,雙眼微微眯起,目光落在了王紀身上,似乎在思考著什麼。過了片刻,他緩緩開口說道:“朕知道此人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能臣,不僅從不植黨援,而且為人剛直不阿,敢於直言進諫。若當初朝廷能夠采納他所提出的方略行事,恐怕如今遼東地區的欠餉問題也不至於發展到如此嚴峻的地步啊!隻要其與本案無瓜葛,明日即可官複原職,戶部關係著天下漕運、邊餉重任,需要他這樣的乾吏坐鎮,朕才能放心。”

李汝華是位通曉事理、勤勉機敏,入朝為官以來,既不結黨營私又不相互勾結偏袒;並且在戶部任職已久,從主事一路高升至尚書。其對於國家財政的盈虧狀況、邊防儲備的虛實情形,乃至鹽業、漕運、屯田、牧業等各個方麵的大政方針,皆能殫精竭慮地加以裁度調劑。可以說是財政線上的一位乾吏。

朱由校不禁輕輕歎了口氣,說道:“倘若最終證實這位李汝華果真如你們所言,對於下屬疏於管教,朕許他告老還鄉。”

他恨不能將所有能臣乾吏都招致麾下替他賣命,可有些人一旦沒有邊界感和原則性,那麼即使他再能乾,朱由校也不敢任用。

這就是君天下還是士天下的矛盾。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