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師啊,這算起來應該是奢崇明那家夥第二次請求出戰的奏折了吧?”朱由校正襟危坐於龍椅之上,朝著站在下首的孫承宗緩聲開口問道。
要知道,按照一直以來的慣例,今日便是內閣閣臣以及軍機處大臣們聚集在上書房輔助皇帝處理國家政務的重要時刻。這不,就在剛剛,內閣首輔大臣葉向高動作迅速地將奢崇明的第二封請戰奏折恭恭敬敬地呈遞給了坐在龍椅上的朱由校。
朱由校接過奏折後,大致瀏覽了一番其中的內容,隨即便抬起頭來,第一時間向身旁的帝師孫承宗發問。
隻見孫承宗微微躬身行禮,然後不緊不慢地回答道:“回陛下,正如您所言,此乃近段時日裡奢崇明呈上的第二封請戰奏折。依微臣之見,想來他之前已收到了內閣下達的回絕批示,但這家夥顯然賊心不死,妄圖通過再次上書請戰來試探咱們朝廷對此事的真實態度。”
朱由校聽著孫承宗的這番分析,不禁微微頷首,表示讚同之意。
接著,他略作思考後說道:“既然如此,那便依照前例,再度回絕他吧!隻是這次派出的信使,在腳程方麵可以適當放緩一些。這樣一來呢,也能給四川、湖廣、陝西和貴州這四個地方的官員們留出更多的準備時間。畢竟咱們那些衛所官兵的實際情況,大家夥心裡都是有數的。他們平日裡種種地倒還算是一把好手,可要真論起行軍打仗嘛……嗬嗬嗬~”說到這兒,朱由校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有趣的事情一般,竟是忍不住自顧自地笑出了聲。
隨後眾多笑聲在上書房中回蕩。
隨後眾人又談到了西南土司的老話題上,自從朝廷對土司的政策發生改變之後,先有千年土司播州楊家楊應龍的反叛,後有即將要發生的奢崇明的反叛,無不是這些大土司感受到了威脅,試圖通過戰爭的手段,改變朝廷的決心。當然,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原因讓這些土司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對於改土歸流的政策,後世來的朱由校是非常認可的。畢竟後世全國幾十個民族能融洽的生活在一起,就是明清兩朝施行了改土歸流的政策。雖然也曾經曆過殺戮,但從結果上來看,這個政策是良性的。
最後便是進入了沉重的話題討論。泰昌元年年底,全國普降大雪,南北河冰,車馬可渡。繁華的江南各省都沒能幸免,朱由校知道,這是小冰河時期即將開始的預兆。
這時候,按照後世的經驗,應該是朝廷提前出手,從富有的士紳那裡收購足夠的糧食,以備不時之需。可惜的是,一來,國家財政困難重重,能收上來的稅就那麼一點,可用到錢的地方卻多如牛毛。
好在朱由校繼位時,通過打擊走私的非法商人和勳貴,獲取了他們百餘年的積蓄。內帑中那三千多萬兩白銀,和庫房中八百餘萬石的糧草,就是現階段,朝廷針對北方抗戰和賑災最好的支撐。
為了應對往後數十年不斷地災害,朱由校提出讓戶科給事中茅元儀、禮科給事中陳奇瑜代表朝廷下江南徹查各地政府義倉的糧食儲存情況。
最後得到了閣臣們的同意,於是作為欽差的茅元儀被派往了南直隸、浙江、江西;陳奇瑜被派往了山東、河南、湖廣。為了他們的人身安全,朱由校還特意安排了錦衣衛百戶所、京軍千戶所負責沿途保護二人,同時給了二人先斬後奏的權利,可不經請示,直接將貪官汙吏繩之以法。
......
眾人對賑災工作以及視察義倉之事聊得正起勁時,司禮監秉筆太監吳彤邁著匆匆的步伐趕來稟報:“啟稟陛下,慈寧宮那邊傳來消息,宣懿太皇太妃遣人告知,經過層層篩選,五十名佳麗的人選已然確定下來了。”說完,吳彤恭敬地低頭等待皇帝的旨意。
朱由校一聽,原本有些疲憊的雙眼瞬間迸發出明亮的光芒。要知道,平日裡他整日忙於處理繁重的政務,忙得暈頭轉向,幾乎都快要把這件人生中的大事情拋到九霄雲外去了。畢竟,這可是關乎他終身幸福的婚姻大事啊!而且,對於前世經曆過一次婚姻的朱由校而言,這選美可算得上是破天荒的頭一遭呢!
此時此刻,那些國家大事、軍國要務統統被他暫時擱置在了一旁。因為在他心中,一直懷揣著一個終極夢想——成為一名可以縱情享受、夜夜笙歌、從此不再需要早起上朝理政的逍遙帝王。這樣醉生夢死、無憂無慮的生活才是他所向往的呀!
說時遲那時快,隻見朱由校充分展現出了他在軍營中鍛煉出來的強健體魄和敏捷身手。他猶如一隻脫韁的野兔,又如離弦之箭一般,在眾多閣臣和軍機大臣驚愕的目光注視之下,“嗖”的一聲便如閃電般疾馳而去,眨眼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望著皇帝遠去的背影,在場的諸位大臣先是麵麵相覷,隨後不約而同地露出了會心的微笑。他們彼此之間雖然沒有言語交流,但那種心領神會的默契卻仿佛勝過千言萬語。大家心裡都明白,皇帝才十六歲,終究還是難抵美人的誘惑啊!
朱由校甚至來不及登上馬車,便如離弦之箭一般朝著後宮疾馳而去。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可著實讓那些侍奉他左右的太監們叫苦不迭。要知道,他們平素裡何曾見識過如此驚人的場麵!隻見這些太監們手忙腳亂地提起裙擺,拚儘全力去追趕那位飛奔中的皇帝陛下,同時口中還不斷高喊著,懇請皇帝慢些跑,千萬留神腳下的道路。然而,此時的朱由校早已將這些呼喊聲拋到九霄雲外,他一心隻想儘快抵達目的地。
眨眼之間,朱由校猶如一陣疾風般衝進了慈寧宮。這風馳電掣的速度和架勢,使得宮中眾人皆被嚇得不輕,一時間驚呼聲四起。而當朱由校終於望見那端坐在殿內的宣懿太皇太妃劉氏時,他方才稍稍放慢腳步,並大口大口地喘起粗氣來。待氣息稍定之後,朱由校對這位年已六十、德高望重的祖母恭敬地行了一個大禮,然後麵帶微笑,彬彬有禮地開口問道:“皇祖母先前派人傳話給朕,說是五十名佳麗已然挑選妥當。不知皇祖母能否告訴朕,這些佳人如今身在何處呢?”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