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食鹽銷售許可證_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02章 食鹽銷售許可證(1 / 1)

天啟元年十月,京城內外人潮湧動,熱鬨非凡。大街小巷都擠滿了來自各地的身穿華麗服飾的人們,他們懷揣著不同的目的和期望,彙聚於此。原來,今日將要舉行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拍賣會——大明王朝有史以來首次對未來五年十七個省份的食鹽經營許可證展開競拍。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當今聖上朱由校雷厲風行地清查並取締了晉商和徽商等勢力。通過一係列強硬手段,內廷成功掌控了全國百分之七十的鹽場資源,同時還占據了高達百分之八十五的產鹽份額。再加上原本就歸屬於官方所有的鹽場,如今朱由校的內帑與朝廷已然牢牢把控住了全國百分之九十五的鹽場以及百分之九十的食鹽銷售量。如此一來,將食鹽完全收歸國有的條件可謂是水到渠成,萬事俱備。

朱由校自然不會再猶豫不決,他果斷地以泰昌元年全國二十億斤的食鹽銷量作為天啟二年的生產指標,並根據各個省份曆年的銷售狀況來確定其采購數量。初步計劃是給每個省份僅頒發一張食鹽銷售許可證,至於五年之後是否會增發許可證,則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為確保這項新政能夠得以順利推行,朱由校不辭辛勞地與內閣大臣們以及六部官員進行了一輪又一輪深入細致的商討。經過反複權衡利弊、斟酌考量,終於製定出一套相對完善且可行的方案。

此時此刻,這位年輕有為的皇帝正站在紫禁之巔,俯瞰著腳下這片繁華而喧囂的京城大地,心中滿懷壯誌豪情,期待著這場拍賣會能成為推動國家發展、造福百姓的重要契機。

經過長時間激烈的商討之後,最終得出的結論令人矚目:龍驤商會,這個身負皇室背景的強大商會,竟然毅然決然地主動舍棄了沿海省份那利潤豐厚且至關重要的食鹽銷售權!他們斬獲了諸如陝西、四川、雲南、貴州等交通極為不便的內陸省份,還有烏斯藏都司、蒙古等地處偏遠且環境惡劣的地區的食鹽銷售大權。

對於掌控西藏與蒙古兩地的食鹽銷售,年輕而睿智的朱由校心中早已有了一番深遠的謀劃。他深知,通過牢牢把控住食鹽這種生活必需品的銷售渠道,可以巧妙地將自身的影響力逐步滲透進這些地區。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加強對當地的了解與掌控,更為未來大明王朝收複這些失地的偉大戰略目標預先埋下了關鍵的伏筆。

這場備受矚目的銷售許可證拍賣會取得了超乎想象的巨大成功。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朝廷並未對參與競拍的對象加以任何蠻橫無理的乾預或限製。換句話說,無論身份高低貴賤,隻要擁有足夠雄厚的實力與人脈資源,任何人皆可投身於這場競爭激烈的角逐之中。毫無疑問,這樣的政策對於那些功勳卓著的貴族以及尊貴的皇室成員而言,無疑是破天荒頭一回遇到的天大好事。

當然,這一切看似輕鬆獲得的成果背後,實則離不開朱由校高瞻遠矚的決策,沿海七個省份的食鹽銷售權最終落入了大明精英集團手中。而大明勳貴以及皇室親王則拿下了六個,他們必然會因為共同的利益而更加緊密無間地團結在皇帝朱由校的周圍,形成一股堅不可摧的政治合力。

就這樣,朱由校在其眾多擁護者的支持下,成功地奪取了全國範圍內整整十個省份的銷售權。這意味著全國超過六成的省份都落入了勳貴以及皇室的掌控之中。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乃是成功的一半”。然而,對於這些人在後續經營過程中是否會出現諸如加價銷售、行賄受賄之類的違規行為,則完全取決於東廠在全國十七個省份所設立的情報調查使司究竟具備怎樣的監管能力。

若要說在這場食鹽銷售許可證的競拍活動當中,究竟哪兩個人最為高興,那麼毫無疑問當屬戶部尚書李長庚與工部尚書董可威了。平均算下來,每張製作成本僅僅隻有區區五十文錢的所謂許可證,最終竟然拍出了高達三百萬兩銀子這樣驚人的價格!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數字尚不包含未來一整年裡預計將會接近兩千萬兩銀子的鹽課收入呢!

除了這兩個人之外,朱由校更是興奮得難以自抑。儘管他所掌控的商會僅僅獲取到了那些地處偏遠地區的銷售權,但令人欣喜若狂的是,幾乎所有的海鹽鹽場都穩穩地掌握在了他的手中。要知道,鹽課稅銀可是由生產方和銷售方共同來分擔的,即便將全部的生產成本都計算在內,每一斤鹽哪怕隻能賺取區區五文錢,然而當數量累計到驚人的十億斤時,那利潤就高達足足五百萬兩銀子。而且,實際上這個數字還遠遠低估了呢,畢竟,市場對鹽的需求如此之大,十億斤或許隻是一個保守的估計罷了。

隨著整整三百萬兩雪花白銀順利地歸入戶部與工部的庫房之中,許多先前由於資金短缺而一直停滯不前的重大工程項目,如今終於迎來了轉機。

比如說至關重要的黃河防汛堤壩建設,以及規模宏大的紫禁城三大殿重修等等這些大型工程,它們所急需的經費總算有著落。

提及黃河,自古以來便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部治黃史,半部中國史。”自從大明王朝建立以來,如果非要提到一個人的話,那就非被譽為“千古治黃第一人”的潘季馴莫屬了。此人的豐功偉績簡直可以與上古時期治水的大禹相媲美。

正是因為經曆過他先後多達四次精心治理黃河之後,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裡,這條曾經肆意咆哮、給華夏大地帶來無數災難的母親河,竟然再也未曾像從前那樣瘋狂肆虐了。

但是,終究是時代的限製,光靠石頭堆積的堤壩,總有一天會被黃河衝垮。治理黃河的最終目的並不隻是簡單的將其馴服,而是為北方百姓提供充足的水源。

所以,如何將黃河之水澆灌到北方百姓的良田中,就是下一階段朝廷需要考慮的事情了。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模擬:身化烈焰後,青梅後悔終生 嬌軟娘子勾勾手,冷情郎君掐腰寵 天災倒計時,我嘎嘎囤了百億物資 重生棒梗,帶賈家發家致富 人在海賊,逛街逛到頂上戰爭 作精惡雌,獸夫們寵我入骨 數碼寶貝大冒險02: 艾爾登法環:重生之我是太陽騎士 穿越忍3,擁有熟練度的我無敵了 貴少美貌過剩,禁欲大佬次次破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