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樣的舉措,一方麵可以極大程度地激發起官員們內心深處潛藏著的積極性和進取心,促使他們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日常工作之中,不斷追求更高層次的成就;另一方麵也能夠有力地保障朝廷各項事務始終沿著高效、有序的軌道穩步向前推進,避免出現拖延、敷衍等不良現象。
毫無疑問,這種賞罰分明、涇渭清晰的製度設計宛如一把精準的雙刃劍,既有效地剔除了官場中消極怠工、屍位素餐之流,又充分鼓勵和褒獎了那些真正有能力、肯擔當的優秀官員。它就像是一陣清新的春風,吹散了籠罩在官場上空的陰霾,帶來了一片生機勃勃、公平競爭且充滿無限活力的新氣象。
麵對朱由校所提出的這一套說辭,上書房中的大臣們不禁瞪大了雙眼,心中暗自叫苦不迭。先是毫不留情麵的考成法,如今再加上這績效製度,簡直就是要將眾臣逼入絕境啊!“陛下啊陛下,您可真是夠狠的,絲毫不給我們這些臣子留一絲活路呀!”
這些大臣隻能在心裡暗暗默念道:“如此無恥之舉,恐怕也就隻有當今聖上才能做得出來了吧!”然而,儘管嘴上抱怨連連,但在心底深處,不少大臣還是不得不承認,這套製度若能得到切實執行,對於整個國家的治理而言,或許確實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老謀深算、經驗豐富的葉向高微微躬身,朝著端坐在龍椅之上的朱由校拱手施禮後,緩緩開口提議道:“啟奏陛下,依微臣之見,此次貨幣改革以及績效製度若要順利推行並取得實效,恐怕需要將其擺到朝堂之上,交由諸位臣工共同深入研討一番,方可得以切實執行下去。老臣對此事自是全力支持,畢竟此績效製度能與之前所推行的考成法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而且,陛下您還仁慈地提出了為眾官員增加五倍俸祿的構想。以陛下這般關愛體貼百官的仁德之心,想必朝中上下,沒有哪位官員會不心懷感激、知恩圖報的。”
話音剛落,上書房的其他大臣們紛紛頷首示意,表示對葉向高所言甚是讚同。他們心裡也都跟明鏡兒似的,儘管平日裡那些灰色收入頗為豐厚,但終究不如光明正大地納入自己口袋中的正經俸祿來得安穩踏實。也許這筆新增的俸祿相較以往的灰色收入而言可能會略少一些,但起碼拿在手中能夠心安理得呀!
此時此刻,眾人皆知這位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的聖上,看樣子是下定決心要破除長久以來存在於官場之中的這一潛在規則了。至於明日早朝之時,諸位大臣內心深處究竟是否心甘情願地接受這項變革呢?那便隻能拭目以待了。
天啟元年八月初九早朝,一套繁文縟節的朝拜之禮過後,軍機處大臣戶科給事中茅元儀出班奏曰:“啟奏陛下,臣有本要奏。”
“準奏!”朱由校點頭示意吳彤上前將奏折拿了上來,得到皇帝允許之後,吳彤的聲音在大殿上響起。
茅元儀的奏章上先是讚許一條鞭法是利國利民的好政策,並提出了希望皇帝能幫張居正平反,召回其流落在外的子嗣,並給予一定的恩賜。
奏章上寫到,此次他被授予欽差之職巡視地方,深刻認識到張居正改革的重要性,深感張居正是明朝難得的中興名臣,因此他想要為張居正平反。
張居正主持的改革,使得當時的朝廷上下,吏治煥然一新。如今,一條鞭法與考成法都還在執行,說明了他有著非同一般的遠見卓識。這件功勞是不爭的事實,雖然他被清算了,但是不能因此而抹殺他對大明朝的功績。
一些同情張居正的大臣們比如葉向高等人紛紛出班表示附議。
茅元儀的這一行動體現了他的正直和敢於直言的品質,也反映了朝廷內外對張居正改革的普遍認同和對張居正個人遭遇的同情。
張居正的曆史功績究竟如何,作為朱由校並不想去評價,但是對於當時的大明王朝來說,他的改革猶如一針強心針,確實是中興了幾年,也為後期國柞能多延續幾十年立下了一點功績。
但是,他的改革隻是改了一些皮毛,他沒有動到勳貴、皇室、士紳階級的根本利益,所以,他的改革是不徹底的,也可以說是失敗的。
他死後,一條鞭法執行這幾十年來一直存在的諸多弊端也逐一爆發,所以朱由校並沒想給予其更高的曆史地位。
經過一番討論之後,最後的決議是,恢複張居正上柱國的榮譽稱號,以及“文忠”的諡號。
同時,恢複其長子張敬修禮部主事的官職,由於其與其獨子張重輝早已病故,故賜其長孫張同敞內閣中書舍人,令其在內閣打下手幫助閣臣處理政務。
中書舍人可以說是皇帝的近臣,雖然沒有實權和實職,但其可以常伴皇帝身邊,未來前途定然無量。
被發配廣東徐聞的次子張嗣修,恢複其原職翰林院編修,即刻還京。
三子,張懋修同樣官複原職,重回翰林院任修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四子,已故錦衣指揮同知張簡修,官複原職,授予其子張重潤為錦衣衛僉事的虛職。
五子,尚寶司丞張允修官複原職。
......
對於首輔張居正的平反,大臣們無不是欣喜莫名。隻可惜,人死不能複生,他的改革也沒有徹底進行下去。否則國事也不至於如此艱難。
大臣們以為茅元儀已經奏對完了,沒想到,他拿出第二份奏折。
朱由校自然無有不從,示意吳彤再次當堂朗讀。
原來,這份奏折的內容還是與張居正有關,隻不過是主要講了其在山東、南直隸巡視時,發現了一條鞭法的弊端,經過數月的思索之後,他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
他指出,他一共發現了五個問題。
其一,導致銀貴錢賤,加重農民負擔。一條鞭法要求以銀兩征收稅賦,但明朝前期主要依靠銅錢和寶鈔,白銀並不是主流的流通貨幣。
隻不過隨著隆慶開關,隨著南美和日本白銀的大量輸入,白銀成為了民間流通的主要貨幣。然而,明朝末期歐洲和日本局勢變化導致流入的白銀數量大幅度減少,白銀的價格上升,銅錢貶值,這使得小農戶難以負擔稅賦,最終導致農民破產。
其次,南北差異問題。一條鞭法在江南等經濟發達地區實施效果較好,但在北方和土地貧瘠地區則不利於貧民。南北方的氣候和農作物不同,統一標準難以公平執行,北方農民尤其受到影響。
其三,官員腐敗問題。雖然一條鞭法簡化了稅製,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腐敗機會,但他提出已征在官的稅款偶遇蠲免時,贓吏會竊取稅款。此外,地方官員在執行過程中可能會增加雜稅,加重百姓負擔。
最後,經濟影響。一條鞭法將實物稅改為貨幣稅,使得農民需要將實物換成貨幣繳納稅款,這中間會被糧商布商壓低價格,導致農民實際負擔加重。同時,以白銀為主流貨幣,加劇了兩極分化和社會不穩定,商人通過拉攏讀書人以控製朝政,加速了儒家以民為重、以國為重的思想解體。
雖然一條鞭法簡化了征稅程序,但是由於明朝商品經濟不發達,百姓需要將穀物賣成銀兩才能交稅,加上通貨膨脹和市場波動,由於中間摻雜了士紳、貪官汙吏的關係,最終導致百姓負擔加重。使得這條善政在民間百姓眼中成了徹頭徹尾的弊政,這不得不說是件諷刺的事情。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