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千鈞一發、生死攸關之際,一陣震耳欲聾的喊殺聲如驚雷般劃破長空,直直地傳入了盧象升和樺山久高的耳朵裡。刹那間,整個戰場的氣氛驟然變得緊張起來,局勢也隨之發生了令人瞠目結舌的逆轉。
那原本已經奮戰多時、略感疲憊的盧象升,在聽到這陣喊殺聲後,瞬間像是被戰神附身一般,渾身散發出無與倫比的強大氣勢。他那雙因為長時間戰鬥而略顯酸痛的手臂,此刻竟然如同被注入了一股神秘莫測的巨大力量,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隻見他緊緊握住手中的大刀,刀身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寒光,令人不寒而栗。
與此同時,對麵的樺山久高卻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當喊殺聲響起時,他仿佛被一種無形的魔力所籠罩,整個人像是被施行了定身法術一樣,呆立在原地動彈不得。他瞪大了雙眼,滿臉驚恐地望著逐漸逼近的盧象升,心中充滿了絕望和恐懼。此時,他手中那把曾經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大刀,突然間變得沉重無比,好似有千斤之重。任憑他怎樣咬緊牙關、拚儘全力去揮動,那把大刀卻依舊紋絲不動,無法再施展出往日淩厲的刀法。
樺山久高就這樣呆呆地站在那裡,雙眼空洞無神,眼睜睜地看著盧象升高舉著鋒利的大刀,以雷霆萬鈞之勢朝著自己的頭頂猛力劈來。伴隨著一聲刺耳的金屬撕裂聲響徹雲霄,樺山久高甚至來不及眨一下眼睛,便感覺到一股劇痛襲來。緊接著,他眼前一黑,整個世界都陷入了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
這驚心動魄的一幕恰好落入了那些時刻關注著主將戰況的薩摩藩士兵們的眼中。他們親眼目睹自家那位威風凜凜的家大人,剛才還在戰場上與敵將打得難解難分,可轉眼間就招式用老,露出破綻。還未等他們回過神來,就看到明軍主將手起刀落,毫不留情地將樺山久高一刀劈成了兩半。可憐這位曾經不可一世的薩摩藩名將,就這樣慘死於敵手,鮮血四濺,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頓時,薩摩藩士兵們失去了繼續抵抗下去的勇氣,他們要麼扔掉了刀槍,跪地求饒,要麼扔掉兵器,轉身往海邊跑去。此時即將崩潰的明軍士兵們終於得到了喘息的機會,論武勇,他們不輸薩摩藩士兵,可輪兵陣之法,久疏戰陣的他們確實是略遜一籌,在兵力不占優勢的情況下,他們一直在苦苦支撐,得到援兵,盧象升又將敵軍主將劈成了兩半,士氣大振的他們開始了痛打落水狗,聰明的人轉身將敵軍軍旗砍倒在地,並高喊著主將已死,投降不殺的口號,一邊追著日本就是一頓砍。
兩國士兵語言不通,就算薩摩藩士兵已經丟掉兵器,跪倒在地,明軍也毫不客氣的揮刀殺死對方。他們很肯定,敵方士兵根本沒有喊出投降二字,自己並不存在殺俘的舉動。
隨著樺山久高的陣亡,薩摩藩敗局已定,此時,天邊開始出現微光,擱淺的戰船上,留守將領終於看清他們以為的奪船者正是自己的袍澤,反應過來的他們終於喝停了自相殘殺的舉動。此時戰船周邊的淺灘已經被日本兵的鮮血染的泥濘不堪,隨著一股兩千多人的敗軍到來,船上的將領終於得知,自己的家老已經陣亡。
大驚失色的他們開始陸續放底下的士兵登船,他們要趕在明軍追擊到來之前,讓更多自家的士兵上船,好離開這片死亡海域。
不過,他們發現,此時的明軍居然停住了追擊之勢,並陸續退回了他們原先的營地。
見明軍不再追擊,船上的日軍將領們終於放下心來,嚴令底下的敗軍按順序陸續登船。
而明軍之所以不再追擊,那是因為他們與海軍艦隊約定的時間到了,而且眼尖的明軍了望員也發現了天邊那宛如森林般的大明龐大艦隊。
於是他們痛快的將戰場交給了如約而至的海軍艦隊,自己返回了日軍營地,開始收拾日軍丟棄的裝備、物資,為自家傷兵療傷。
很快,多艘日艦了望員終於發現了天邊向他們急速駛來的如同蚊子般大小的船隻,接到報告的日軍將領頓時慌了,他們清楚,北路討伐軍的船隊絕對不可能在今日與自己在此地彙合。
毫無疑問,那些蚊子大小的船隻鐵定是明軍艦隊。將領們慌了,他們再也顧不上還未上船的自家士兵,紛紛命令船員們揚帆起航,以最快的速度離開這片海域。
可惜,他們忘記了,黑燈瞎火的時候他們忙著靠近海邊,根本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船隻已經擱淺到了淺灘,雖然海水在漲潮,可這點潮水根本不可能推動重達十餘噸的大船。
更加讓他們絕望的是,清晨吹拂著北風,使得他們的船帆根本無從借力,根本不可能從淺灘中將船隻拯救出來。他們不得承認,自己已經成了板上任人宰割的魚。
大船是跑不了了,可他們還有一百五十餘艘小型船隻,因為吃水淺,在漲潮的海水幫助下,他們成功的從淺灘中拔出船首,可是,他們發現,無論他們如何劃動船槳,洶湧的海浪總是能將他們重回淺灘。
......
順風而來的一百艘明軍艦隊最高長官是總兵戚興國,年僅四十八的他正值壯年,作為戚繼光的幼子,他熟讀兵書,對海戰更是涉獵頗深,自從泰昌元年,兄弟四人被新皇朱由校啟用至今,他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像一個螺絲釘般,在新軍、東洋艦隊老老實實的練兵,修煉內功。
勤懇質樸的他在常人麵前,眾人都稱讚他是戚少保的兒子,但也僅是戚少保之子。
這並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像他的父親一樣做一位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為大明江山拋頭顱灑熱血。
今天,注定是他揚名立萬的時候,兩百艘日軍船隻像板上的魚肉任他宰割。毫不客氣的他,在船隊抵近到一裡地之後,就下令船首的火炮朝著日軍開火。
平日裡頂多就是剿剿海盜的大明東洋艦隊官兵,直到今天才第一次與外國船隊交手,雖然看上去有些勝之不武。可誰會嫌棄這唾手可得的戰功不要呢?
隨著明軍艦隊百炮齊發,一顆炮彈就帶走一艘日軍船隻,隻見亂七八糟的殘骸漫天飛舞,整個伊計島海灘迅速被濃煙籠罩。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