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朱由校而言,此次近海地區的人口遷徙活動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它不僅是一次簡單的人口遷移行動,更是為將來規模更為龐大的內陸百姓南遷至南洋所邁出的重要一步。通過這次實踐,地方政府能夠積累寶貴的經驗和應對策略,從而確保在日後執行民族大遷徙任務時,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並順利完成目標,進而為明朝的海外殖民事業打下堅實的根基。
除了采取激進手段直接推翻明朝政權以緩解日益尖銳的土地矛盾之外,積極向外拓展無疑成為另一種可行且有效的解決方案,而且這似乎也是當下朱由校所能想到的唯一途徑。
不可否認,他內心深處渴望儘早出手鏟除那些士紳階層。然而,身為全國頭號大地主的他深知自己所處的微妙地位,如果在沒有充分理由和合適契機的情況下貿然對士紳們采取行動,那必將引發國家政局的動蕩不安,這種冒險之舉實非明智之選。經過長達三年的帝王生涯磨礪,如今的朱由校早已不再是初登皇位時懵懂無知、莽撞衝動的“小白”和“愣頭青”了。此刻的他選擇按兵不動,耐心等待時機的降臨。
因為他清楚地知道,大規模的移民計劃將會成為刺激士紳階層產生動亂的最佳導火索。畢竟這些士紳們所擁有的眾多工坊、商鋪以及廣袤農田都離不開人力的辛勤勞作與耕耘。
一旦大量勞動力因移民而流失,他們的利益勢必受到嚴重衝擊,屆時必然難以抑製心中的怒火與不滿情緒,而這恰恰就給了朱由校絕佳的動手機會。待到那時,便是他高舉屠刀,向長期盤踞於社會上層的士紳勢力發起致命一擊之時。
要知道,政治鬥爭向來都不是一蹴而就之事,而是需要深思熟慮、謀定而後動。待到成功打倒那士紳階層之後,徹底終結他們長達兩百餘年無需納稅的特殊優待政策之時,便是他挺身而出的絕佳時機。屆時,他定會毫不猶豫地率先行動起來,以低廉的價格將皇莊之地出售給各省的地方政府,引領並推動一場全新一輪的田地變革浪潮。
一旦這場變革圓滿收官,身為皇帝的他必將坐擁數千萬堅定不移地擁護和支持著他的子民。這些百姓們會緊密團結在他這位英明領袖的周圍,並在他的指引之下,將關注的焦點逐步轉移至廣袤無垠的海外世界。自此,大明王朝正式踏上稱霸全球的宏偉征程,而他也將傾儘全力去實現自己畢生所追尋的崇高目標——讓那象征著大明朝無上榮耀的王旗高高飄揚於全球的每一寸土地之上,為後世的明人締造出一個永不落幕的龐大帝國!
......
確定下來移民之策後,朱由校便開始逐漸將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轉移到了那深似海、神秘莫測的後宮之中。畢竟如今的局勢對他而言至關重要,因為距離他當上父親已然近在咫尺——那四位身懷六甲的後妃皆已懷有八月身孕,正處於隨時可能臨盆分娩的關鍵時刻。
要知道,在大明長達兩百多年的漫長曆史長河裡,如此眾多的後妃同時懷孕這般罕見之事,幾乎從未有過明確的文字記載。一直到清朝道光帝統治時期,才出現過僅有兩位妃子同期懷孕的情況。然而,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在皇位繼承的競爭中搶占先機,鹹豐皇帝的生母全貴妃竟然不惜冒著巨大風險,在懷孕期間偷偷服用催生藥物,最終成功地使得鹹豐比恭親王提前誕生數月。雖說此事僅僅隻是流傳於清宮野史當中的一段傳聞軼事,但究竟真相如何,後人實在難以確切考證。
不過,身處在這後宮紛爭漩渦中心的朱由校,卻憑借著前世所觀看過的大量宮鬥劇集,對此類勾心鬥角之事可謂心知肚明。所以,麵對這樣複雜棘手的局麵,他自然不可能毫無防備。早在最初得知這些後妃們相繼懷孕的消息時,朱由校便未雨綢繆,迅速行動起來。他特意派人前往南城的城區,精心挑選並招募了幾位以多子著稱的經驗豐富的婆姨入宮,以便能夠更好地照料和守護這些即將臨盆的後妃以及她們腹中尚未出世的龍裔。一邊服侍初胎的後妃們,一邊傳授她們如何保胎的秘訣。
之所以去南城而不是其他地方挑選人手,也是因為朱由校開辦煤場時,給南城貧苦百姓帶去了福音,讓他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說全京師那裡的人對朱由校最感恩戴得,那就非南城百姓莫屬了。
與此同時,朱由校鄭重地囑咐吳彤要精心挑選出數十位身世背景乾淨且品行端正的太監和宮女。由於擔心會出現任何意想不到的狀況,他特意下令讓四位後妃所居的宮中分彆開設獨立的小廚房,並對所有的食材進行嚴格把關。不僅如此,就連一些日常食用的蔬菜都直接來源於皇帝專屬的皇莊,絕不假手他人。此外,每隔一段固定的時間,便會有來自皇家醫學院的知名中醫前來為各位後妃們號脈診斷,並根據她們的身體狀況開出相應的調養藥方。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為了確保自己的子嗣能夠平安順利地降生,朱由校幾乎想儘了一切辦法,做到了他所能想到的所有事情。
在前期準備階段,他親自帶領著這四位後妃一同參與各種有益身心健康的鍛煉活動,同時還命禦廚為她們烹製營養豐富的藥膳,以幫助她們調整體質,增強身體素質。而當得知後妃成功受孕之後,處於孕早期的關鍵時期,為了不影響胎兒的健康發育,朱由校毅然決然地停止了與後妃之間的親密行為。儘管如此,他並沒有因此而忽略或冷落了這四位身懷六甲的愛妃。相反,他每天都會抽出一定的時間依次前往四座宮殿探望問候,關心她們的飲食起居以及身心狀態,這份關愛之情從未有過絲毫的減少。
為了替他們解悶,他可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他不光找了著名的京班、教坊司的琴女、甚至連變戲法的都被朱由校請進宮中給她們解悶。最為誇張的是,他還不顧群臣勸阻,親手為每個妃子雕刻了精美的木童,逗得四位十六歲的妃子們高興不已。
好吧!為了照顧他們的情緒,避免刺激到他們,朱由校隻拿出了金童,偷偷藏匿了玉女。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