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幫人來大明傳教,背後真正的目的是摧毀明朝!根據後世學者統計,自隆慶開海至明亡,近七十年內流入中國的白銀超過了七億兩,歐洲各國占了七成左右。也就是說,西班牙在美洲拚命的開采白銀,轉眼就全部送入了明國。
第一個原因就是天主教世界不允許存在大明帝國這麼優秀強大的異教徒國家,不信奉天主的國家竟如此繁華富裕,是對天主教徒和羅馬教廷的嚴重羞辱。後世中國崛起之艱難,就可以看出來西方人亡中之心不死。)
第二個原因是為西方世界消滅強大的競爭對手,明朝的存在讓西班牙葡萄牙在東南亞的擴張受到嚴重影響,來自明朝的海盜多次騷擾西屬菲律賓,隆慶開海後明朝海商與西方人產生了激烈的利益爭奪。史料記載,一明國海盜輕鬆在菲律賓就能拉起一支五千人的軍隊,而西班牙總督費勁心氣也隻能拉起一支兩千多人的軍隊。)
葡萄牙多次進攻明朝都失敗了,西班牙妄圖發動2萬大軍征服明朝,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實行,但卻驅動日本進攻朝鮮以打擊削弱明朝,耶穌會、方濟會、道明會等等都發誓要滅掉明朝,消滅明朝是天主教世界的共識。豐臣秀吉攻打朝鮮時,日軍火器占比遠超明軍。)
第三個原因是明朝的存在讓新教徒更有信心對抗羅馬教廷,耶穌會在歐洲的任務是消滅新教徒,在亞洲的任務是消滅明朝異教徒)。
第四個原因是把明朝的科技據為己有,這也是為什麼他們願意配合徐光啟等人共同翻譯歐洲的天文典籍,卻又不願意配合翻譯介紹歐洲先進科技典籍的根本原因。他們是來光明正大的偷師的,而不是來讓你大明更加強大的。
在他們眼中,白人是高貴的,包括美洲、亞洲的黃種人就該被他們統治。
著名的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就是猶太銀行家族出身,耶穌會傳教士湯若望同樣也是猶太人。
罪無可恕的是,他們動了暗殺朱由校的心思!
其原因就是,朱由校登基之後,一係列的改革,使得這個即將要走向滅亡的國家重新煥發青春。不光如此,他還尚武,新軍的出現徹底讓這些傳教士們慌了手腳。於是他們從以偷科技為主的策略,變成了以阻礙明朝發展軍工業,打倒親天主教的改革人士為主,偷科技為輔的策略。力主幫明朝發展火繩槍和十二磅炮這些在歐洲已經不是最先進的武器。)
同時,他們又做好了萬一事不可為,毒殺朱由校,推信王朱由檢為帝的極端辦法,以此來將大明重新推入深淵。
你還真彆說,這幫天主教耶穌會是有前科的。耶穌會是一支紀律森嚴的精兵,替教廷東擋西殺,降服一切“異端”,遏止新教勢力的擴張。為擴大教廷的勢力,耶穌會甚至使用包括謀殺在內的各種政治陰謀手段,例如一五八九年支持刺殺法王亨利三世導致老馬漢失業,推遲了燧發槍在歐洲的傳播)、一五九四年年陰謀暗殺法王亨利四世未遂、一六零五年製造“炸藥陰謀事件”試圖暗殺英王詹姆士一世等等。
而毒殺朱由校也並非不可能,他們從朱由校的日常的喜好中發現了一個秘密,那就是他喜歡吃長江獨產鰣魚。
鰣魚、河豚、刀魚被列為長江三鮮。特彆是鰣魚,宮中有文記載,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馬皇後對它情有獨鐘,並被列為了祭祀先祖的祭品。按明製,每年有五次常規的太廟祭祀,必須供奉鰣魚。由於明初的國都在南京,產自鎮江,南京的鰣魚進貢並不困難。永樂年間遷都北京,但祖宗們享用鰣魚的傳統並未改變,偏偏鰣魚生來金貴,出水即死,保存和運輸極其困難。
為此,曆代皇帝為了確保將新鮮的鰣魚運送到北京,明政府在南京成立了一個專門的機構——鰣魚廠,由南京的守備太監全權負責。《大明會典》記載:南京每年進貢物品的北京設有鮮船一百六十二艘,用冰船四十六艘,其中光是運輸鰣魚的船就有十四艘,這些資料都讓這幫傳教士從宮中典籍中查找了出來。
運河天津段至北京有一段路就得通過陸路才能將活魚運送到宮中,特彆是夏季,保存和運輸就愈發艱難。
之前的做法是裝入木桶,由馬車運至宮中。春冬季節還好說,夏秋兩季就不行了,酷熱的天氣下,木桶中的魚會因為水溫變高而氧氣不足而窒息而死。古代又沒有氧氣泵,所以基本上來說這個難題是無解的,隻能是增加運輸次數和數量來保證宮中的需求。
話說那歐洲人確實深諳科技之道,他們深知以金屬鉛打造而成的載體具有出色的隔熱性能。經過一番精心策劃和籌謀,最終決定由艾儒略親自出馬去尋找魏忠賢,並向其透露一個重要信息:若采用金屬鉛所製的箱子作為運輸鮮魚的工具,那麼鰣魚的存活率將會大幅提升。
魏忠賢此人對這般高深的知識自然是一竅不通,但當聽聞金屬鉛箱子能夠更有效地保存鰣魚時,便已然心花怒放,喜不自禁了。就這樣,在此後的數年時間裡,不僅皇帝朱由校,就連其後妃以及諸位皇子公主們的乳母也都有幸品嘗到了那些經由金屬鉛保存的鰣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朱由校得知此事後卻是怒不可遏!要知道,曆史上眾多帝王皆因貪戀所謂的仙丹而喪命,為此他特意下令將宮中所有與之相關的材料統統銷毀。誰曾料到,魏忠賢這回雖是出於一片好意,卻陰差陽錯地令自己再度陷入險境——竟然又莫名其妙地吃上了含鉛之物。看來,那一頓毒打是絕對沒有打錯的。
那些所謂的仙丹,無疑正是致使曆代帝王年紀輕輕便早早駕崩,以及子嗣夭折率居高不下的元凶。而製作仙丹的其中一味主要的材料便是金屬鉛。
如果不是湯若望在行事方麵表現得過於激進和冒失,在傳播教義的時候未能采用循序漸進、步步為營的穩妥策略,而是一上來便毫無顧忌地公然宣稱孔子乃是異教徒,並且斷言孔子所倡導的學說簡直就是荒誕不經,這無疑等同於直接挖掘了廣大讀書人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祖墳啊!要知道,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孔子及其學說一直都備受尊崇,被無數文人墨客奉為圭臬。
更令人難以容忍的是,這個湯若望竟然還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無比傲嬌的姿態,大肆宣揚自己乃是上帝派往人間的使者,肩負著拯救大明蒼生萬民於水火之中的偉大使命。這樣一番狂妄自大的言論一經傳出,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尤其是剛剛加入教會不久的英國公世孫張世澤,更是被氣得怒發衝冠。
需知在封建時代,皇帝向來以“天子”自居,聲稱自己乃是昊天上帝的嫡親長子,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和地位。而你這湯若望竟敢妄自尊大地自稱為天使,並揚言要來拯救大明的黎民百姓,那麼請問,你又把當今聖上朱由校置於何種境地呢?難道說在你眼中,朱由校這位堂堂正正的天子還比不上你一個外來的所謂“天使”嗎?
不得不說,這張世澤雖然年輕,但卻有著超乎常人的敏銳政治洞察力和高度警覺性。當他聽聞湯若望發表的那些驚世駭俗的言論之後,絲毫不敢怠慢,當即毫不猶豫地將這件事情原原本本地稟報給了他的祖父——英國公張維賢。
說起這位老爺子,那可是個老謀深算、精明睿智的人物,堪稱七竅玲瓏之人。想當年,正是因為皇上求賢若渴,廣納天下英才,這些來自遙遠歐羅巴大陸的傳教士才能有機會踏入大明的國門。然而,他們的種種言行逐漸暴露出其真實麵目,這些家夥遠非表麵看上去那般道貌岸然,其背後實際上隱藏著不可告人的險惡用心。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