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所施展的這套七傷拳,猶如一場風暴席卷了整個大明王朝。此拳法一出,頓時引得南方的士紳們紛紛破口大罵,聲浪如潮,仿佛要將紫禁城淹沒一般。然而,對於這些責罵之聲,朱由校卻仿若未聞,毫不在意,因為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對於擁有著近百萬大軍的皇帝來說,這些罵聲不痛不癢。
實際上,這場改革雖然引起了軒然大波,但並未達到朱由校內心深處的期望。麵對眼前的局麵,朱由校對其成果仍存有諸多不滿之處。儘管如此,他心中堅信著,隻要自己的威望能夠不斷提升,那麼一係列利國利民的新政終將在他的掌控之下得以實現。
就在此時,葉向高和孫承宗相繼宣布退出第二屆內閣選舉,這一消息如同巨石入水,激起千層浪。與此同時,京城教案所帶來的影響正逐漸由中央向地方擴散開來。一時間,江南讀書人的關注點開始慢慢發生轉移,從原本聚焦於國家的新政策,漸漸轉向了這起教案事件之上。畢竟,此事關乎到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誰又能置之不理呢?
......
自從失去了晉商這個最好的間諜之後,後金國已經沒有了獲取明朝詳細情報的渠道了。這幾年來,空有一身武力的努爾哈赤感覺自己像是一隻被牽著鼻子的老牛,一會遼東,一會蒙古,一會又遠東。在不停地奔波中,後金國的實力越來越虛弱。
如今朝鮮政變的具體情況陸陸續續的傳入了後金,為了更加方便的獲取朝鮮的情報,老奴花了大力氣終於收服了朝鮮將領薑弘立及其麾下五千朝鮮士兵。
薑弘立,朝鮮官宦世家出身,生於京畿道衿川,是右議政薑士尚之孫、晉興君薑紳之子,通過科舉及第而入仕。是朝鮮前任國王光海君的嫡係手下。
被後金國扣為人質的這些年,他也曾不斷的上書朝鮮,希望能將自己換回國。隨著舊王光海君被打倒,新上任的國王李瑛以及他的朝臣們似乎忘記了他的存在。
感覺被故國拋棄的薑弘立終於在被俘四年後,倒向了後金國,隨同他一起倒向後金的還有那五千名士兵。
這些人就成了後金國在朝鮮最大的情報仰仗,這對如今四麵環敵的後金國來說,極為關鍵。
隨著鑲白旗在遼東地區的全軍覆沒,如今的後金國空有二百多個牛錄,而實際能征召的將士已然不到八萬。就算這八萬將士,披甲率也已經不足三成。按照十旗去分配,每個旗最多隻能平均分配到兩千套,這是非常危險的數字,也宣告著後金士兵與蒙古士兵如今最大的區彆僅僅隻是戰鬥意識上的差彆了。
由於薩爾滸之戰中從明軍那裡所繳獲來的大批戰略物資、精良裝備還有充足的糧食,經過近些年來不斷地四處征伐作戰,都已然被消耗得一乾二淨。尤其是在這過去的數年寒冬裡,女真族的普通百姓們可謂是苦不堪言,生活異常艱難。曾經,許多滿懷期待能跟隨汗王一同過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女真人漸漸意識到,現實情況遠比他們想象中的更為殘酷,如今他們不得不再次與惡劣的大自然展開一場激烈的爭奪食物之戰。
不僅如此,東邊那些尚未歸附的野人女真部落始終對他們抱有深深的敵視態度,使得女真一族在東部邊境麵臨著巨大的壓力和威脅;而在東南方向,明國新設立的遠東鎮宛如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悄悄的在他們的土地上埋下了一顆釘子。再加上那個對他們充滿敵意的朝鮮國,更是讓女真一方如芒在背,不敢輕舉妄動。與此同時,西邊位於遼東地區的明朝軍隊近年來通過不斷招兵買馬、操練士卒,其整體實力得到了顯著增強,成為了橫亙在女真麵前難以逾越的一座大山。至於北方,那些原本早已歸順臣服的蒙古眾多部落,現今對於女真的態度也是越來越模糊不清、搖擺不定。此外,還時常需要應對來自強大的察哈爾部的不時挑釁和衝突。
在這種內憂外患交織的複雜局勢下,努爾哈赤突然間感到自己猶如置身於一片迷霧之中,完全無法看清眼前的形勢究竟會如何發展演變。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個神秘的聲音在他耳邊低語:“這一切本不應該是現在這番模樣!按照正常的發展軌跡,他理應已身處在遼陽或者沈陽那宏偉壯麗的汗王宮之中,正悠然自得地享受著來自蒙古各個部落首領的虔誠朝拜。”然而,殘酷的現實卻無情地將他拉回到了這片混亂與困境之中。
對此,努爾哈赤並沒有認命。首先他將兩黑旗撤並,重組了鑲白旗,任命其三子愛新覺羅·阿拜為旗主。將原有的滿、蒙、漢三族三百個牛錄縮編成了二百四十多個。並撤銷了漢人牛錄,將牛錄中的漢人全部打入了奴隸的行列。失去了李永芳之後,確實後金國的漢人再也找不出一個能打的將領了。
這一係列改變,使得八旗可征召士兵均來到了接近萬人的地步。除了兵器鎧甲方麵不能與天啟元年巔峰時期相比,起碼旗丁方麵,八大旗主都是非常滿意的。不過,可這也為後來漢人的不斷叛變、造反埋下了伏筆。
其中就不得不提努爾哈赤的愛將劉興祚了,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其流落建州女真。機緣巧合之下救活了努爾哈赤的福晉。老奴授予他備禦之職,又為他起了一個女真語名字“愛塔”。隨後劉興祚被分給努爾哈赤的次子代善的正紅旗下,成為一名八旗甲士。後來,他又娶了代善之子薩哈廉的乳母之女為妻。後金開國後,他成為後金漢官中的第三號人物,地位僅次於撫順額駙李永芳和施吾裡額駙佟養性。
雖然李永芳的戰死,加上佟養性不善戰陣之法,使得劉興祚成為了漢軍旗的總兵官。但是他心中早就對努爾哈赤壓迫漢人的行為逐漸不滿。加上即便他已經是漢人中官位最高之一,他本人也常被主人代善奪走馬匹或財物,因此萌生歸順明朝之心。
如今漢軍旗被努爾哈赤徹底廢除,空有官名而無實際權力的劉興祚徹底的倒向了明朝。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