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下來,明軍竟然損失了兩萬多人!這個驚人的數字令人瞠目結舌。相比之下,後金人僅僅損失了不到七千之眾。單從傷亡數字來看,毫無疑問,這場戰鬥似乎是後金人取得了勝利。然而,實際的戰局發展卻並非如表麵所見那般簡單。
儘管經曆了如此慘重的損失,但戰後的明軍依然擁有八萬大軍,相較於隻有兩萬五千兵力的後金軍而言,在人數上明顯占據著絕對優勢。此時此刻,身為明軍主將的熊廷弼顯得氣定神閒,仿佛一切都儘在掌握之中;反觀另一邊,努爾哈赤卻是眉頭緊鎖,憂心忡忡。
對於身經百戰、久曆沙場的努爾哈赤來說,戰爭必然伴隨著死亡和犧牲,這本就是不可避免之事。但是,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明軍騎兵所展現出的戰鬥意誌竟然絲毫不遜色於他引以為傲的八旗精銳部隊。這種出乎意料的強大鬥誌讓努爾哈赤深感震驚。
值得慶幸的是,經過這一役,原本凶悍無比的蒙古人被徹底打怕了。有此戰果,後續的戰鬥中來自蒙古人的威脅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在明軍陣營裡,剛剛吃了敗仗的林丹汗滿心忐忑地來到了中軍大帳。出乎他意料的是,熊廷弼並沒有追究他的責任,而是溫言勉勵了他幾句,隨後給他一個新任務,那就是保護大軍糧道。
驕傲無比的林丹汗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受到了奇恥大辱!那個可惡的熊蠻子竟然敢如此對待他,這讓他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起來。憋著一肚子悶氣的林丹汗憤憤地領下了軍令之後,一刻也不想在那大帳之中多做停留。隻見他轉身便拂袖而去,頭也不回地直奔自己所率領的大軍營地。
回到軍中的林丹汗滿腔憤怒無處發泄,於是乎隻能把這股子怨氣全都撒在了那些可憐的士兵身上。而另一邊呢,對於負氣離去的林丹汗,熊廷弼壓根兒就沒有多餘的精力和時間去理會他。儘管表麵上看起來熊廷弼始終保持著一副氣定神閒、胸有成竹的模樣,但其實隻有他自己心裡最清楚,接下來要打的這場仗絕對不會像想象中的那麼輕鬆容易。
雖說此時的明軍仍然還擁有八萬之眾的兵馬,但是真正能夠讓熊廷弼完全信任並且委以重任的,也就隻有他們明國自家的四萬五千人馬罷了。或許正是因為雙方都深知此戰不易,所以很有默契地同時做出了一個決定——休戰。就這樣,整個夜晚悄然無聲地過去了。
當三月十六日的晨曦剛剛破曉之際,寧靜的氛圍瞬間被打破。隻見兩軍像是事先約好了一般,幾乎在同一時刻吹響了那象征著進攻的嘹亮號角聲。隨著號聲響起,明軍迅速采取行動,毫不猶豫地將原本堅固的戰車陣徹底拆除掉。緊接著,兩萬裝備精良的火槍兵動作整齊劃一地排列成八個兩千人縱隊的軍陣,然後邁著堅定有力且整齊一致的步伐,如鋼鐵洪流般朝著後金軍的大營穩步推進過去。
他們的左右兩翼全部換成了明軍騎兵師,兩萬五千餘人分屬兩邊,保護著大軍兩側的周全,大軍的後方,則是三萬多蒙古聯軍保護著民夫的板車大隊,緩緩跟進,他們的身後緊緊跟隨著推著兩百門各式火炮的炮兵。
這個架勢一看就知道,熊廷弼選擇了要麼一仗而下,要麼死無葬身之地,完全不給自己留下任何後路。
後金大營這邊,努爾哈赤選擇了與熊廷弼一樣的戰略,他率領兩萬多後金軍也從大營中而出,正黃旗一萬多騎居中,正白旗八千騎居左,鑲黃旗六千餘騎居右。列好陣營之後兩萬多騎兵開始集體加速,朝著自己的目標疾馳而去。
明軍這邊,左翼的賀世賢少將、麻承宗少將率領著一萬兩千名騎兵勇敢的迎了上去,右翼的麻承訓、侯世祿兩位少將同樣迎難而上,他們率領著一萬三千騎兵也迎了上去。
四萬騎兵在原野上激戰到了一處。
中軍處,熊廷弼與張名世並沒有受到兩翼騎兵離去的影響,隨著雙方距離拉近到兩公裡時,明軍二十門二十四磅炮率先發出怒吼,二十顆熾熱的炮彈狠狠地在正黃旗陣列中炸響,漫天飛舞的碎片收割著後金人的生命,一次騎射就帶走了二百餘名女真人的生命。
隨著雙方間距的拉近,明軍火槍兵方陣終於停下了腳步,詭異的是,在停下腳步之後,他們的方陣發生了變化。八個縱隊的火槍兵迅速以營千人)為單位,組成了並排的八八方陣,每個方陣均有五列二百杆火繩槍。
一直到雙方之間的距離拉近到了一裡時,明軍二十四磅炮共發射了兩輪炮彈,隨後餘下的一百八十門火炮集中開火,一百八十發炮彈在後金軍陣營中炸開,一次性就帶走了四百餘騎。
也就是說,就在雙方之間的距離不斷縮短,最終拉近到不足百米前,明軍這邊早已嚴陣以待的各類火炮發出震耳欲聾的怒吼聲!一時間火光衝天、硝煙彌漫,一枚枚炮彈如同流星般劃過天際,帶著無儘的殺傷力朝著後金人的隊伍呼嘯而去。短短時間內,這些火炮竟然累計發射出了多達六百多枚炮彈!每一發炮彈落地之後都會掀起一片腥風血雨,造成巨大的破壞和殺傷。明軍猛烈的炮擊一共炸死了超過兩千名後金人士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後金人的傷亡情況並不僅僅隻是因為炮彈爆炸所帶來的直接傷害。其中有一部分士兵雖然沒有當場被炸死,但卻因受傷從戰馬上狠狠地摔落下來。而他們身後那些疾馳而來、根本來不及躲閃的戰馬,則無情地將這些倒在地上的傷者或戰馬直接踩踏成了一灘血肉模糊的爛泥。
不過,衝鋒在後的努爾哈赤此時無疑應該暗自慶幸。多虧了他自己以及他胯下那匹戰馬都身披厚重堅固的鎧甲,那些由炮彈爆炸激射而出的碎片儘管速度驚人,卻始終無法穿透這層堅不可摧的防護,從而保住了他這條性命。然而,正當他還未來得及為自己的幸運感到欣喜若狂之時,明軍火槍陣又緊接著發動了一輪又一輪更為致命的攻擊。隻見火槍陣中的士兵們動作整齊劃一,依次扣動扳機,密集如雨的鉛彈如同一股黑色洪流一般鋪天蓋地地射向目標甚大的女真人以及他們的戰馬。
在明軍火槍陣前方八十米至四十米這段狹窄的空間裡,仿佛變成了一個可怕的死亡地帶。無數的女真人騎兵即便想要躲避也無處可逃,一顆顆奪命的鉛彈朝飛射過來,即便他們有這盾牌的保護,可目標更大的戰馬卻沒有任何防護,伴隨著一聲聲沉悶的中彈聲響徹戰場,一匹匹戰馬嘶鳴著倒下,一個個後金戰士慘叫著跌落馬下。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刻苦訓練,明軍的火槍兵的換彈速度已經有了顯著的進步。以往,每排戰士重新裝填彈藥並繼續保持火力輸出大概需要整整一分鐘的時間;但是現在,這個時間已經成功縮短到了僅僅不到四十秒!二十秒的提速,意味著他們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對敵人發起連續打擊,大大增強了槍陣整體的持續戰鬥力。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