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右翼的激烈碰撞最終以明軍艱難取勝落下帷幕,左翼的戰局發展卻是大相徑庭。且看那皇太極所率領的正白旗,儘管僅有區區九千騎兵,但當他們麵對裝備精良、同樣身跨高頭駿馬的察哈爾部三萬精銳鐵騎時,竟然展現出令人驚歎的戰鬥力和戰術智慧。
要知道,察哈爾部不僅擁有數量上的絕對優勢,更重要的是,由於得到了明國人在背後源源不斷的支持,他們手中的弓弩威力相比起後金國而言可謂強大許多。此外,林丹汗的親衛部隊甚至還配備了來自明軍的先進火繩槍,這一係列客觀因素使得正白旗在武器裝備方麵處於明顯劣勢。
然而,睿智果敢的皇太極深知不能與蒙古人在騎射技藝上一較高下。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果斷地製定並實施了一套獨特的戰略——以錐形陣發起正麵強攻!此計一出,瞬間打亂了林丹汗原本的部署,令其猝不及防。
隻見後金士兵們緊密排列成尖銳的錐形陣勢,如同一柄鋒利無比的長矛直刺向蒙古人的騎射陣營。刹那間,蒙古人的陣線便如同紙張一般被輕易撕裂開來,攔腰截斷。而接下來上演的,則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近身肉搏戰。
在後金人與蒙古人之間,個人戰鬥意誌存在著天差地彆。勇敢無畏的後金戰士們個個悍不畏死,他們揮舞著手中寒光閃閃的兵刃,借助胯下戰馬的強勁衝擊力,每一次衝鋒都猶如疾風驟雨般迅猛淩厲。反觀蒙古軍隊,雖然人數眾多,但在遭遇如此突然而猛烈的攻擊時,一時之間竟顯得有些慌亂無措。
戰場上殺聲震天,血光四濺。後金人憑借著卓越的馬術和勇猛的鬥誌,在每次疾馳而過之際便能輕而易舉地收割掉蒙古人的頭顱。此情此景,令林丹汗不禁心生恐懼,眼睜睜看著自己引以為傲的大軍在敵人麵前節節敗退,損失慘重。
滿臉無奈的他艱難地咽下一口唾沫,嘴唇微微顫抖著,最終還是下達了那令人沮喪的撤退號令。他的聲音仿佛被風吹散一般,輕飄飄地回蕩在空中,但卻又如同重錘一般狠狠地砸在了每一個士兵的心頭。
隨著命令的傳達,整個隊伍開始混亂地向後撤去。他們全然沒有了往日的威風。而這位曾經意氣風發的領袖,此刻也隻能夾在人群之中,狼狽不堪地跟著一起逃離戰場。
然而,即使身體在不斷後退,他的思緒卻依舊停留在剛剛那場激烈的戰鬥中。他的腦海裡不停地閃現出一幕幕畫麵:後金國的鐵騎如狂風般席卷而來,他們的呼喊聲震耳欲聾;自己的部下們雖然拚死抵抗,但終究難以抵擋對方強大的攻勢……
“這後金國軍隊什麼時候變得如此之強了?”這個問題一遍遍地在他心中回響。要知道,這兩年,還正是他所率領的察哈爾部在這片廣袤的草原上與後金國打得難解難分、旗鼓相當。那時的他們,憑借著頑強的鬥誌和出色的戰術,一次次成功地擊退了後金國的進攻,不僅為明朝人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來整訓軍隊,更是贏得了漠南草原各部落的一致讚譽和肯定。
回想起那段輝煌的過往,林丹汗不禁感到一陣唏噓。可他卻渾然不知,當時的實際情況並非完全像表麵看起來那樣。實際上,那個時候的後金國之所以沒有全力以赴地對付察哈爾部,而是在與他們的交戰中打打就撤退,是因為受到了來自遼東明軍的巨大威脅。後金國不得不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監視和應對遼東明軍之上,無法集中兵力對察哈爾部發起致命一擊。也正因如此,才讓察哈爾部在那些戰鬥中看似每次都能占據上風。
可是如今,時過境遷,局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日這一戰,對後金人來說是生死存亡之戰,自然不會再留餘力。察哈爾部看似強大無比的戰鬥力在認真起來的後金人眼中,簡直就是一吹就倒的紙老虎。察哈爾部遭遇前所未有的慘敗也就在所難免了。麵對後金國軍隊排山倒海般的攻擊,他們毫無還手之力,隻能落荒而逃……
隨著察哈爾部那如潮水般洶湧敗退的慘狀發生,原本老老實實待在明軍左翼的紮魯特部也難以逃脫厄運。原本嚴整有序的紮魯特部戰陣,在刹那間便被那些驚慌失措、狼狽不堪的察哈爾部騎兵無情地衝垮和撕裂開來。這些察哈爾部的敗軍猶如決堤之洪,瘋狂地衝撞著紮魯特部的防線,將他們緊緊裹挾其中,迫使紮魯特部的戰士們身不由己地跟著一起往來路亡命狂奔。
與此同時,大明中軍這邊目睹到左翼戰場的潰敗局勢後,頓時引起了一陣不小的騷動。士兵們交頭接耳,神色緊張而慌亂。然而,張名世迅速做出反應,果斷下令分出一部分兵力前往加強車陣左翼方向的防禦工事,以防敵軍乘勝追擊突破防線。
不過,這種騷動並沒有持續太久。就在眾人憂心忡忡之際,右翼戰場上突然傳來振奮人心的捷報——遼東騎兵大獲全勝,凱旋而歸!這支英勇無畏的鐵騎帶著勝利的榮耀,風馳電掣般地回到大陣右側,並迅速重新排列好了嚴密堅實的戰陣,宛如一道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
而後金國的軍陣之處,此時也響起了低沉而悠長的撤軍號角聲。正在前線奮勇拚殺的皇太極聽聞此號音,心中已然明了戰局的變化。儘管他所率領的正白旗在這場激戰中表現出色,但麵對形勢的轉變,他毫不猶豫地下達了撤退的命令,毫不留戀眼前的戰鬥成果。隻見他指揮若定,麾下將士們訓練有素,井然有序地從明軍大陣邊緣安全撤離,順利返回本陣。
經此一役,正白旗可謂是大放異彩,以僅僅六百騎的微小傷亡代價,換取了察哈爾部多達六千餘騎的慘重損失。這樣輝煌的戰績不僅令後金軍隊士氣大振,更是讓皇太極及其部下成為了戰場上令人矚目的焦點。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