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六年十月,陽光灑在北京城的每一個角落,這座曾經遭受過大爆炸重創的城市如今已煥然一新。為了慶祝這一偉大的時刻,皇帝朱由校決定舉辦一場空前盛大的宴會,以表彰那些在災後重建工作中付出辛勤努力的人們,並同時歡慶辰妃所誕下的皇三女滿月之喜。
整個京城都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氛圍之中。皇宮內張燈結彩,金碧輝煌,宮女們穿梭於各個宮殿之間,忙碌地布置著宴會場地。宮廷樂師們奏響歡快的樂曲,優美的旋律回蕩在空氣中,讓人陶醉其中。
這場宴會規模宏大,不僅邀請了朝中大臣和王公貴族,還包括了前來朝拜的漠南蒙古首領們。宴會上珍饈美味琳琅滿目,美酒佳釀香氣四溢,賓客們歡聲笑語,氣氛熱烈非凡。
除了舉行盛宴之外,朱由校更是宣布大赦天下,以示對百姓的恩澤。這個消息迅速傳遍全國,無數人為此歡呼雀躍。在眾多被赦之人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當屬那位入獄長達八年之久的原遼東經略楊鎬。儘管他最終得以重獲自由,但卻被貶為庶民,從此遠離官場。
與此同時,明廷還下達旨意赦免了李成梁之子李如柏和李如楨的罪名。然而,這僅僅隻是一種象征性的寬恕,他們在遼東戰場上的種種劣跡——諸如不戰而逃、見死不救等等行為卻是不容辯駁的事實。無論怎樣,在後金已然正式滅國的當下,對於遼東李家的功績與罪過的評判似乎已變得不再重要。
並非朱由校不願意追究或者是想要倚重這些將門子弟為國效力,其根本原因是軍官學校成立一年了,包括教習、學生資質都並非最優的選擇。拿萬曆四十五年到天啟五年三次武舉來說,朝廷總共招收了九百名武舉,其中六百人是將門世係。
更朱由校震驚的是軍官學校第一屆學生第一年兵部考核記錄:首批千名學員在火器操作、輿圖測繪等新式科目上的合格率不足三成。而將門中,麻家、馬家、楊家、蕭家,包括遼東李家兩百學員,騎科考核合格率百分百,其餘各科合格率達到了驚人的八成;更為誇張的是,李成梁的幾位曾孫以及其家丁居然能嫻熟使用大炮的象限儀,其熟練運用能力並不遜色於葡萄牙教官。這印證了"富學武"的殘酷現實——培養合格將領需要持續三代的資源投入。李家訓練一個騎兵要把十二歲童子放在馬背上生活三年,每年耗費的三十石草料足夠供養五戶軍戶。
這種代際積累的鴻溝,讓朱由校不得不承認:"將材養成非朝夕之功,當以二十年為期。"
這才有了調戚金、賀世賢進京赴任軍官學校校長一職的根由。
正如朱由校對徐光啟所言:"朕不要遼東李家軍,但要大明李家將。"深宮夜漏聲中,皇帝的目光掃過屏風上的《九邊兵食圖》。他知道自己正在打破"將門養士,士為將用"的惡性循環:通過將將門忠良子弟分散調入各新軍隊伍任職,既利用其家學底蘊,又防止新世族的形成。這種"剪其羽翼而用其爪牙"的手段,實則是將"將門"概念從地理集團轉化為國家人才儲備的一種嘗試。如今逐漸顯示了一定的成果,單論這次滅金戰役,這些將門子弟都能做到令行禁止,視死如歸,通力合作。他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種改變讓朱由校以及朝廷都是比較滿意的。
而朝廷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將這些人進行跨域對調,使其無法在某一個地方形成固有勢力。為此,他不惜廢除了執行了二百年的軍功授田令,將授田改為了授錢。
同時,推行武學新政,建立軍官學校。雖然開頭步履維艱,效果甚微。但是朱由校相信,三年不行,那就五年、十年、百年。破百年將門易,立一代新規難,然不破不立,大明兵魂當浴火重生。
......
內喀爾喀巴林部的領主博爾濟吉特·色特爾、劄薩克圖汗部的首領孛兒隻斤·素巴第、以及博爾濟吉特·吳克善,攜手科爾沁部的台吉洪果爾、阿爾寨、奧巴,再加上林丹汗的叔祖岱青等人,一行蒙古部落首領,聯袂踏入京城,共赴這場意義非凡的會晤。
朱由校聞訊,心中大喜,立即下令在紫禁城內張燈結彩,大擺宴席,以最隆重的禮儀款待這群遠道而來的貴賓。宴席上,珍饈美味琳琅滿目,絲竹之聲不絕於耳,彰顯了大明王朝的盛情與威儀。這些蒙古首領的到來,其目的顯而易見且誠懇迫切——他們渴望明廷能夠寬宏大量,釋放那些不幸被俘的女眷,同時也表達了他們內心深處對與明朝重建和平友好關係的深切渴望。
為了更有效地傳達這一意願,並增強談判的分量,他們一致推舉了年輕有為、且與大明皇帝朱由校有著特殊情誼的博爾濟吉特·吳克善作為盟主之職,寄希望於通過他與朱由校之間的深厚關係,為蒙古各部落爭取到更多的福祉與利益。
朱由校對於這一安排自然是滿心歡喜,畢竟吳克善不僅是他的大舅哥,更是科爾沁最大部落首領之一。於情於理,他都願意給予最大的支持與幫助。
在宴會後進行的正式洽談中,朱由校卻巧妙地提出了一個觀點:希望大明與諸多蒙古部落結成友好聯盟的提議。他深知這些蒙古首領此番進京,除了畏懼明軍的強大軍力之外,更是受到了察哈爾部的威脅。有鑒於此,如若雙方能以和平共處、互利共贏的堅定信念,結為聯盟,永世修好。這也是雙方百姓免受戰火之苦的共同期盼。真正的力量不在於刀刃的鋒利,而在於人心的向背。作為普通百姓來說,安定的生活總是他們心中殷切向往的。
朱由校的提議不僅贏得了蒙古首領們的由衷敬佩,更為雙方後續的談判奠定了積極而堅實的基礎,預示著一段新的曆史篇章即將開啟。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