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落赤部,乃是青海土默特四大部落中的佼佼者,其規模堪稱龐大。這個部落擁有著數以萬計的帳篷,人口多達五萬餘人,而牲畜更是數以百萬計。然而,如此強大的部落,在與明軍的激戰中,最終還是付出了三千餘人的慘痛代價,才徹底向明軍投降。
作為此次明軍的最高指揮官,楊光烈欣然接受了火落赤部領主的請降。這一事件標誌著火落赤部成為了第一個被明軍征服的西海蒙古部落,也為明軍在青海地區的統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比左路明軍的進展順利,右路的一零四騎兵師卻遭遇了不少困難。王世欽率領著他的部隊,沿著西海一路向北挺進,然而經過數日的艱難行軍,他們竟然連一個人影都沒有發現。
他們的目標是盤踞在西海湖畔的真相部,這個部落同樣是青海土默特四大部落之一,其實力不容小覷。真相部所占據的肥沃的青海高原,為他們的部落養育了數百萬頭牲畜,這使得他們在經濟和軍事上都具有相當的實力。
王世欽深知,這些牲畜不僅是真相部的財富,更是他們能夠在青海高原上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如果僅僅依靠從陝西、四川等地運送物資,根本無法維持如此龐大軍隊的日常開銷。因此,征服真相部,奪取他們的牲畜資源,對於明軍來說至關重要。
三月十五日,經過漫長而艱苦的八天行軍,一零四師終於抵達了布哈河畔。這個地方原本是一片寧靜的草原,但此刻卻彌漫著緊張的氣氛。
當明國的龍旗在布哈河上空飄揚時,真相部的牧民們都被驚呆了。他們無法想象這支明國軍隊是如何穿越茫茫草原找到他們的。
事實上,真相部的主力已經被領主帶走,遠征藏北去了。留在部落裡的隻有老弱病殘,可戰之兵加起來甚至不到五千人。麵對如此懸殊的實力差距,他們根本無法與明軍抗衡。
王世欽看到真相部的情況後,心中一陣狂喜。他毫不猶豫地率領部隊發起了衝鋒,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撲真相部的營寨。
明軍的攻勢異常凶猛,真相部的牧民們在驚恐中紛紛四散逃竄。王世欽的軍隊一路追殺,毫不留情地斬殺了一千多名敵人。
眼見大勢已去,真相部的大妃不得不率領剩餘的部眾向王世欽投降。她知道,如果現在不投降,那麼整個真相部除了領主帶走的那數千人之外,將會被明軍徹底鏟除。
畢竟,雙方之間的恩怨情仇已經積累了百餘年,而這場戰爭的結局似乎早已注定,為了給部落保留元氣,大妃不得不選擇了請降。
明軍進入青海半個月就連續拿下兩個大部落,使得鎮遠侯顧肇跡興奮莫名,當夜便以八百裡加急形式將捷報送向了北京。
紙包不住火,明軍大規模入侵西海蒙古的消息被迅速擴散,整個青海高原數十個大小不一的部落陸續收到這條情報。
在得知明軍騎兵在火器的加持下,能在超遠距離射殺人、馬相比較蒙人的弓弩)的情報,使得青海湖周邊大大小小的部落開始集體遷徙。
使得隨後的明軍在一個多月內在高原上除了野狼、兔子、雄鷹等動物之外,再也找不到一個蒙古帳篷。
顧肇跡從各師彙報而來的情報中已然發現了端倪,他知道,雖然西海蒙古各自為戰,可在明軍的介入下,他們應該是聚攏到了瓦刺它卜囊部和永邵卜部周邊,形成了一個臨時性的同盟。
根據軍情局的情報顯示,整個西海蒙古存在了大約三十餘萬蒙人,而四大部就占了其中二十多萬。明軍在進入青海初期兩仗便俘虜了近十萬,也就是說,如今的西海蒙古還有著二十餘萬人丁,其應該還能拉出一支三到五萬的部隊。
不過,相比起西寧至西海湖這一片肥沃的土地,昆侖神山一帶極其缺水,且牧草並沒有青東地區那麼茂盛,如此龐大的人口、牲畜,能否養得活,那都是未知之數。
隨後顧肇跡決定,將投降兩部的所有戰馬全部遷走,收繳了他們的所有兵器,由西寧增援來的八十八師一部留下看守這將近十萬蒙人。
而他自己則在蒙漢向導的帶領下,親率三萬騎兵離開青海湖流域向昆侖山搜索前進。另一部兩萬騎,在虎大威的率領下沿著古河道摸索前進,雙方約定在古柴達木河流域彙合。
顧肇跡也很無奈,為了能找到西海蒙古的主力部隊,他不得不冒險分兵行動,一來擴大了搜索麵積,二來以兩部的力量,一旦碰到蒙古主力,憑借犀利的火器,均有一戰之力。
廣袤的青藏高原,哪裡有肥沃的土地,哪裡便能找到蒙古人的蹤跡,遵循著這條鐵律。兩支明軍一頭紮進了青海高原深處。
在這裡,他們沒有任何外援,隻能依靠著攜帶的牛羊,攜帶的淡水喝完了,宰牛殺羊。餓了有乾肉條,以及新鮮的牛羊。就這樣,他們克服了種種困難,曆經千辛萬苦,終於在巴音郭勒河流域和柴達木河流域發現了分彆聚集在此的蒙古部落。
蒙古人怎麼也不會想到,明軍主帥膽子居然如此之大,敢深入不毛之地。
為了躲避明軍的鋒芒,他們已然退到了柴達木盆地的邊緣地區,往南便要進入藏區,往西便是柴達木盆地,東北方向是明軍掐守的青海湖。無路可退的他們隻能奮起餘勇,決定在此地與明軍決一死戰。
而顧肇跡和虎大威更加莫名的興奮,五萬大軍坐下的戰馬在草原上輕易就能找到肥嫩的青草,加上明軍攜帶的豆類,戰馬的就食問題能輕鬆解決,可戰士們攜帶的乾糧早已吃光,隨軍攜帶的牛羊也即將耗儘。終於讓他們碰上了大股的蒙古人,他們自然是希望儘全力一戰而定青海了。
在雙方郎有情妾有意的配合下,顧肇跡的三萬人馬對上了兩萬瓦刺它卜囊部聯軍,而虎大威兩萬人馬對上了三萬永邵卜部聯軍。
雙方便在兩河肥沃的草場上,展開了一場決定青海高原歸屬的決戰。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