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河西走廊的十三萬騎兵已經是明朝六成快速機動部隊了,畢竟騎兵的消耗是步兵的三倍。加上如今明軍的第二次軍改即將開始,舍棄了鎧甲的步兵,他的主要消耗將會是軍備上,這些東西自然騎兵同樣也能裝備。
雖然十三萬中有八萬是滿蒙人,但明廷確實做到了一視同仁,這八個騎兵師每個師都配備了最為先進的燧發長槍,有軍銜的將官每人還配備了新式的五連發左輪手槍。
與明軍騎兵師不同,這八個滿蒙師沒有輜重營的說法,他們所有的輜重全部存放在第三批戰馬上,所以他們在行軍速度上是優於明軍師的。
當然,有利必有弊,沒有了輜重營,他們的長距離作戰能力是相差不少,所以如何使用這支軍隊便成了滿桂最為頭疼的事情。
二月末,這支滿蒙騎兵便抵達了河套地區,在彙合了鎮遠侯顧肇跡、提督虎大威麾下的五萬漢族騎兵後,十三萬大軍在三月初抵達了西寧衛。
此時,甘肅省提督兼任八十七師師長楊嘉謨中將,原西寧衛指揮使八十八師師長祁廷諫少將,已經再此恭候多時。
西寧衛,明朝西北衛所之一,設衛二百多年來一直是西北抵擋蒙古侵略的最前沿。原有五千多衛所兵,自軍改後,此地便成了八十八師的駐地之一。
小小的西寧衛自然無法容納下十幾萬大軍,而此地僅是大軍偏師的出發地,所以滿桂等將領隻是在西寧略作休整之後,便領著八萬滿蒙騎兵離開了西寧衛,唯獨留下了鎮遠侯顧肇跡、提督虎大威麾下的五萬兵馬。
顧肇跡所部將是進入青海高原的主力部隊,他們的任務是尋找青海土默特,並將其消滅。
明初所招撫的蒙古族關西七衛中的安定衛、阿端衛、曲先衛、罕東衛部分領地涉及青海柴達木盆地西部。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明軍在甘肅取得了湟中三捷,西海蒙古迭遭重創,其在青海的勢力從此衰落,河湟地區所謂“海寇之患”被徹底肅清。
這些年來,青海土默特似乎並沒有從過去的經曆中吸取到足夠的教訓。他們不僅沒有收斂自己的行為,反而與南部的藏巴汗等藏族勢力頻繁發生衝突。這一係列的衝突使得青海地區的局勢愈發緊張和複雜。
然而,按照曆史的發展軌跡,明年將會有一個重要的事件發生——喀爾喀部領主朝克圖台吉率領他的部落抵達青海,並征服該地的土默特等部落。這一事件無疑將對整個西北地區的政治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明軍的提前到來如同一股強大的旋風,徹底改變了西北的局勢。顧肇跡所率領的部隊經過五日的休整,逐漸適應了高原的氣候和環境。之後,他們果斷地兵分三路,開始向青海進軍。
他們的任務非常明確,就是沿著昆侖神山一路前行,徹底征服整個青海高原。這是一項艱巨而充滿挑戰的任務,但明軍士兵們毫不畏懼,他們士氣高昂,決心完成這一使命。
三月初,五萬明軍浩浩蕩蕩地離開了西寧,在當地向導的引領下,他們迅速穿越了廣袤的草原和險峻的山脈。僅僅用了三天時間,他們就順利抵達了西海青海湖)。
在抵達西海後,明軍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他們迅速俘虜了一個擁有兩千餘人的小部落,展示了自己的軍事實力。隨後,明軍開始沿著湖邊安營紮寨,鞏固自己的陣地。
三月十日,左路楊光烈率領一零一騎兵師離開了駐地,他們如同一支離弦之箭,疾馳而去。十二日,他們終於在西海湖畔與火落赤部的主力相遇。這場遭遇戰對於雙方來說都至關重要,誰能在這場戰鬥中取得勝利,誰就能在青海地區占據主導地位。
兩軍剛一交火,火落赤部就被打的潰不成軍。原來不講武德的一零一師炮營官兵,在行進到距敵四百米時,率先下馬,將五百門迫擊炮組裝並瞄準前方三百米處。在炮營長官的指揮下,五百門迫擊炮同時開火,五百顆實心彈經過一道完美的拋物線砸入了密集的蒙古騎兵隊列,炮彈犁出了一條長百餘米的血路。
發射完成之後,炮兵們並沒有去看戰果,而是迅速的將迫擊炮拆卸安放在馬背上,隨後騎上戰馬再次衝向敵人。
一輪炮擊,不光打亂了蒙古人的隊列,更是直接帶走了六百餘蒙古人、馬的性命。
當雙方之間的距離拉近至兩百米時,明軍騎兵燧發騎槍衝著敵人射出了子彈,數千發子彈一個照麵便再次帶走了兩千餘蒙古人。
當明軍騎兵準備抽出備用燧發槍時,對麵的蒙古人早已喪膽。他們哪曾見過如此犀利的火器,在領主的帶領下,他們在高速奔馳下一個急轉彎,將後背漏給了明軍。
對於如此配合的蒙古人,楊光烈自然是笑納不已了,又是一輪火槍齊射,上千蒙古人再次被射落馬下。
隨即明蒙騎兵在寬裕的草原上展開了追擊戰。
在高速飛馳的戰馬上,明軍士兵氣定神閒的鬆開雙手,給兩支燧發槍裝填彈藥,見此場景,更是將火落赤部領主嚇得膽寒。
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僅過去三十年,明軍火器居然如此犀利,明軍騎兵居然能在馬上換彈,如此精銳出現在青海草原,蒙古人還能有活路嗎?
雙方在追逐中快速了的更換了戰馬,不管是蒙古人還是明人,他們的換馬並沒有影響飛馳的速度。這更加讓火落赤部領主瞪大了雙眼。
草原再大,終有終點。雙方在草原上飛奔了一個時辰之後,蒙古人率先下降了馬速,前麵便是他們部落的王帳,再跑下去,便會將這群瘟神引入自己的部落了。
此時,領主大人非常後悔自己的愚蠢,也正是他下意識的行為,讓明軍如此輕易的找到他的王帳。
打是肯定打不過的,蒙古人的弓箭再犀利,也隻能在四五十米製造一定的殺傷,而這個距離,已經足夠明軍的火槍發射三四次了。
火落赤部領主,此時做了一個非常英明的決定,那便是痛快的下馬,跪地,匍匐在地。
他降了!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